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威海 有无限可能
“创新的威海,有无限可能”
——2019ECI Awards国际数字商业创新峰会嘉宾眼中的“威海蓝图”
7月27日,2019ECI Awards国际数字商业创新峰会暨颁奖典礼在我市举办。10位与会嘉宾回忆了他们同威海的不解之缘,畅谈他们对于这座精致城市的未来展望。
行业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但他们对威海的期望却异口同声:“创新的威海,必将有无限可能。”
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李西沙——让全球前沿思潮汇聚威海
“威海是一座能让创新落地的城市,两次邀请我们,足可以看出威海对创新的重视。”虽然已经走遍全国各地,李西沙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威海对于创新的不懈追求。
今年,是ECI第二次来到威海。“这座精致美丽的城市,始终在不断进行创新,在很多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城市的前列,这也是我们再次选择和威海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谈及两次选择威海,李西沙这样解释。
作为活动的指导单位,李西沙也对威海的行动印象深刻。“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威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不断地与我们洽谈,商讨ECI奖项在威海的落地事宜,足以看出威海对于创新的重视。”
作为威海邀请来的“座上贵宾”,李西沙说:“我们将尽自己所能,为威海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以及创新工作提供资源帮助,邀请国际国内专家来威交流,让全球前沿思潮如海浪般汇聚威海,激起创新的浪花。”
美中硅谷协会主席Marilyn Librers——
开放的思想造就创新的威海
“威海是一座美丽、开放、极具吸引力的城市。”尽管来威次数不多,可Marilyn Librers对威海的评价极高。
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Marilyn Librers说,在她看来,威海要创新必须解放思想,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学习、吸纳优秀的前沿理念和发展经验。
她提出,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威海要合理定位,突出城市特色,充分了解并找准市场需求,寻找新颖的发展思路,才能够在创新之路上步子迈得大、迈得稳。
作为泊琼研究基金会的执行董事,Marilyn Librers对企业孵化和创新者扶持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表示,威海的区位优势明显,要善于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学习,在资金扶持、融资等方面为企业和创新者提供帮助。
“希望有机会能与威海有关方面进行商业创新方面的探讨研究,为威海创新发展提供帮助。”Marilyn Librers说。
BurjFinancial合伙人Stephan Horvath——
抓住AI机遇,迈开创新步伐
“AI技术能否信任?我的答案很明确——当然可以。”这是Stephan Horvath对于AI产业和技术的期望。
谈到当下大热的AI,他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手机。“20年前,我们还无法想象人类会对手机产生如此依赖,20年后,AI的加持已经让手机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他说,AI产业,必将在未来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新兴产业,威海要怎样参与?在他看来,威海想要融入AI产业扩张“大潮”,实现更大发展,就一定要抓住难得的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AI的“不确定”。“大部分商业投资者希望能够通过半年左右时间,看到实在的成果或挣到第一笔钱。但尚在起步阶段的AI技术不像传统投资产品那么具体,收益回报周期至少需要2-3年,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他说,若要参与AI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沉得住气,用实实在在的做法,厚积而薄发。
另外一个,则是威海的开放。“当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很好的机遇。”Stephan Horvath说,如果威海能够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加大自身宣传力度,打造对外开放窗口,一定能够凭借自己优秀宜居的环境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吸引更多大企业和高端人才来到威海,协助城市实现创新的步伐。
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
城市的建设需要品牌力量
“威海是一座宜居、宜学、宜游的城市,生活节奏不算快,可以慢慢地享受生活。”来威海的次数不多,但丁俊杰早已爱上了威海。在丁俊杰看来,城市的品牌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威海要打造精致城市,必须重视城市品牌的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城市品牌,丁俊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威海的城市品牌不一定是指某座山、某个标志性建筑,也可以是某个体系性的文化,但它一定要是可听、可见、可感知的。”
什么是可见可感知?丁俊杰指出了一点:“威海车辆在礼让行人方面做得真不错,体现出人们的高素质。”作为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方面的专家,他认为,威海司机的高素质恰恰就是建设城市品牌软实力的一个很好体现。
此外,城市品牌的建设要有落实落地的具体措施,“‘宜居’具体体现到哪方面呢,是我们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在城市品牌建设上,威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丁俊杰说。
小米公司互联网商业部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郑子拓——
借人才平台之力打造威海品牌
“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产品、用户和渠道,一个好的品牌是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在指导这三个要素的发展,而不是割裂的。”在主题演讲中,郑子拓的观点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共鸣。
对于威海这座宜游、宜学、宜居、宜业的城市,郑子拓十分看好。“威海风光秀美,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ECI这样的渠道,能让更多人认识威海。”他说,威海可以尝试在公关、社交等层面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途径来推介自己,让更多人愿意来这里创业、学习、生活。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量迅速膨胀、技术飞速发展,很多互联网企业加快成长。郑子拓认为,威海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长期的积累与储备,未来也将在科技发展、信息透明中得到更大赋能。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创新点出现在了两个行业领域的交集点,这也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他说,新兴的企业应该意识到拥有自己的品牌方法论的重要性,善用大平台的力量,传递出自己的品牌信息。企业必须做好人才、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整合,才能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亚洲广告联盟主席、IECIA国际数字商业创新协会常务副主席苏雄——
