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威海环保世纪行】好水,是喝出来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3-14 08:24:45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田间地头草色青,水库池塘春水碧。在文登区米山水库、坤龙水库周边,老百姓的满意写在脸上:“水越来越清了。不光喝着甜,庄稼长势也越来越好。”

好水,是喝出来的

——2019年威海环保世纪行系列之一

◎记者 初佳伦 通讯员 周宏伟

田间地头草色青,水库池塘春水碧。在文登区米山水库、坤龙水库周边,老百姓的满意写在脸上:“水越来越清了。不光喝着甜,庄稼长势也越来越好。”

3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文登区贯彻实施《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情况进行检查,2019年威海环保世纪行检查采访团也先后来到文登区米山镇、大水泊镇,了解文登区水源地治理与保护情况。

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人员在坤龙水库取水。 记者 初佳伦 摄

污水分流 金岭屯大变样

当日上午10点,检查采访团来到文登区米山镇南古场村。不少村民这会儿已经上山了,鸡舍里的公鸡不时打鸣儿。在过去,村南散养着家禽,有味道不说,一下雨,对西边的米山水库也有污染。

去年,村委要求各家收拾好门口的鸡舍,不要散养。“村干部的话挺实在,咱自己家装修得敞亮,也得让村子漂亮起来不是?”一位村民说,大伙儿对此没啥意见,把自家鸡舍收拾得干干净净。村南边的两家散养户也搭起了棚子,专门圈养家禽。

顺着东边的农田一路往上,是金岭屯村,当地人建了小区,叫金岭山庄。“哪儿都绿化了,南边靠着水,一到夏天,可好看哩!”金岭山庄物业经理初永刚说。

初永刚来这不过两三年,却见证了金岭屯的大变样。早在2006年,西楼村将金岭屯村合并,在金岭屯建立起金岭山庄。名字气派了,基础设施却有点跟不上——污水随意排放,夏天水体发臭,附近居民叫苦不迭。

初永刚说,原来的排污设施只服务金岭屯村一个村,绰绰有余,到了2018年,金岭山庄陆续合并了6个村,常住人口多达1200户,排污设施压力明显变大,来不及排放的生活污水到处流,这才成了村民的“眼中钉”。

金岭物业来到这里,头一件事就是“拔钉子”:在小区招聘专门的保洁员,不光负责路边、草坪的垃圾,还负责监督污水排放,看到就上报;打造污水泵站,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分流,经处理后再排放。污水再排放之后,先经过物业管网,再排放至市政管网。居民的抱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满意的笑脸。

前阵子,又有一个村并进了金岭山庄,居住人口多达2000余户,初永刚却底气十足:“去年,我们又上了几套备用水泵,住上3000户都不怕!”

桥上管网暗藏排污“玄机”

从金岭山庄走出来,检查采访团直奔大水泊镇坤龙水库。坤龙水库015县道穿越一级保护区,07县道穿越二级保护区,过往车辆轮胎摩擦、装载化学品车辆泄漏,都可能导致水源地污染。

但是,放眼看去,坤龙水库如明镜平铺。偶尔被风吹皱,流水拍在白色沙堤上,颇有种海滩风情。

这得益于上游道路的管网改造。120米长的大桥边,不仅加装了白色防抛网,还多出了整齐的排污管道。

“改造工程是2018年启动的。防抛网和管道相辅相成,可以将冲刷桥面的雨水、化学污染品隔离,并通过管网流入污水处理池中。”文登区交通局党组成员、公路建设管理处副主任邢秀君介绍。

在文登区,得到治理的水源地不止这几处。近年来,该区通过出台政策、部门联动,投入资金110余万元,对米山水库、坤龙水库周边开展专项整治提升,设立界标、宣传牌等近200个,安装一级保护区隔离围网3200余米,对坤龙水库周边12家养殖场、米山水库二级保护区内9家石材加工企业分别进行关闭搬迁、关停取缔。

连续3年,米山、坤龙二水库水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在文登区饮用水源地流域内,见不到排放工业污水的企业,但有不少人工湿地。水库周边芦苇间,低空翱翔的水鸟已成为这里一景。

当天,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人员还对坤龙水库水源进行取样,带回监测站检测。坤龙水库的工作人员一点儿不担心:“咱们的好水,是喝出来的!”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