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朵“金花”绽放国门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这个属于女人的节日里,记者记录下多位女性工作、生活的点滴。她们虽工作在不同的领域里,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但她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出别样的人生,赢得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今天,让我们走近她们,一起倾听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的风采。

威海新闻网3月8日讯(记者 李林 文 薛航 图) 3月6日9时15分许,从韩国平泽始发的“新永安”号载着700多名旅客和300余个标准集装箱货物,抵达威海国际客运港码头。
旅客如织,鱼贯而出。威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客运港分站女警王璐璐、冯雅楠早早守在梯口处,她们面露微笑,熟练地引导旅客乘坐摆渡车。码头边海雾茫茫,她们身上的藏蓝警服却分外醒目。
另一头的边检大厅内,女警王明莉、赵巍、于晓童、桑萌萌完成了验讫章的校验,迅速列队走上验证台;马琳、卜凡童、张盼、李欣则轮值当天的后台和台外等检查岗位。身着警服的她们,神情肃穆,动作整齐,飒爽的风姿瞬间点亮了边检大厅。
这10名靓丽的“警花”,全部来自威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客运港分站执勤业务二科。自今年1月1日起,她们由女军人转变成为中国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

9时30分左右,首批旅客乘坐摆渡车到达边检大厅。一时间,6个入境口前全都排起了长队。“您好,请出示您的证件。”面对旅客,刚刚还一脸严肃的警花们面带笑容,彰显巾帼柔情。
这批旅客以“带工”群体为主,对通关的时效性非常看重。女警们业务素质过硬,应对沉着自如:人证对照、证件查验、资料录入……不到30秒,就能完成一名旅客的通关查验。

马琳介绍,客运港口岸有70%的旅客是经常往返中韩的“老带工”,针对这部分群体,她们发明了“红蓝便利贴”,将红蓝两种颜色的便利贴,分别贴在旅客护照的签证页和盖章页。虽然只是一个“小发明”,却能让每个“老带工”的通关时间缩短至15秒。
“红蓝便利贴”在旅客中广受好评,大家在享受着女警们高效的通关服务外,也真心实意地为女警们的精准服务点赞。

驻守国门,光有效率可不行,还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2018年,执勤业务二科的“警花”们成功查获一起7人骗领签证案件,一时间在边检系统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飒爽的英姿、优质的服务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她们之中,有8人是“双警”“军警”家庭。为了守护口岸的安全稳定,她们舍弃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忍住了对家人的亏欠,选择了对岗位职责的忠诚和坚守。
虽是纤纤女子,却有男儿志向,这便是中国第一代移民管理女警的巾帼风采。她们用真心、贴心、耐心、专心、爱心,擦亮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国门名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