“上次是认识,这次是恋爱,今后一定开花结果”
“威海的合作伙伴都很热心,我上次来是和威海认识了,这一次来开始谈恋爱,希望很快就能开花结果。”谈及对威海的印象,苏雄的话有些俏皮,更有些浪漫。
今年,ECI第二次与威海合作,苏雄也第二次来到威海。“一下飞机,就觉得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现代化,ECI很适合在这里落地。”他说,ECI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着创业、创意、创新,代表着以创新来定义未来,以创新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开放的威海,拥有着创新培育的良好土壤。
“大家能够借助平台互相交流、分享好的创意,不仅能够激活创新的氛围,也将对威海产生积极影响。”苏雄说,创新必将推动未来的数字商业、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变革。这几年,ECI奖项的参赛作品都有自己的创新点,涵盖了产品、营销、管理和专项的创新等。他相信,威海不仅为这次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将通过这些活动受益良多。
这次来,苏雄和威海的部门、企业也进行了交流,他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把一些ECI后续的创新型活动和创意人才留在威海,打造更加聚焦的创新产业集群。
IECIA国际数字商业创新协会副主席、威汉营销传播集团创始人兼CEO陈一枬——
创新必将带来共赢
“威海的变化很大,建成了综合保税区,各种商业配套设施更加齐全,有了一条龙服务……”时隔三年,陈一枬再次来到威海,威海的变化让她有些惊喜。
“ECI一直倡导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创新商业理念,把奖项做成标杆能够拓宽人们的眼界,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启发,对创新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陈一枬眼中,ECI选择在威海落地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国内城市数以万计,每个城市都有优势和缺点,选择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与城市有共鸣、能否互补联合发展。
陈一枬说,会议的举办,证明了威海市委、市政府对于创新的支持和鼓励。这次会议也为双方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拉近产业间的距离。她相信,这样的双向选择也必将把双方带向共赢。
“威海作为本次ECI项目开办的平台,可以让大家了解威海,吸引很多有创造力、创新力的人才和企业进驻,以此带动城市整体建设发展。与此同时,专家、企业也可以运用威海提供的这个平台提升自己,与威海进行更多的联合创新项目,所以说这也是一次双向互利的机会。”陈一枬说。
Outreach Nepal创始人Ujaya Shakya——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来”
参会的众多嘉宾中,Ujaya Shakya有些特殊。不仅因为孩子正在学习中文,更因为前一天,他到达威海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和家人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好好地走了走威海的海岸——“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城市之一”。
“威海最大的特点,就是她的美丽环境。”Ujaya Shakya说,当下,能否在人口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保持宜居的环境,是每个城市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他希望,威海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不要放弃自己现有的优势,保持碧海蓝天的一片“初心”。
从事广告行业18个年头,Ujaya Shakya对企业发展有着自己的见解。“对于企业来说,想生存就要有好想法,这便是创新。”他认为,不论什么企业,都要以创新为出发点,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研究解决问题、追求创新,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在Ujaya Shakya眼中,此次与ECI的合作成为威海创新过程中的点睛之笔。“ECI代表创业、创意、创新,对ECI活动的大力支持,正是威海重视创新的体现。”
当下,他正在电子产品方面寻求贸易合作伙伴,熟知中国又向往威海的他自然也把威海作为了目标之一。“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来。”Ujaya Shakya说。
汇嘉健康Huijia Health CEO杨淑贞——
“威海智能化健康产业潜力巨大”
“眼前一片大海,心中一片宁静。威海是我的幸运城市。”虽说是第一次来威海,可在杨淑贞的心里,威海与她而言却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蓝天白云指数全国领先、医疗大健康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康养市场根基深厚……“威海发展健康产业的先天优势明显,智能化健康产业潜力巨大,这不正是我们开拓市场的首选地么?”
杨淑贞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加速推进,智慧养老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要推动智慧养老产业落实落地,应具备优良的环境、配套的产业、完善的服务三个条件,恰恰威海在这三个方面交出“满分”答卷,进一步加深了她想要“牵手”威海的决心。
“这次来威海,我既是以领奖的身份享受此趟旅行,更是以‘猎头’的身份寻求新的合作。我想时机就要到了。”杨淑贞表示,此行结束后,他们将结合此次考察收获,加紧谋划市场开拓的相关事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威海结出智慧健康产业的“硕果”。
ICEIA台北会长、大亚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张志弘——
创新灵感源自生活
在张志弘记忆中,威海拥有千里秀美海岸线,是一座极具开放活力的现代都市,是迸发创意灵感的绝佳胜地。
“很多人问我,威海要实现创新发展应从哪些方面突破?我想只要抓住资源优势,发挥无限想象力,就是抓住了城市创新发展的主动脉。”张志弘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灵感”工厂,美国旧金山的西部海滩,云集无数的创意创业人群,大家在欣赏落日余晖的同时,放空紧张思绪,将想象力无限放大,创意灵感相继迸发,逐步产生集聚化效应,从而实现推动城市朝着创新创意的方向加速发展。威海就可以借鉴旧金山的模式,充分利用好环境、文化、人才、政策等多领域资源,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创意创业创新空间。
此外,ECI的成功举办,对威海来说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创新发展机遇。“ECI获奖者中,设计领域广、商业模式新奇,通过资源对接的方式,能够为威海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从而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张志弘说。(记者 匙亮 李文思 蔡君君 实习记者 杨妍 徐子惠 文 记者 刘志鹏 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