江彬彬:孝老之心于平凡中闪光
江彬彬,男,1987年7月出生,环翠区温泉镇栾家店村村民。十余年来,年纪轻轻的他就承担起了和年龄不符的重担,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地先后照顾残疾父亲和瘫痪在床的母亲,让这份孝老之心于平凡中更见伟大。
早上6:00起床上班,下午4:30下班回家照顾父母,晚上9:30到媳妇单位接媳妇回家,三点一线,这就是环翠区温泉镇栾家店村村民江彬彬彬每天的工作。百善孝为先,多年来,江彬彬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地照顾顾残疾父亲和瘫痪在床的母亲,让这份孝老之心于平凡中更见伟大。
1998年江彬彬、姐姐和父母一家人靠着家里的几亩田地和父亲江元明在建筑工地做瓦工的收入,日子虽说不上富裕,但也其乐融融。那一年江彬彬11岁,正在上小学4年级的他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无忧无虑,一心一意努力学习,他有一个梦想——上大学。可是这一年,父亲却从工地架子上摔下来摔断颈椎瘫痪,右腿摔断。
这一年,所有家庭重担全部落在身小体弱的母亲徐利娜身上,江彬彬因无人照顾便被送到大伯家寄养了一年。父亲卧病在床,母亲在市立医院、家里、地里三处颠簸,自己也得看伯母脸色生活,一瞬间所有梦想全部化为泡影。
放学回到家收拾家务,帮母亲干点农活,给父亲做康复训练,渐渐地江彬彬掌握了规律,也适应了这种节奏。悉心照料下的父亲也能下地扶着自行车走动了。2003年初中毕业,江彬彬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家里就靠我妈一个人,我长大了,可以帮家里挣钱了。”于是在附近村子里的皮鞋厂找到一份工作,当领到第一个月的不到1000块钱的工资时,一家人喜极而泣,“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这个家需要我。”这是江彬彬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
之后因为村子改造搬迁,皮鞋厂也搬走了,江彬彬连续找了好几个工作,但都是干上一年半载的厂子就要搬走了,皮鞋厂、服装厂、电子厂……就因为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不能离家太远”,即便工作岗位再好,江彬彬也没有跟着厂子一块搬,即便有更好机会到城市里发展,他也没有动摇留在父母身边的决心。
2009年,父亲受伤的腿也因并发症产生股骨头坏死,这几年来,通过母子俩废寝忘食的工作,攒了点钱给父亲做了手术。同年6月份,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儿女的主心骨的母亲徐利娜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也瘫倒下了,这一年,家里的所有重担彻底落到了江彬彬身上。“家里唯一的男孩”成了顶梁柱。
母亲生活不能自理,24小时都需要陪护。为了护理好父母的身体,江彬彬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医生,家里有这种病状的老年人怎样从生活保养到药物调理进行照顾。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买菜洗衣做饭,给母亲洗漱好,伺候父母用好早点,再急匆匆地赶去上班。白天父亲看着母亲,晚上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看,做饭,整理家务,照顾农活,给父亲做康复训练,帮母亲洗脸洗脚、擦背按摩、端茶送饭、清理大小便……这样长年累月,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江彬彬所付出的心血和辛劳,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那样的脏、苦、累。
2016年5月份,母亲突然鼻子血流不止,在上班的江彬彬得知消息后立马请了2个月的假回家给母亲治病,海大医院、404医院、文登医院等医院都跑遍了,母亲的病因就是找不到根源,江彬彬彻底上火了,不吃不喝四处寻医问药,几天下来,才确诊母亲鼻子内有肿瘤,一次1300元连续30次的烤电让江彬彬一家陷入绝境,江彬彬四处筹钱为母治病,连日的奔波,没日没夜的护理,年纪轻轻的他因上火产生牙病,在医院拔了两颗牙,乡镇、村委得知江彬彬情况也对江彬彬一家送来慰问金和慰问品。之后的几年里,每天早上6:00起床上班,4:30下班回家照顾父母的生活模式成为常态。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江彬彬用自己的行动有力地改写了这句话。
2015年,27岁的江彬彬因常年奔波于给父母治病,自己的婚姻也耽误了。乡亲邻居们看到江彬彬父母病情稳定了,日子也算安稳些了,剩下的就是日常生活照顾,“不能让这么孝顺的人没对象”,就张罗着给江彬彬介绍起对象。2016年元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极有寓意的日子里,江彬彬结婚了。谈起为啥嫁给江彬彬时,媳妇孙静表现的很平淡,“媒人介绍时就已经知道他家情况,他无微不至照顾卧病在床的父母这么多年,证明他是个孝顺的人,我相信他以后也会对我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