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活化石”中华秋沙鸭首现南海新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8-04-09 09:42:11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春回大地,春江水暖。近日,在南海新区黄垒河上,有市民拍摄到数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它们或在捕食鱼虾,或在梳理羽毛,或在结伴滑翔,俨然成了一幅优美的生态风景画中的精灵。

鸟类“活化石”中华秋沙鸭首现南海新区

生态新区已成珍稀鸟类家园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刘晓林 通讯员 刘昌勇)春回大地,春江水暖。近日,在南海新区黄垒河上,有市民拍摄到数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它们或在捕食鱼虾,或在梳理羽毛,或在结伴滑翔,俨然成了一幅优美的生态风景画中的精灵。

中华秋沙鸭在黄垒河上飞翔觅食。 南海新区供片

据悉,中华秋沙鸭在南海新区发现尚属首次。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已有一千多万年历史,被称为鸟类活化石,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

近年来,作为滨海湿地和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南海新区良好的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栖息,其中不乏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天鹅、白琵鹭、鸳鸯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还有黑嘴鸥、震旦鸦雀、黄胸鹀、红颈苇鹀等濒危、近危鸟类。

自开发建设以来,南海新区始终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理念,并将之贯彻于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多年来,他们先后实施了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内香水河、昌阳河清淤治理、河岸景观公园打造,金花河湿地保护以及滨海岸线修复工程等多个生态建设工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生态保护活动。据了解,来南海新区栖息的鸟类已达300余种,成为生态城市的新“名片”。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编辑: 王文含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入选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
  • 趁着周末去逛展!威海·云阳城市综合展开幕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