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新春献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2-04 08:41:57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春节的脚步越走越近,殷玉明的思念越来越浓。尤其是爷爷殷树山每年初一发表“新春献词”的场景,总会时不时地闯入她的回忆:

 ◎记者 杜晓莹

    春节的脚步越走越近,殷玉明的思念越来越浓。

    尤其是爷爷殷树山每年初一发表“新春献词”的场景,总会时不时地闯入她的回忆:

    30多个团圆夜,一家人围着两个拼凑在一起的旧茶几,饭菜全部上齐后,殷树山清一清嗓子,开始“长篇大论”:

    “又是新的一年!咱们都靠自己努力生活,把日子都过好了……”“我们现在的好日子是谁给的?是多少共产党员、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些饭菜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我们赶上了好日子,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

    “俺爷在家话不多的。”殷玉明说,等爷爷发表完“献词”,整桌的饭菜也凉了。

    去年2月16日,是殷玉明的爷爷、奶奶首次也是永远“缺席”的大年初一。

    当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茶几,一家人刚拿起筷子,又心照不宣地缓缓放下……

    这时,殷玉明的父亲殷汉文说:“老爷子今年不在了,我也不会说话,咱就想想他说过的话吧!”

    全家陷入了过年本不该有的沉默中。

    “我越来越能品出爷爷话里的滋味。”殷玉明说,爷爷奶奶离开的这些日子,她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殷玉明(右)和居民分享殷树山老人生前事迹。记者 朱春晓 摄

    去年5月,“威海好人”殷树山成了“齐鲁时代楷模”,殷玉明的身份也更多重——塔山社区工作人员、殷树山事迹宣讲团成员、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殷树山事迹兼职讲解员。

    最难忘的,还是去年的32场事迹宣讲。对于殷玉明来说,每一场宣讲都是一次震撼的精神洗礼。那个把自己养大、9年形影不离的爷爷变得时而熟悉、时而陌生。

    “以前殷树山就是我爷,现在殷树山只是亲情上和我有交集,他是象征好人精神的齐鲁时代楷模。”更让殷玉明欣喜的是,她从更多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身上看到了爷爷的影子。

    春节的脚步越走越近,殷玉明的日子忙忙活活。

    她刚和其他工作人员在爱心书屋举办了社区禁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社区工作虽然琐碎,但能在自己长大的地方,像爷爷一样为街坊们干点实事,殷玉明觉得充实。

    “爷爷把最宝贵的财富留给我了。”殷玉明说的是节俭、勤劳、奉献这些宝贵品质。

    她指着身上的红色羽绒服骄傲地说:“这衣服不难看吧,29元网购的,要不要把链接给你?”

    殷玉明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出门就是“树山印记”展览馆。每每路过,殷玉明总会驻足凝视,抚摸一下门口画面里那张熟悉的面庞。

    要过年了,殷玉明打算在今年团圆饭桌上重温一遍爷爷的“新年献词”,说给家人听,说给自己听,也说给5岁的女儿听。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刘思冰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