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遇困高考新生救助工作启动
救助遇困高考新生是我市系列慈善救助活动的重要内容,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为切实做好2019年度遇困高考新生救助工作,确保其顺利入学,我市出台了《威海市2019年度“慈善·福彩”遇困高考新生救助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专科生每人不低于2000元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方案》的救助对象为我市参加2019年高考,被列入2019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市直各普通高中高考新生以及被军校和部分师范类院校录取可以免交学费的除外)的低保家庭,一、二级残疾人 (不含听力、言语残疾,下同)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00%以下或因特殊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家庭的新生。
《方案》规定,在救助标准上,本科生原则上每人不低于3000元,专科生原则上每人不低于2000元。其中,低保家庭,一、二级残疾人家庭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本科生不低于4000元,专科生不低于3000元。
全部救助金8月26日前发放
“所有救助资金均来自于各级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和威海市福彩公益金。”工作人员表示,救助将按照集中救助与属地救助相结合、应助尽助、不重复救助的原则进行。其中,全市低保家庭、上年度贫困大病患者家庭、单亲困难家庭,一、二级残疾人家庭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遇困高考新生由市县两级共同救助,其余由各区市实行属地救助。对已接受其他机构或个人相应数额救助的高考新生,不再纳入本次救助范围。
凡符合救助条件的遇困新生可在8月20日前,向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8月26日前,全部救助金将发放到遇困高考新生手中。(威海晚报记者 李林)
相关链接
2项慈善爱心基金助力困难学生
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除了《威海市2019年度“慈善·福彩”遇困高考新生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外,《威海国际慈善爱心基金2019年救助遇困高考新生方案》及《2019年三角轮胎“助力翱翔”慈善基金助学方案》也已出炉。
其中,《威海国际慈善爱心基金2019年救助遇困高考新生方案》的救助对象为具有威海市农村户口,市直高中以外的学习成绩优秀、品德优良、无违法违纪行为,家庭生活困难的2019年度高考本科新生(低保家庭新生优先)。根据公司实际业务需要,2019年度选定土建工程专业2-4人、建筑电气工程1-2人、建筑给排水工程1-2人、工程造价1-2人、财务会计1-2人、法语、西语或者英语1-2人,共救助10人。
救助标准为在学期间每人每年5000元,4年共计2万元。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于8月15日前,向所在地慈善部门申请。8月下旬,市慈善总会、威海国际将与受助学生签订“威海国际慈善爱心基金”2019年度学生资助协议书”,并发放救助金。自第二学年开始,市慈善总会于每年9月份向受助学生账户拨付5000元,分3次拨付到位。
《2019年三角轮胎“助力翱翔”慈善基金助学方案》的救助对象为具有威海市户口的建档立卡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在校本科生(2016、2017、2018年入学),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此外,该《方案》还奖励与三角集团有合作项目大学的优秀在校大学生(户口不限),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至3000元。
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可于8月12日前,向所在地民政部门进行申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