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路怎么走?来看看威海这次集中视察中的振兴亮点
9月23日至25日,山东省威海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举行,视察团一行赶赴各区市视察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情况。

第一站:临港区
9月23日,威海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第一站走进临港区,视察临港区蔄山镇环双角山田园综合体、临港区麓源果乡样板片区。


临港区将乡村振兴纳入全区精致城市建设、产城互动发展的大局,明确并实施18个重点项目,示范引领全区乡村振兴提速提质提效。今年,重点以样板片区为突破点,整合草庙子镇、蔄山镇区级片区和汪疃镇市级片区优势资源,联创联建麓源果乡市级样板“大片区”。在具体打造上,临港区立足东西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东部,以草庙子镇、蔄山镇为重点,主打时尚康养和传统老家,涵盖11个村;西部,以汪疃镇为核心,主打高效农业和现代果业,涵盖5个村、辐射全镇。通过产业项目贯穿、一村一品打造,实现了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第二站:文登区
9月23日,威海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第二站走进文登区,视察文登区西洋参康养样板片区、文登区昆嵛山生态经济样板片区、文登区葛家镇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文登区米山镇东下庄样板片区。




第三站:乳山市
9月23日,威海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第三站走进乳山市,视察乳山市南黄镇北茶田园综合体、乳山市白沙滩滨海田园样板片区、乳山市台依湖酒庄酒产业小镇样板片区。


乳山市以两河流域为轴线,重点打造乳山河休闲旅游产业带和黄垒河生态养生产业带,规划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0.4万亩,涉及14个镇、376个村,以“十大特色农业”为重点,打造90个产业基地,形成两河、六区、17板块的产业布局。

探索“四区共建”发展模式,打造“五个振兴”成果集中展示区,规划实施滨海田园威海市级样板片区、台依湖酒庄酒特色小镇等8个区市级样板片区、岠嵎山休闲旅游等6个镇级田园综合体,形成以点带面、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第四站:南海新区
9月24日,威海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第四站走进南海新区,视察南海新区小观城乡均衡发展样板片区。


第五站:荣成市
9月24日,威海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第五站走进荣成市,视察荣成市石岛渔家风情样板片区、荣成市东山湖海田园田园综合体、荣成市夏庄伟德山乡村振兴样板片区、荣成市荫子美丽田园样板片区。




同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点扩面,充分挖掘“山海”资源,实施美丽乡村综合提升行动,打造了宁津街道以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线的“胶东渔家风情”片区、港湾街道以“一山一海一花一画”为主题的滨海特色乡村旅游片区、伟德山周边以田园综合体和休闲农业庄园为主题的现代休闲农业片区等片区。
第六站:经区
9月24日,威海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第六站走进经区,视察经区桥头乡村振兴样板片区、经区泊于田园综合体、经区无花果产业样板片区。



第七站:环翠区
9月25日,威海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第七站走进环翠区,视察环翠区里口山近郊休闲样板片区、环翠区玉皇顶风景旅游观光样板片区。


环翠区重点推进了福圣源游客服务中心、贝草夼田园会客厅、五家疃山地自行车赛道等38个乡村产业项目,先后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示范村11个、精品民宿16个、精品采摘园90余处、精品农家乐47个,年接待游客突破180万人次,产值2亿元以上,“后备箱经济”初具规模。
第八站:高新区
9月25日,威海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集中视察第八站走进高新区,视察高新区健康文旅样板片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