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好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说70年
2019-09-25 08:54:10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巨变,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在这部壮丽的交响曲中,最生动、最具象、最触动人心的,就是百姓的幸福乐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巨变,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在这部壮丽的交响曲中,最生动、最具象、最触动人心的,就是百姓的幸福乐章。

百姓的“小确幸”,折射着城市大发展。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嘱托下,威海百姓的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兜底保障不断夯实,幸福生活的模样更加精致而具体。即日起,本报开设“我和我的祖国——说说我的幸福生活”栏目,听普通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经历和故事,把市民们热情洋溢在脸上的幸福,藏在心底的荣耀,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出来,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62岁市民周庆敏

威海的变化

让人感觉恍如隔世

周庆敏。 记者 李龙炎 摄

我小的时候住的是茅草房,刮风时里面漏风,下雨时里面漏雨,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时候威海没有路,我们在泥土上蹦蹦跳跳,能走过去的地方就是路。威海这些年的发展变化让我感觉恍如隔世。

如今,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用得好,什么都好了。老百姓住上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而且水质越来越好,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电脑,城市绿化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精美;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猪肉,现在可以天天吃、顿顿吃,甚至变着花样吃;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越修越平;过去出门骑大梁自行车,现在坐飞机、坐高铁,你看小区里这一辆辆私家车停得满满当当的……你说70年我们的生活有啥变化?变化太多了!

70年,家乡发生的每一处变化都反映着祖国的日益繁荣,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富强!

88岁市民刘宗模

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个个都实现了

刘宗模。 记者 杨正 摄

这70年来的变化可真是太大了!老辈人常说“铁牛耕地,灯头朝下”,如今这些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个个都实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感自豪。

市政府前的人民广场在过去是一片树林,别说什么路,连进去割草都很不方便,如今这里环境优美,广场上还时不时有晚会,我经常在这里一坐便是一下午。每天坐公交车过来,站点就在家门口,别提多方便了。

以前生了病,别提有多害怕了,现在可不一样——生病了有医保,有时候都不用自己花钱;过去治不好的病,现在很容易就可以治好。

生活越来越好了,老百姓不光能吃饱,而且能吃得很好,各种样式的蔬菜水果,应有尽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住上了楼房,新衣服想买就买,这些其实就是我们老百姓最乐在其中的事情。

49岁市民张卫忠

去过世界很多地方

最爱还是威海

张卫忠。 实习记者 姜贝贝 摄

我是一个地道的威海人,20年远洋航海的种种经历,让我对国家这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刻骨铭心,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感自豪。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在村里算不错的,没挨过饿,但上小学的时候细粮还很缺,现在别说吃细粮,想吃啥都有。

1991年我参加工作,到2010年结束航海生涯。刚开始我们船员靠岸后根本不舍得消费,慢慢变化了,普通船员购买上千美元的东西很平常,老外逐渐认识到原来中国发展这么好了。韩国一家商社社长还跟我说,每年来威海都能看到新变化,中国这么多人口,发展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

我这20年去过世界很多地方,我们国家、城市的治安环境是真好,居住生活在这里很有安全感,我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64岁“新威海人”张秀芳

幸福地扎根在这座城市

张秀芳。 实习记者 张萌 摄

我来威海居住了有20个年头,亲眼见证着威海这座城市飞跃式的发展变化。

我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觉得一辈子也离不开那片黑土地。1999年,儿子毕业后来威海安了家,把我也接了过来。

来威海的这20年,威海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原先狭窄的道路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低矮的小平房变成了现代的小楼房,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真是“步步登高”了。威海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在这里工作创业生活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但威海、威海人对我们都一视同仁。作为外地人,我没想到医疗保险咱威海政府还能给交一部分钱,现在自个儿出一部分,政府给交一部分,我特别高兴,很满足。这些年我们一家在威海买了房,有了存款,真正扎根在这座城市,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威海已经成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家了。(李龙炎 实习记者 张萌 姜贝贝 蔡亚凡)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闫剑波会见华为公司客人
  • 闫剑波会见赛科集团客人
  • 30亿元新能源“大块头”缘何选择威海丨产业图谱招商见闻录③
  • 凭一款2平方厘米精密件,威海这家企业拿下千万元订单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