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国家级文明渔港达4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7-05 09:45:47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昨日,“亮剑2019·中国渔业执法新闻采访万里行”活动走进威海,了解我市渔业执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威海新闻网7月5日讯(记者 王春苗)昨日,“亮剑2019·中国渔业执法新闻采访万里行”活动走进威海,了解威海渔业执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据了解,近年来,威海在渔船管控、依港管船、“三无”渔船和绝户网清理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现有5030余艘渔船落实母港停靠制度,国家级文明渔港达4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来自国家、省、市的媒体采访团先后参观采访了威海市中心渔港、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荣成市石岛渔港。

  昨日上午,处于休渔期的威海市中心渔港格外安静,几百艘渔船整齐停靠,几名渔民正在维修船只。环翠区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焦鹏介绍,在该码头停靠的60马力以上渔船有390多艘。据了解,威海率先在渔港码头引入高清视频、电子围栏等“智慧监管”技术,渔港视频监控探头总数达到540余个,并与公安机关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在海洋渔业领域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在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认真观察各自负责的监测平台。在其中一个平台前,电脑屏幕清晰地显示出全市各大海洋牧场的生态在线数据,这就是海洋牧场观测网。通过该平台,海洋牧场的温度、盐度、深度、叶绿素等数据均实现了在线监测。据了解,该指挥中心包括水产品质量追溯监控平台、海洋牧场观测网、渔港监控平台、远洋渔业监控平台、近海渔业监控平台、海域管理监控平台、海洋环境监管平台七大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维护威海海洋与渔业安全。

  随后,采访团来到荣成市石岛渔港,400多条渔船停靠在这里,管理十分有序,这得益于船籍港休渔制度。据介绍,今年,荣成市在全省率先推行集中停港休渔制度,将所有应休渔船全部集中在石岛湾、荣成湾、靖海湾3处海湾的“母港”停靠,确保休渔质量和休渔效果。

  近年来,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在渔船管控、依港管船、“三无”渔船和绝户网清理整治、渔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护渔维权、军民融合等方面闯出了新路子,为全省、全国贡献了一大批“威海经验”“威海方案”。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李吉光介绍,在监管方面,威海自2016年6月启动渔船管控三年攻坚行动以来,明确将渔船管控纳入全市目标考核和社会治安综治考核体系,对辖区渔船实行逐级“定人包船”,并全面推行渔船母港制、渔船进出港登记备案等制度,构建起渔港渔船“责任共同体”。目前,全市现有5030余艘渔船落实母港、国家级文明渔港达4处,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在治理方面,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查处违法渔船2300余艘、查处违法渔港4处、缴销网目尺寸不合格网具以及“地笼”等省内禁用渔具7万余套、清理违法养殖6.5万亩。非休渔时段,外地来威海违法作业渔船数量和渔事纠纷数量相比往年减少80%以上。同时,规范处置“三无”渔船2520余艘,依法取缔非法修造船点2处,对以捕捞渔获物为原料的80余家鱼粉厂、500余处海产干制场,实行休渔期同步休产,切断非法渔获物主要销货渠道。

  据了解,今年威海持续加大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整改渔具制造企业问题10个,查处销售违禁渔具案件4起,查获运输违禁渔具车辆1台,涉案“地笼”800套,收缴“地笼”等违禁渔具1.8万余套,没收违法渔获物4吨。同时,威海狠抓伏季休渔执法管理,累计查获休渔违法渔船108艘、违法渔港1处、违法渔市交易场所4个、运输违法渔获物车辆6台,没收偷捕渔获物14.5吨,发现并移交涉嫌犯罪案件1起。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编辑: 谭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吕明玉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 一周连办10余场活动!至海港湾打造共享城市公共空间
  • 20余处网红打卡点有了“洁净威海”行动志愿者
  • 走遍四海 还是威海——中国海洋种业之都威海咬定种业培育不放松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