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去乳娘的家乡看看”
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感动了无数京城观众,他们说
“一定要去乳娘的家乡看看”
◎记者 盛潇涵 通讯员 司伟 王嘉
战火硝烟中的生离死别,家国大义前的义无反顾,生养亲情下的两难取舍……1月26日、27日晚,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一群年轻的舞蹈演员,用他们充满张力的舞姿,深情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生动刻画了一个“忠心向党 大爱无疆”的乳娘形象。
在座的观众以数次涌出的泪水和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感动和敬意。许多人表示,没有想到,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有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伟大群体、还有这样一种血乳交融的军民情意,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到乳娘的家乡看看,好好听一听乳娘们的故事。

演出结束后,当年胶东育儿所乳儿宋玉芳等登上舞台向演职人员表达感谢。
匠心独运
用现代艺术传承红色文化
硝烟弥漫的战场,怀胎十月的原芳忍痛和战士们并肩作战。温馨宁静的后方,临产的秀珍充满对新生命的期待和喜悦。阵阵巨疼袭来,两位母亲分别诞下她们的孩子。
为了尽快投入革命,原芳将乳儿利民托付给秀珍哺育。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家庭,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战乱,秀珍的丈夫、女儿先后死在了敌人的枪炮下,利民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
革命胜利了,原芳前来寻回自己的儿子,虽有万分不舍,秀珍仍然劝导利民回到生母身边,自己则在日夜思念中煎熬。
舞剧《乳娘》以生、离、死、别为主线,塑造了以秀珍为代表的“乳娘”形象。虽然演员们没有一句台词,但通过充满艺术力的肢体语言和充沛的真情实感,加以荡气回肠的配音、恰到好处的灯光、简洁明了的舞台装置等唯美渲染,让整个演出充满了感染力。
该剧编创独具匠心、敢于探索:在舞蹈编排上,撷取山东地域鲜明的舞蹈元素,以汉族原生态民间舞——山东三大秧歌为基础舞蹈语汇,并对传统汉族民间舞蹈程式及固定的动作语言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表现手法上,摒弃了一些固化的创作形式,使得舞剧呈现充满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作品风格上,采用大写意手法,突显山东地方特色,并用“刻板式”的拙朴凸显舞台张力,以实现“拙中见巧、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尤其是乳娘秀珍,在演员高超的舞蹈技艺、生动的面部表情、丰富的细节处理下,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又有内心冲突和挣扎的立体人物形象。
据介绍,“乳娘”的扮演者查姣姣13岁入伍,16年军龄,军转干部的身份,让她更容易理解这种军民鱼水情,也更容易进入故事,产生共鸣。
2016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查姣姣跟随《乳娘》的主创团队,来到乳山拜访了宫玉英、王葵敏等乳娘。当几位耄耋老人坐在炕头,讲述着那段难忘岁月,讲述着对乳儿的思念时,查姣姣觉得好像和自己的奶奶在唠家常,她们在倾诉对子孙的惦念与牵挂。
“这次深入走访,让我了解了真实的乳娘,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少了一些表演的痕迹和炫技的动作,多了一些真情实感,从内心洋溢出母爱的温暖,像一股流水一样慢慢流淌,感染着其他演员,也感染着现场观众。”她说。
作为舞剧主创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表示,在听到乳娘的事迹时,他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个特别难得的创作题材,在了解了乳娘的故事后,便深受感动,并立志将其搬上舞台。
“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现代语言的解读和多种方式的表达,让年轻一代更容易理解红色历史,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是我们创作舞剧《乳娘》的初衷。”傅小青说,接下来,他们将在全国各高校及山东各地进行巡演,让更多人了解乳娘的故事。


好评如潮
现场响起长达6分钟的连绵掌声
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乳娘的大爱精神,让现场观众深感动容,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演出接近尾声,演员们依次谢幕之际,现场响起了长达6分钟连绵不断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当年胶东育儿所乳儿宋玉芳等登上了舞台,饱含热泪向演职人员和现场观众表达由衷的感谢。她说:“感谢剧组把乳娘的大爱精神以舞剧的形式再次搬上舞台,让更多观众了解乳娘精神,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中科院副研究员王黎明带着妻儿坐在剧场台下,全情投入地看完了整个演出。他感慨地说:“乳娘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精神,令人非常感动。整个剧目有母子情、夫妻情、兄妹情、军民情,每种情感的表达都很充分,让人很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年轻一辈不要忘记先辈们为新中国流下的热血,不忘初心,发奋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王黎明表示,八年前,他曾到过威海,干净优美的城市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了解了乳娘的故事后,更看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今后一定会再到威海、到乳娘的家乡乳山看看。
现场观众杨女士红着眼圈走出剧场,一开口便流下泪来:“太感动了,太感动了,乳娘太伟大了!”旁边是她十岁的女儿,问她看完舞剧收获了什么?小女孩认真地说:“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前辈们奋斗来的。”
一位乳山籍的观众激动地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这就是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一份家国情怀。乳娘精神体现了乳山人的大爱,我为我是乳山人骄傲。”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威海市作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李富胜说,乳娘是胶东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也是威海地域革命历史的重要文化元素,挖掘整理提升其文化艺术价值,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舞剧《乳娘》整个演出节奏简洁明快,如泣如诉,震撼人心,荡气回肠,寓意深刻而又寓教于乐,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像一曲荡气回肠的长歌,思想性强,艺术性美,是当代难得的一部优秀舞剧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