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就是幸福路
“四好农村路”就是幸福路
◎记者 张宇
小路依着田间,穿过松林,蜿蜒曲折,像条条缎带,在错落有致的村庄间缓缓铺开。5902公里的农村公路,犹如一条条幸福路、脱贫路、民生路贯穿城乡、直抵田间、通村达户,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更新了农村的面貌。
截至目前,我市农村公路5902公里,其中,县道787公里、乡道647公里、村道4468公里。全市行政村路面硬化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100%,村村通公交率基本达到100%。威海市成为全省首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市,所辖荣成市被评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国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乳山市被评为全省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和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文登区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农村路·小康梦。 丛建萍 摄
打通1.6公路 串起整个产业园
“路通了,交通更加便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村与村之间障碍路被打通,日常往来也更加密切,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说到“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临港区市政处科员赵凯如是说。
路修好了,公交车直达家门口,老人乘车免费……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据介绍,临港区2018年实施了3.3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32.8公里大中修工程,形成了共同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自家路的良好格局。
建设“四好农村路”,不仅让村民感受到出行的便捷,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位于汪疃镇王家产村的樱聚缘生态农业观光园,就享受到了修建“四好农村路”的“福利”。
樱聚缘生态园区内既有苹果生产基地,又有苹果产品深加工工厂,园区修建好了,但不便的交通却阻碍了园区的发展,增加了不少运输成本。为此,临港区相关部门牵头将祝家英村到江苏西路1.6公里的路段打通,消灭村级“断头路”。
“这最后的1.6公里打通以后,就把整个产业园串联起来了,产品园区内运输加工比之前能节省近10里地的路程。”汪疃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邓志伟介绍。
出行方便,村子闲置土地也得到充分的利用,突破交通瓶颈的樱聚缘生态农业观光园还吸纳了附近村子的剩余劳动力,村民在家门口打工赚工资。“这打通的可不只是家门口的路,更是我们农民的致富路!”不少村民这样称赞说。
乳山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现场。
带火美丽乡村新经济
“早就听说这个采摘园不错,今天正好有空,就和家人一起过来玩玩。开车沿途的乡间小路景色格外好,放松了心情。”在文登区米山镇西山后村采摘园,居民张先生回忆着途中的场景忍不住感叹着。
米山镇有多座传统村落,这些或原始、或秀丽、或古朴的乡村,犹如待字闺中的少女,受交通的约束,她们不能将自己的风貌向世人充分展示出来。米山镇西山后村就是其中一个。
西山后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发展“景观+休闲+度假”的观光农业,然而不便的交通使得这里冷冷清清。
通往农村的致富路。 姜自立 摄
2016年,全市上下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整改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行品质,明确把园区、重点镇、旅游景区农村公路路网建设作为重点,提升公路标准等级,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消息传来,西山后村村民心里乐开了花,交通的问题解决了,何愁发展不起来?
两个月的时间,一条从村外直通西山后欢乐主题农场的乡间小路变得宽敞、整洁起来,看着小路上来来往往穿梭的车辆,西山后欢乐主题农场经理于超心里美滋滋:“去年十一的时候,农场可火爆了,一天能有1000多人过来!”
农场的收入好了,入股的村民也能在家坐享收入。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四好农村路”为全市农民铺就了一条条脱贫路、生态路、民心路、幸福路。
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现场。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延伸新闻
今年10亿元助力农村公路建设
威海新闻网3月12日讯(记者 张宇)我市将大力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全面构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计划三年投资26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28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37公里、大中修路面改善1219公里、危桥改造88座、客运站点建设1800个。
2019年,我市计划投资10亿元,实施路网提档升级工程75.5公里、自然村庄通达工程11.3公里、大中修路面改善工程447.5公里、危桥改造工程13座,建设客运站点753个。2020年,计划投资9.5亿元,实施路网提档升级工程94.7公里、自然村庄通达工程8.9公里、大中修路面改善工程471.6公里、危桥改造工程7座,建设客运站点574个。
到2020年,全市实现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100%,中等路以上比率达到75%,城乡公交化改造比例保持100%,物流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建成体制机制顺畅、结构科学合理、组织集约高效、能力总体适应、技术先进适用、安全保障有力、生态环境友好的农村公路交通服务体系,努力在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