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先锋】王书礼:勇做科技攻关的“螺丝钉”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7-09 09:44:52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今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微细矿物颗粒封闭循环利用高效节能分离技术与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王书礼作为第3位完成人登上了大会领奖台。

勇做科技攻关的“螺丝钉”

——记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礼

◎记者 姜倩倩

今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微细矿物颗粒封闭循环利用高效节能分离技术与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王书礼作为第3位完成人登上了大会领奖台。

这是一个历经近20年才取得突破成果的科研项目,实现了微细矿物颗粒的资源回收利用和近零排放,已推广10万余套,仅近三年就减少尾矿3亿吨,减少微细矿物颗粒排放3000余万吨,节电30亿度,多回收矿物资源3000余万吨,激活了矿产类企业降本增效、绿色发展的新动力。

王书礼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资料片

王书礼1999年大学毕业后加入海王公司,20年间,他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公司总经理,像一枚螺丝钉般扎根工作岗位、兢兢业业,成了选矿事业的“排头兵”。

多年来,王书礼扎根基层科研一线,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科研项目15项,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授权专利25项(发明专利4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参与开发的5项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0余项成果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填补国内空白。

是什么支撑着王书礼和团队闯过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新工艺开发等重重阻碍,攻克多项技术瓶颈?他说,是恪守“忠诚、干净、担当”的信条和始终不变的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研发工作异常艰辛,整体设计、系统优化、反复试验、层层修改充满波折和坎坷,王书礼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带领团队突破了一批先进的关键技术,取得了矿业高效清洁生产的重大突破。

“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底,当时澳大利亚正值夏季,40℃的温度,我们站在阴凉地里都能汗流浃背。”当时,王书礼带领团队攻坚澳大利亚最大铁矿项目,他们每天要穿非常厚的防护服,爬上四五十米的平台,承受晒、烤、热、烫的折磨,在发烫的料浆取样、分析,不仅体力上的考验,技术优化上的反反复复、层层推敲更让他内心备受煎熬。

顶着重重压力,王书礼全情投入,忘我钻研,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几个月后,从根本上解决了分离设备效率低、循环负荷高的问题,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业主方的充分认可。

作为公司管理者,打造企业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强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直是王书礼的不懈追求。“我们同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开放交流合作,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打造高层次人才团队,为企业创新发展积蓄新动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书礼坚定地说。

“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王书礼看来,不论是技术创新、精益制造还是优质服务,都是公司创新和努力的目标。

如今,在王书礼和公司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海王公司实现了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人才队伍、经济指标、品牌形象等综合实力质的飞跃,成为全球领先的旋流分离技术和设备厂家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煤炭、电力、环保、油田等十多个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出口40余个国家和地区。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吕明玉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 一周连办10余场活动!至海港湾打造共享城市公共空间
  • 20余处网红打卡点有了“洁净威海”行动志愿者
  • 走遍四海 还是威海——中国海洋种业之都威海咬定种业培育不放松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