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24种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近三成
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是市医保局今年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重要工作之一。昨日,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6月21日,威海打响了高值医用耗材治理的“第一枪”,24个品种的四肢创伤固定类耗材平均价格降幅近达30%,单个产品最高降幅接近70%。
与相关企业逐一谈判
6月21日上午,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四楼会议厅内,20多家医用耗材企业就四肢创伤固定类耗材先后开展了2轮报价。这是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合体6月18日成立后,组织的首次集中议价。2轮报价结束后,评审专家根据评审规则,与相关企业逐一开展谈判。期间,个别厂家因无价格优势,只能对部分品种弃标。
据悉,此次纳入集中采购的四肢创伤固定类耗材,目前尚未纳入省平台挂网采购,价格一直处于不透明状态。因此,市医保局将治理的“重拳”首先落在了该类耗材上。“钢板和螺钉有上万个规格型号,有的是成套报价,有的是单独报价。经过分类汇总和大数据分析,我们按套来计算价格并进行比对后发现,同一类型的产品,各医疗机构的报价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品种的价格差距甚至达50%以上,这给我们开展治理工作带来了启发和决心。”市医保局综合法规和医药价格科负责人表示。
谈判结果超出预期
该负责人介绍,这场集中议价早在今年4月就开始筹划,为此,他们特地赴安徽、江苏等地学习取经,制定了集中采购工作整体方案,希望通过谈判,在同类别产品最低的基准价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并且争取实现同城同价。而最终的谈判结果超出了市医保局工作人员的预期。
本次集中议价涉及的8大系列24个品种的议定价格全部降在了基准价以下,较原采购价格平均降幅29.02%,其中单个产品价格最高降幅达到69.41%。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同一类型产品降价后的成套价格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有利于实现同城同价,维护统一价格秩序。同时,成套计价也有利于避免过度医疗,简化医疗机构出入库登记手续,实现了一举多得。
医用耗材领域集中整治是深化医改的关键,今年,我省将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和推动新一轮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纳入全年重大改革任务,同时,鼓励各市开展以市为单位或跨区域联合采购。据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我市将选择部分种类医用耗材开展集中采购,并适时全面取消耗材加成,理顺医用耗材价格体系。此外,我市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目前也已提上日程,拟于近期启动。(威海晚报记者 李林 通讯员 马珊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