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榜样 让好家风传承
第一届威海市文明家庭获得者吕明玉、刘忠威家庭
做孩子的榜样 让好家风传承
◎记者 蔡君君
2011年连续捐献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国网威海文登区供电公司文登营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吕明玉成为山东首例二次捐献者。两次捐献,换来他人生命的延续,吕明玉却认为这是该做的事情。
好家风需要人来带动,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维护、传承。吕明玉与丈夫刘忠威践行着崇德向善的信念,用一言一行将文明家风传承给女儿刘小茸。

吕明玉(左)和家人。记者 杨正 摄
“如果不去救她,我会后悔的”
提起两次捐献的事情,吕明玉摆手笑着:“都是过去的事了,没啥。”
2010年5月,吕明玉申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采集了血样。第二年就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
“我捐,我一定会去的!”电话这头的吕明玉答得轻松,当时吕明玉自己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无所知,“无非就是多抽些血嘛!”吕明玉心想着。
细心的丈夫刘忠威在网上查找了各种资料,又向朋友们逐一请教,才放下心来鼓励妻子。
采集那天,吕明玉的血液不断地抽出、分离、又回循至体内。5个小时分离出110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液体外循环1.1万毫升,她一声未吭,“我一点不怕,就想着能救活一个人。”
完成采集回到威海后,吕明玉感冒了。刘忠威便早早地起来做好饭,每天4个荷包蛋他都要看着妻子吃下才放心,女儿小茸更是经常搂着妈妈,贴心地问:“妈妈,你好些了吗,你做了好事,你真棒。”吕明玉感动地说:“有他们陪着,我很幸福。”
半年后,患者的生命再次告急,急需吕明玉二度捐献。尽管身体还在恢复中,可她还是一口应承下来。
挂了电话,丈夫刘忠威有些担心:“你身子还没恢复好,咱山东都没有过二次捐献的情况。”
吕明玉拉着刘忠威的手说:“患病的妹子好像在河边,马上就要坠下去了,我拉拉手她就上来了。如果不去救她,我会后悔的。”
一向心善的刘忠威尽管舍不得,还是轻轻地拍了拍妻子的手,答应了下来。那时只有5岁的刘小茸懂事地搂着吕明玉说:“妈妈,我支持你。”
就这样,吕明玉再次奔赴济南,这一次,她带上了女儿。“希望茸茸也能帮助别人,也是为我自己加油打气。”吕明玉说道。
四个小时的采集,64毫升淋巴细胞救活了远在苏州的患者。
不久后,吕明玉收到患者从苏州寄来的一封感谢信和一条丝巾,“信上说,她也有个4岁的女儿,救了她就是救了3个家庭,我受点皮肉之苦没什么。”
言传身教
为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
“茸茸,又买新本子了?”“煜森的本子丢了,我就把我的借给他了。”
吕明玉夫妻俩乐于助人,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刘小茸从小也是个热心的孩子。
煜森是刘小茸的同班同学。四年前,刘小茸正在上三年级。细心的她发现煜森平时常会迟交学习费用。回家后,刘小茸就把这事说给吕明玉和刘忠威听。夫妻俩告诉小茸:“孩子,能帮助就尽可能地帮一把。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帮助自己。”
刘小茸听在耳中,记在心上。从那以后,借纸笔、共同探讨学习问题、参与课外活动……两个孩子逐渐成为了好朋友。刘小茸性格活泼,在她的带动下,煜森也逐渐开朗起来,有了自信。
另一边,吕明玉从老师那里了解到煜森家庭生活困难。吕明玉便主动联系煜森父亲,与刘忠威一起进行帮扶。
自那以后,老师通知买学习材料,吕明玉都在第一时间买上两份。煜森父亲过意不去,想给吕明玉钱,可吕明玉拒绝了,她说:“你赚钱太不容易了,这些钱你留着,以后还有用处。”
煜森父亲行动不便,这几年来煜森的家长会都是吕明玉代他参加的。煜森学习怎么样,表现如何,吕明玉都细细地询问老师,生怕错过孩子成长的任何细节。
不仅如此,吕明玉还与供电公司的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一起帮助煜森父亲做起了电商。一有学习运营的机会,吕明玉就赶紧帮着联系。
“吕姐,我一天走了100多单。”去年双十一,煜森父亲的网店成绩不错,他第一时间将喜讯告诉了吕明玉。现在,煜森父亲不仅能赚够生活费,还能存下些钱来。“为了我这网店,吕姐他们没少费心思,还帮我维护运营,我打心眼里感谢。”煜森父亲说。
今年春节,吕明玉一家带上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到煜森家走亲戚。
“9月份,煜森和小茸就要升初二了,真盼着你们俩还能在一个班里,这样我照顾着格外方便。”吕明玉对小茸和煜森说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