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访乳山市下初镇老干部党支部
◎记者 初佳伦
“咔嚓——”任谁在乳山市下初镇老干部党支部走一遭,身边快门声准停不住,老干部们随时抓拍。
“现在大伙儿都喜欢上网。我们把党支部的新鲜事发到美篇上,可受欢迎哩!”66岁的党支部副书记宋文阳前脚拍下的新照片,后脚就发出了条新动态。看着美篇账号又多出几百个新关注,他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下初镇老干部党支部开展拳剑课培训。 下初镇供片
“都想干点啥,进群咱唠唠”
一部智能手机,几个社交APP。可别小瞧,这里头仅一个名为“乳山阳光常在”的美篇账号,就给老干部党支部带来1万多粉丝。
2007年党支部换届时,可没这光景。那时候,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段云明和宋文阳一样闲不住,但如何开展工作,一时都摸不着头脑:“别说办活动,连党支部有多少人都理不清。”
两名老党员打定主意,非得让这种状态换个样。
从那时起,他们和镇党委领导要来全镇老干部名单,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串门走访。从电话住址到特长爱好,两人一个月跑了37个村,80余人的全镇老干部档案自此成册。
也是那时起,主管宣传的宋文阳天天和电脑打交道,迸出了个新点子:现在流行网上冲浪,镇上不少年轻人在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咱是不是也能用到支部工作上?
“把咱们所有老干部都拉进群,有啥想干的,直接在群里唠。”一次老干部党支部会上,宋文阳专门提起这事。没想到,一呼百应,200多人纷纷入群。“夕阳暖”爱心QQ群“火了”!
宋文阳自告奋勇给他们当起辅导员,一边教大家操作电脑和智能手机,一边和他们商量群内活动。从春游到秋收、门球比赛到读书,只要言语一声,群里总能找到同伴。
“虽然退休了,可这些老干部观念都挺时尚,学会用智能手机后尤其明显,不仅活动组织的比以前快,他们还加上了自家孩子的微信,天天追着聊。”宋文阳点开手机,不一会儿蹦出条新消息,是商量下次聚会的事。
每月11号是“夕阳暖”QQ群的聚会日。每逢这天,群友们就碰个头,给镇上的热点问题出谋划策:农忙时节,一起当农资质量安全监督员;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时,倡议家校联合成立校园安全“瞭望哨”,这一举措还被中组部老干部局在全国推广……
这几年,老干部党支部又成立了夕阳红网站和“下初镇老干部”“老干部志愿者”“老年大学学友”等微信群,每年有200多篇文图发在美篇上。用宋文阳的话说,这是“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老干部乐当“新学生”
“不光忙活党内工作,其实我们还有第二个身份!”宋文阳略显神秘,带记者走到老干部活动中心宣传墙面前。
太极拳剑、舞蹈比赛……一个个活动赫然在目。2015年,乳山市在下初镇设老年大学分校,老干部党支部的成员基本都在学校任学科主任,负责报名、组织等工作。
“现在一提太极拳、太极剑,镇上老人都知道!”当了4年拳剑科主任,下初镇老干部党支部党委成员宋文礼每个月少不了往村里、社区里跑几趟。宋文礼说,4年前,镇上连太极拳剑的概念都没普及,现在各村“两委”班子都争着报名,一个村四五十个学员都不算多。
“光拳剑、舞蹈、戏曲这些专业,学员就有100多人,最近还新设了二胡班。不光现场教学,还能上网课!”宋文阳越说越来兴致,当场打开电脑,演示起“老年网课”。
机器崭新,里面的课程惊喜更多。下初镇老年大学和市、省各级资源共享,除了课程讲师现场教学,还能通过视频进行学习。“要是你下周这时候来,还能和我们一起上课,从周二到周五,课程表满满的!”宋文阳介绍,像新设的二胡专业,只要镇上居民有需求,老干部支部就会请老师、开新课。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辅导培训班等一应俱全,可满足老干部们的各类学习需求。
4年下来,100多名老干部成了“新学生”,丰富多彩的课程,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老干部们的心灵。这些变化还在继续刷新,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北侧,可容纳100多人的新楼将于年内完工……
傍晚时分,下初镇暮色渐浓。彤云掩映下,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