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家夼村给了王良第二次生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征文展示
2018-10-12 09:23:17    来源: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
河南省军区顾问陈久安的夫人王良常常对家人说:“如果没有老区乳山人民的冒死救助和精心照料,就没有我们母子的今天。”儿子陈长清也常与人说:“我出生后吃的第一口并不是母亲的乳汁,而是乡亲们送来的救命小米汤。”

    河南省军区顾问陈久安的夫人王良常常对家人说:“如果没有老区乳山人民的冒死救助和精心照料,就没有我们母子的今天。”儿子陈长清也常与人说:“我出生后吃的第一口并不是母亲的乳汁,而是乡亲们送来的救命小米汤。”

    那是1942年11月,日军对胶东进行大扫荡。而就在这个时候,胶东抗大女生队长王良快要临产了,被疏散到现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闾长沙同举的家里。

    王良来到沙同举的家后,他让妻子收拾好西屋,烧热火炕,安排王良住下来。村民沙炳善的母亲还给她送来一件旧衣服,让她穿上去。这样她打扮起来就像一个农村妇女。

    当时我军的女同志和地方上的妇女干部都一律剪短发,王良进村时也是短发,而村里的中老年妇女都留有发髻,姑娘也多梳辫子。听说敌人在扫荡时见了剪短发的妇女便不由分说立即杀害的消息后,蓬家夼村的妇女都剪掉发髻和辫子。这样敌人就无法分清我军的女同志、地方上的妇女干部。

    王良被安顿下来后,沙同举又组织村民到村北二三公里外的矫泽沟的一个山坡上挖出一个山洞,有一张双人床大小,地上铺满了树叶,准备隐藏她。这个山洞位置很好,洞口朝东,太阳光线通过石头缝隙可以射进去。村里的人也在这个夼子挖了一些山洞,用于隐藏粮食等东西。

    对于日军这次大扫荡,步履蹒跚的王良还是有些担心。她曾对沙同举的父亲说:“老爷爷,我说的话和你们不一样。我一说话,就能听出来我是外地人。如果鬼子真来了,你就说我是你五儿的媳妇,是个哑巴。”

    这位老人说:“你放心吧。鬼子真来了,你不出声,装个哑巴就行了。我就说你是我五儿的媳妇。”

    王良又对沙同举说:“大叔,你看我这个样子,走不了道。你给我找几个像你弟弟沙同海那样壮实的人,等鬼子进村之前把我抬进山里吧。”

    听了王良的一番话,沙同举有些为难地说:“八路军大妹子,现在老百姓都上山‘跑鬼子’了,你叫我上哪儿去找几个壮实的人呢?”

    就在日军大扫荡的头天,在沙同举的带领下,沙同海和三位村民轮流用大筐子把王良抬到矫泽沟的那个山洞,还带去吃的、喝的、用的等东西。

    那时候,沙同举的儿子沙炳柱只有十几岁,但对村民抬王良进山的行动还是有一些印象的。他说:“父亲在前面领道,大人抬着她跟着后面走,走走停停。我和母亲也跟着他们一块上了山,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当时她的丈夫也跟着去了。我们还在王良附近的一个山洞躲藏起来,以便照顾她。”

    走的时候,王良的丈夫还跟沙同举开了一个玩笑,他说:“沙闾长,你就在洞口守着。鬼子真来了,你和他们拼了算了。”沙同举听了这句话哈哈大笑。

    11月23日,敌人进山扫荡了。在地洞里,王良清晰地听到敌人在洞口附近虚张声势地喊道:“看见你们藏在地洞里了!皇军大大地优待,快出来吧。”从洞口的石缝向外望去,王良清清楚楚地看见外面敌人的一举一动。她看见一伙敌人发现了南面不太远处的另外一个山洞,里面隐藏着村民的一些粮食,敌人把粮食背走了。她最终躲过这次危险。

    24日,日军制造了震惊胶东的“马石山惨案”,屠杀山上五六百名军民。

    就在这一天清晨,从山洞里传出王良痛苦的声音。 沙同举的妻子听到王良痛苦的声音,估计她要生了,就冒险来到那个山洞前。瞅着没有人看见,她把山洞口的石块、杂草搬走,爬进山洞。过了一段时间,她帮助王良把小孩生出来了,并一直在旁边照顾。

    日军大扫荡结束后,沙同举来到山洞看望王良。当看到她身体十分虚弱,孩子根本无奶可吃时,立即返回村里。他从村里找来仅有的四个鸡蛋煮好,连同一罐小米粥送到山洞里,给王良补养身体。村里每天派两个人来照顾王良。十七天后,王良和孩子被接回村里,她又住在沙同举的家里。过了一段时间,王良依依不舍地带着孩子离开沙同举的家,离开蓬家夼村。

来源: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
编辑: 孙美玲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