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王松泽 乡亲们身边的“12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8-11-21 11:07:32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你这个肠胃毛病,平时一定得注意饮食,药也要记得按时吃……”11月6日上午,南海新区小观镇波罗岛村卫生室里,刚为病人做完针灸的王松泽赶忙给下一位病人把脉问诊,叮嘱平时要注意的事项,旁边的治疗室内,还坐着三五个居民等待就诊。

    威海新闻网11月21日讯 (记者 丛一 通讯员 王晓根 文/图) “你这个肠胃毛病,平时一定得注意饮食,药也要记得按时吃……”11月6日上午,南海新区小观镇波罗岛村卫生室里,刚为病人做完针灸的王松泽赶忙给下一位病人把脉问诊,叮嘱平时要注意的事项,旁边的治疗室内,还坐着三五个居民等待就诊。

王松泽(右)为患者看病

    购置设备为乡亲免费检查

    卫生室的大门时不时被推开。问诊、拿药、化验、上门问诊……王松泽忙碌的身影在药房、治疗室、门诊室、患者家之间穿梭,这一忙就是40多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21岁的王松泽被推荐外出学医,两年后,王松泽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归来,回到波罗岛村卫生室工作,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

    “年轻的时候父母总嘱咐我,大家伙给了你出去学习的机会,你就要学出成绩,以后回报大家。”从此,“行医为民”的信念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经过40余载的身体力行,他靠着不变的初心和不断精进的医术,惠泽了十里乡民。

    从当年简陋的单间土房,到如今设备完善的卫生室,王松泽是农村医疗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的见证者,也是亲身付出的贡献者。为给百姓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王松泽坚持外出学习。“农村患腰腿疼的很普遍,药敷、针灸对于这类病的治疗效果很明显,我就省内省外地跑,学习传统中医,回来给乡亲们治病,反响很不错。”

    为了方便村民检查身体,王松泽自掏腰包配置了医疗设备,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做心电图、肺活量检测、血常规检查和药物导入治疗等检查项目。为乡亲们做检查,王松泽却不收一分钱。“村里的老年人比较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比较高,有这些仪器能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各项指标,方便治疗,至于费用,能省的也就省了。”王松泽说。

    “随叫随到”是工作常态

    “松泽,上次拿的药吃完了,再帮我拿些吧。”邻村78岁的冠心病患者王振祥是卫生室的“常客”。说起王松泽,王振祥连连称赞:“在这拿药比其他地方都便宜,谁家有个急病,不管白天黑夜,松泽兄弟随叫随到,医德在邻近几个村都是有口皆碑的。”

    说到“随叫随到”,王松泽笑了起来:“结婚当天被病人叫走三四次,估计很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吧。”睡梦中响起的电话铃声,深夜里急切的敲门声……4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乡亲们一声招呼,他总是第一时间背上药箱出诊。“随叫随到”也就成了王松泽的工作常态。

    忙忙碌碌,转眼已临近中午,王松泽却没有休息,他拿着药箱要去脑血栓病人王新成家看看。考虑到病人腿脚不便,王松泽有空就上门为他免费看病、送药,每年能为王新成节省上千元医药费。“村里有大病、需要长期吃药的村民,开支大又没有劳动能力,生活比较困难,国家从政策上扶持他们,我也要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王松泽说。

    回到卫生室,王松泽这才腾出空来喝上一杯水。墙上挂满了锦旗和外出学习的合影,桌子上摞着厚厚的处方和问诊记录……已经到退休年纪的王松泽依旧像40年前那样忙碌着,不大的卫生室里一个个物件讲述着这位65岁乡村医生工作的点点滴滴。他说,干了这份工作就停不下来了,乡亲们有需要就会一直干下去。在王松泽心里,村卫生室的作用不可替代,每一名乡村医生都是乡亲们身边的“120”。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编辑: 刘思冰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权威发布丨食品标签进入“扫码时代”,威海市多措并举开展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
  • 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开工建设
  • 入选飞猪旅游热门城市!新场景新业态让威海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 威海入选年轻人最向往旅游地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