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执行难,一年结案2万多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3-20 08:30:02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执行过程由一个人“一条龙”一包到底变成7个小组“分段执行”分段负责,“一把手”每周调度、所有副院长包片督导,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2018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进入攻坚年,威海两级法院挥利剑、出重拳,吹响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全市执行工作连续登上新台阶,“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亮剑”执行难,一年结案2万多件

◎记者 姜慧芳 通讯员 周芳朗 宋璐

执行过程由一个人“一条龙”一包到底变成7个小组“分段执行”分段负责,“一把手”每周调度、所有副院长包片督导,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2018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进入攻坚年,威海两级法院挥利剑、出重拳,吹响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全市执行工作连续登上新台阶,“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2018年,威海两级法院新收执行案件23799件,同比增长24%;已结案件24076件,同比增长35.3%,执行到位金额32.64亿元。这种直接执结比例远远超过新增案件比例的局面,是威海两级法院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

高点布局

织就联合惩戒综治网

近日,失信被执行人李某一改往日提到偿还欠款就找借口推诿的态度,主动来到法院偿还了拖欠已久的欠款,使得案件顺利执结。

李某的这种转变,正是多部门联合惩戒的“天网”在起作用。原来,前段时间,李某在为公司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业务时,工商执法人员从信用共享平台发现该公司上了“黑名单”,拒绝为其办理相关手续。无奈,李某只能来到法院偿还欠款。

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说:“一个执行案件的解决可能涉及公安、工商、银行、不动产等多个部门,单靠法院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面对这种情况,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38个执行联动部门,带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织就联合惩戒综治“天网”,有效倒逼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

买不了飞机票、高铁和动车一等座票,住不了星级以上宾馆,不允许买房子、装修房子,限制高消费等“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情景在被执行人身上屡见不鲜。

2018年,市法院与市信用中心建立失信名单实时更新工程,将全国1026万多个失信名单同步推送38个联动部门,实现了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联合惩戒,先后有16737人次被限制高消费、乘坐飞机和高铁,26人次被限制参加招投标、获得政府扶持或评先选优,8672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此外,全市法院还与公安、人社、住房公积金等部门联合查扣车辆15辆、查找被执行人88人次、查扣住房公积金560余万元,推动12件涉党政机关、252件涉村(居)委员会案件顺利执结。

联动不仅是在部门,市两级法院还创新执行方式、拓展执行渠道,借助律师调查令,委托律师进行异地调查取证,查控到可供执行财产54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在“保全+救助”保险执行机制、小额执行案件责任保险、悬赏执行保险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等,打出了一套解决执行难的“组合拳”。

执行救助保险如何发挥作用?市法院执行二庭庭长周明强解释:“当执行保险专项资金有100万元,随诉讼保全责任保险收益浮动,最高可获得救助保险金的总额为150万元。”这样就以保险的方式弥补了执行救助资金的不足,让更多生活困难当事人获得司法救助。

智慧执行

推动案件执行“提挡加速”

2018年4月,一场针对执行过程的“变革”在市法院内部悄然发生。执行指挥中心、传统查控、资产处分、终本终结、处罚、异议审查、执行信访等7个小组同时成立,打破了以往一名执行员对一个案件负责到底的“一条龙”工作方式,实现执行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

“如果把一起案件的执行比作是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那么,传统的执行模式就相当于一个人将一件产品做到底,而分段执行就相当于建立了流水线。”市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陈天合说,如今,7个小组分工明确,既加快了流程流转,又增加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有效避免了执行积案和执行权失范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司法拍卖行为,全市法院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启用司法拍卖电子询价,节省买卖双方拍卖成本,提高拍卖成交率。2018年,全市法院拍卖标的物成交率为69.71%,溢价率达到22.88%,资产变现周期由100余天缩短到40余天。同时,在案款管理上实行“一案一账号”,除法定事由外,所有执行案款均在三十日内发放给申请执行人,期限内发放比例达到88.1%。

在做好执行工作规范化的同时,全市法院在信息化上下足了功夫。

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市法院通过信息化查控的方式,会同住建、规划、国土等部门在全省建立了首个不动产“点对总”网络信息化查控系统,实现对所有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2018年共扣划被执行人银行存款1.7亿元,查询到不动产3464件,大大提高了查控效率。

威海某公司作为失信被执行人,欠款42万元,经多次催促后,仍未按期付清欠款,被强制执行。

“该案立案执行后第二天,法院就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威海某公司账户上的存款进行了冻结,当场划扣了2万多元。”市法院执行一庭副庭长孙建国介绍,“随后,我们又查封冻结了该公司的两个常用账户,并告知公司必须尽早执行才能解冻。”查封账号几天之后,该公司主动联系到了申请执行人——青岛某公司负责人,到法院约谈还款事宜。

执行威慑

对拒不执行说“不”

拘传拘留,他们雷厉风行、毫不手软;案件调解,他们释法明理、耐心细致。从寒风凛冽、春寒料峭,到盛夏酷暑、冒雨执行,经常天还没有亮,当很多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法院执行干警就已经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执行现场。

9次凌晨集中执行行动、331名被执行人被拘传拘留,11人被以拒执罪追究刑事责任……2018年,威海两级法院强制执行成绩扎实且亮眼。

“大家好,欢迎来到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直播间……”每次集中执行行动,市法院都通过“威海法院”微信公众号、“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依法曝光。

30余万网民在线围观,4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市民代表等现场见证监督一场场执行活动,让被执行人再也不敢随便“赖账”。

直播期间,执行干警双管齐下,一边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一边为网友进行普法宣传,对案例逐一解析,大大增加了执行威慑力。

市法院执行一庭庭长周爱军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追究拒执罪的力度,统一协调公安、检察机关,积极引导申请执行人提起拒执罪自诉,让被执行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让国家的法治权威得到有效的彰显。”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