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上绿色生态养殖的“指挥家”
小山上绿色生态养殖的“指挥家”
—记虎山镇生态养殖户赵堂法
赵堂法,男,1955年12月出生,荣成市虎山镇得胜寨村。
在虎山镇镇域向北沿着沥青路渐行渐远,循着前人轧出的山道,就可以抵达虎山镇得胜寨村村东的一片小山。小山占地百亩左右,空气清新,宛如一幅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而这片大山的守护者就是六旬老人赵堂法和他的一群白鹅。
据介绍,虎山镇得胜寨村村东小山原本是一片荒芜,赵堂法用了接近20年的时间栽树、铺路,并且发展起绿色生态养殖。多年来,他通过努力打造出了一处充满生机和格调的小山,而他养殖的白鹅在小山上则充当着“除草工”角色,每天在赵堂法赶着白鹅吃杂草的时候,小山上的白鹅们总会发出高低起伏的“演奏”声,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不忍小山荒废 他决心承包
日前,笔者在虎山镇得胜寨村小山上见到了赵堂法老人,他皮肤黝黑,身体精壮,精神矍铄,待人热情。在与他交谈中,他谈起了这二十年献给荒山的峥嵘岁月,道来绿色生态养殖之路的艰辛和坚持。
赵堂法老人从小在得胜寨村长大,后来到淄博做铝合金门窗生意,45岁那年回到家乡,他无意得知村东的一片荒山无人承包。作为土生土长的村里人,赵堂法心里如明镜一般,这片荒山地块小、水源少,种不了庄稼,因此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不愿承包。尽管知道事实如此,但赵堂法却不忍这一片山地被废弃闲置,心里跃跃欲试,打好承包荒山的谱。那几天,他取经问道,反复琢磨。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朋友的建议,他下定承包荒山的决心,决定在山上种植沾化的冬枣。百亩荒山,杂草丛生,他硬是靠着自己的倔劲种上了满山的冬枣树。但是,出乎意料,这批冬枣树竟没花粉,结不了果,这让本该收获的赵堂法愣住了。后来,他咨询省里的农业专家,才知道虎山镇的土壤、气候不适合种植冬枣。冬枣种植让赵堂法的投资和辛苦付诸东流,很多朋友都劝他不要在荒山上浪费精力,家人也都不再支持他开发荒山。但是,赵堂法心里却不服输,非要把事情干到底,就这样,痛定思痛,他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绿色生态养殖的路子。
对于绿色生态养殖的道路,赵堂法虽然已过六旬,但却不是一时意气之举,他完全有着自己的思路和构想。在赵堂法看来,可以将绿色养殖产业扩展为三部分——水果种植、家禽养殖、农家休闲游乐。而绿色生态养殖也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的,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产业,赵堂法认为必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严把生态养殖关 他初心不改
在赵堂法的守护的小山上,他不给白鹅喂食激素类食物,也不给果树施化肥,一切都是绿色生态的。
赵堂法介绍,小山里主要有葡萄、桃子、猕猴桃三种水果,水果树下成簇的杂草是鸡、鹅的饲料,同样,鸡、鹅的粪便又能滋养果树,所以,他不给果树施化肥,也不给家禽喂饲料,这种循环利用、天然环保的方式使得水果口感好、质地饱满,鸡蛋、鹅蛋也颜色正、更具营养,环境也始终保持着“原汁原味”。
据介绍,也正是赵堂法的坚持,他的鸡蛋、鸭蛋、鹅蛋虽然产量一般,但质量高,在虎山家喻户晓,供不应求。不仅如此,烟台、淄博、北京的商户也经常闻名前来订购,为赵堂法农场的蛋类打开了一线城市的市场。在家禽饲养上,除了430只鹅、600只鸡,赵堂法还饲养了鸽子、兔子、羊等动物,这一方面是为了农家休闲提供健康绿色的原料,另一方面,这些小动物可供小孩子近距离接触,增加田野乡间的乐趣,促进休闲农业旅游发展。
在赵堂法的规划中,他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客人都能笑饮春风,妙看青山,胜友如云,宾至如归。
刻苦学习汲取知识 他与时俱进
在赵堂法老人山上的草屋内,还放着十几捆报纸、一百多本书、十几个笔记本,而这些是赵堂法的“宝贝”,全是与种植技术、养殖方法、经营诀窍等有关的书。赵堂法说,绿色生态养殖的道路,不能只靠自己的一身热情和蛮劲,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
赵堂法老人从立志发展绿色生态养殖产业开始,已经坚持了几千个昼耕夜诵、刻苦钻研的日子,这些日子就像被麻绳捆过一样,扎实地放在老人丰富开阔的大脑里,不断提升着老人的专业能力、经营能力,并让老人与时俱进,放远发展目光。
赵堂法堪称这个生态养殖的指挥家,他每天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泥土和日光在他的脸上、身上留下了辛劳分明的印记。当下,正值国家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绿水青山建设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育绿色产业、生态种植成为国家所支持的发展方向,而赵堂法这种荒山开清流的造福后代子孙的栽树之举,也必将造福后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