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丽:环卫工人13载默默无闻付出 只为城市洁净如画
刘昌丽,男,1962年10月出生,高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环卫工人。他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13年来,他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敬业精神,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用辛勤的汗水给市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工作生活环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2005年3月,刘昌丽成为高区环卫处的一名垃圾装卸工人,每天与垃圾桶打交道,又脏又臭。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每天5点以前就出门工作,每当接到重大任务时,因为任务重、时间紧,经常顾不上吃饭,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时更是如此。在装卸垃圾桶时,有时一些群众把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外,刘昌丽上前好言相劝,不要乱倒垃圾、污染环境卫生,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受到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十多年来,身边有不少同事忍受不了环卫工作脏苦累、工资福利待遇低而“跳槽”改行。家里人也因为他年龄大了、身体差了,劝他辞职找一份轻松的活计,但都被刘昌丽拒绝了,因为在刘昌丽心中从来没有想法离开他热爱的环卫岗位。如今,家里人也都理解、支持他的做法。在妻子眼中,刘昌丽最大的优点就是做事负责,有坚持。她说,老刘现在年纪大了,但还是舍不得离开环卫工作。受到老伴的感染,几年前,刘昌丽的妻子也加入了环卫行业,这也是为了能经常见到老刘,方便照顾。
13年来,哪里最脏,哪里就是刘昌丽工作的地方。13年来,刘昌丽的大扫帚扫遍了高区的每一条路。只要他扛起大扫帚,再脏的片区也能保持干净、整洁,用同事的话说,“他是出了名的不怕脏、不怕累,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刘昌丽主动挑起大梁,承担起繁华、人流量大区域的垃圾装卸工作,垃圾量大,工作标准高、要求严。为此,他常加班加点,从严要求自己,坚持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雨天和晴天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
2018年夏季,威海连日来持续近40度高温,地面温度也高达50多度。炎炎夏日,许多人躲在空调房里不敢出门,但刘昌丽每天要在烈日炙烤下待上八个多小时。尽管衣服都被汗水全部湿透,浸透的衣服又被蒸干,留下了一圈圈白色的印记,但他从未退缩,一如既往地奉献在环卫一线。他每天都要带上一个大水壶,每天的补水量高达常人的五倍!垃圾的臭味刺鼻,扬灰冲天,一天工作下来,他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身上都是汗味夹杂着垃圾的臭味。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他只能赤裸着双手,手冻僵了,哈上几口气暖一暖仍然接着干。他的双手经常被冻伤,还留下了足裂的老毛病,就算穿上厚厚的袜子,脚上的冻疮也总是好不了。
刘昌丽的一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但他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每逢节假日垃圾产生的高峰期,他都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工作,毫无怨言。
他常对身边人说,虽然咱身处平凡的岗位上,但也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思想上不能生锈,工作生活中绝不能贪图小便宜。工作十多年来,他经常捡到钱包、钥匙等都能第一时间归还给失主;自己无法联系到失主时,都主动上交到办公室,由单位负责联系,或者直接联系电视台,通过媒体的力量联系到失主,就怕失主丢东西着急。有一次,他在工作期间,捡拾到几张票据,仔细一看竟然是价值数万元的支票。因没有联系方式,无法联系到失主,他非常着急,生怕失主丢了重要东西耽误事儿。他就通过支票上的企业名称,通过拨打114查询到该企业登记的电话后,联系到失主。失主前来认领时,不断感谢他,并表示一定要给予他一定的报酬,但都被刘昌丽婉言给拒绝了。他说,无论是谁,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如果每个人都只求索取而不能伸出援助之手,那社会风气就会变得浑浊,人与人之间也会缺乏信任,变得生疏。刘昌丽的这一席话也是他的人格信守。
凡是接触过刘昌丽的人,都会感觉到他性格直爽,为人正直、朴实、真诚和善良。他品行端正、正派,敢于坚持原则,坚持公道,是非分明,乐于助人。在单位,他与一线的同事们团结共事,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哪个同事身体不适或者生病了,或者谁家中有特殊困难,他会主动代人家加班。多年来,他没有与同事发生过大小任何矛盾。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从不偷懒取巧,总是想自己多干一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别人,多次被单位评选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