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飞手”,了解赛场之外的故事
连日来,歌尔杯2018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荣成站)暨涡喷大师编队邀请赛的赛事进展成为荣成人口中最热的话题。10月10日,歌尔杯2018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荣成站)暨涡喷大师编队邀请赛正式拉开帷幕,记者在现场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飞手”,记录了他们赛前、赛中的表现,了解到很多赛场之外的故事。
杨柳(左二)和“飞手”们交流经验和技术。
张兆年在进行涡喷遥控飞机试飞。
杨柳:我在蓝天下逐梦
10月8日傍晚,一架标号为09的“歼-10战斗机”从市区湿地公园附近的跑道上腾空而起,翱翔天际,在天空中翻转腾挪,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跑道边,河南省航空模型表演队队员杨柳操控着他的遥控涡喷模型飞机,完成一天当中最后一次试飞。来到荣成3天了,杨柳每天都在这样不停地起飞、试飞、降落中度过。
2007年,杨柳怀着自己的“蓝天梦”,进入了河南省航空模型表演队,10多年的飞行生涯里,杨柳接触了多种飞机模型,其中以线性操控F2B为主要领域,在多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7月20日,一个新的奖杯出现在了杨柳的“职业生涯成绩单”中。在法国举办的2018年世界线操纵航空模型飞机锦标赛上,杨柳凭着娴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这场线性操控领域最高规格的赛事中大放异彩、一举夺魁。
随后,杨柳报名参加了歌尔杯2018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荣成站)暨涡喷大师编队邀请赛。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遥控涡喷模型飞机的相关赛事,自己一直在努力调整心态,和教练一起钻研飞行动作,争取在比赛中拿出最好的成绩。
时间紧,任务重。杨柳在试飞、备战的时间里付出了很多心血。在白天试飞的时候,他总是站在场边,认真观看着其他队友们的操作,学习他们的操作技巧,到了晚上,他总结白天学到的新技巧,结合自己的飞行、操作习惯,反复斟酌,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李士其:压力就是前进的动力
李士其,杨柳的搭档。他和杨柳要合作完成10月13日举行的涡喷大师编队邀请赛中遥控固定翼双机编队项目比赛。作为河南队年龄最大的队员,李士其有着比其他年轻队员更大的压力。
“涡喷飞机不同于螺旋桨机,它的最高时速可达近300公里。在操纵过程中,由于飞机速度快,要求操纵员有极快的反应能力,稍有失误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我是我们队伍中年纪最大的队员,操纵遥控涡喷飞机对我来说压力很大。”
面对压力,李士其没有退缩,而是用他丰富的实战经验来化解。李士其1991年开始接触航模,同年加入了河南省航空模型队,1995年开始参加全国比赛,是一名航模飞行“老将”。2017年,他参加了第十三届全运会,与杨柳一起获得了航空项目中双机编队特技飞行冠军。
李士其与航模已经相伴了28年。他从小就喜欢手工制作,初中时参加了学校航模队,而后开始参加省级比赛,对他来说,航模就是他的“老朋友”,每一次比赛他都以平常心对待,胜不骄败不馁,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对于此次来荣成参加比赛,李士其说:“我一直告诉自己,重在参与,成绩是次要的,压力并不可怕,压力就是我前进的动力。”
孙海钢:永不妥协
高中时,孙海钢第一次看到同学在飞航空模型,感觉“帅呆了”“棒极了”“酷毙了”。从此,“航模梦”便深植于他的心中。
2006年,正读高中的孙海钢参加了青少年航模俱乐部,2007年开始参加比赛。2007年至2018年,孙海钢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在不久前举行的2018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孙海钢斩获双机编队个人项目和S8D团体项目两项冠军。
谈起自己心爱的航模,孙海钢用“永不妥协”来形容——光荣的背后,是运动员的不懈努力和无悔付出。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赛前2个月的集中训练中,孙海钢和其他队员们要操纵飞机飞行1000多个起落,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
虽然“身经百战”,可想起练习之初,孙海钢依然充满感慨:“那时,我只能操纵练习机,还不能操纵涡喷遥控飞机。在操纵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飞机摔落地上。我当时特别沮丧,怪自己不小心,甚至对自己的飞行技术产生了怀疑,一度想到是否应该放弃。”但想到自己热爱航模的初心,孙海钢逼自己静下来反思,调整心态、查找失败的原因,告诉自己永不妥协。
现在,大赛经验丰富的孙海钢已经是一名不骄不躁的“老将”了,但他仍然习惯在上场前心中默念“永不妥协”,既是给自己加油鼓劲,又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
张兆年:超越自己就是胜利
1986年出生的张兆年,爱上航模飞行因受父亲的影响。因为父亲在航空队工作,张兆年在小学4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航模,从此开启了他的“飞手生活”。
2009年,张兆年成为一名职业航空模型运动员,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代表中国航空模型表演队参加国家体育总局承接的全国航空模型表演。
凭借着长期实战积累的经验,张兆年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省级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赛并获奖;长期担任全国、省级航空模型比赛裁判长。2017年,张兆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航空模型项目冠军。2006年至今,获得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冠军20余次。
在航模飞行生涯中,张兆年始终要求自己每次试飞都要有所收获,不断超越自己。每一次飞行他都认真记录并反思,争取下一次飞行取得更大进步。
“我是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来荣成参加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的,很高兴能和国际顶尖选手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当然,学习之余,我也一定会为国争光!”张兆年自信地说道。
闫铁林:接力父亲传递飞天梦
10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2018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荣成站)中,一名年仅15岁的小选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他叫闫铁林,来自河北省,别看他年纪不大,操纵航模却十分老练,并在去年的全国航模大赛宁夏站比赛中,斩获了个人一等奖的好成绩。
闫铁林的父亲闫志超是一名航模发烧友。受父亲影响,闫铁林5岁时就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航模,6岁多开始“单飞”。航模飞行,并不是简单的操控,需要了解很多知识。物理、风速、燃料,再到自我心理素质,这一切都是对选手的考验。闫铁林也在摸索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这次比赛对闫铁林来说很重要,这是他第5次以专业选手的身份参加重大赛事。“此次比赛来了很多业内有名的选手,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能跟他们一起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谈到对荣成的印象,这个沉稳的大男孩表现出孩子的一面,“我是第一次来荣成,环境很美也很干净,跑道对面就是海,真想比赛完去吃海鲜大餐,再好好玩两天。”
比赛中,闫铁林操纵他的航模,在天空中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古巴八字(特技动作,由两个四分之三筋斗,以及两个在筋斗后四分之一半圈上做的180度副翼横滚或二分之一横滚组成。从地面上看,飞机的航迹是一个放倒的8字)、旋转360度、矩形着陆,凭借着稳定的发挥,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