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服务群众
一辈子服务群众
——记威海银龄先锋、乳山市育黎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国友
◎记者 李森 李龙炎 通讯员 王燕
“打渔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打猎的人哪怕虎豹豺狼……”8月29日,一曲《革命的火焰一定要大放光芒》响彻乳山市育黎镇老干部活动中心,李国友双手端着曲谱,正在和支部的老同志一起排练。

李国友在排练歌曲。记者 李森 摄
退休前,李国友一直担任育黎镇中心学校校长。2018年1月,李国友全票当选育黎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很多人不理解:“都这把年纪了,放着清闲的日子不过,瞎忙活什么?”李国友总是微微一笑:“忙什么?为党、老干部、老百姓干事儿,我愿意!”从接手老干部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老干部工作当作余生的事业来做。
上任后第一件事,李国友骑着相伴多年的自行车,往分散居住在各个村的老同志家里跑了好几圈。他说,工作怎么干到老同志心坎里,得听他们想什么、盼什么。
为了让育黎镇的老干部工作形成有力的长效机制,李国友采取了长计划短安排的工作方法,年初拿出总体计划,每项工作办出活力。这两年他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学楷模、提境界、促发展”活动,用身边老干部看得见的典型带动老干部讲党性、顾大局、作奉献;他组织为离退休干部党员过“政治生日”,让每个人感受到党员的责任与光荣;他组织大家开展服务活动、送戏下乡活动,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几次活动组织下来,老同志的心拢了起来。
镇上要新建门球场,在门球场养浆过程中,李国友顶着烈日一干就是两三个钟头,双肩晒掉了一层皮,没有一句怨言。门球场铺草坪前期,场地被村民占用晒粮、堆粮,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李国友挨家挨户做工作。有一次,他冒雨跑了十几户,终于腾出了被占用的场地。
李国友在意老同志需求,更在意群众期盼。“老干部必须为群众服务!”2018年开春一连十几天,他奔走二三百里地,成功整合、优化了全镇的文艺资源,组建了育黎镇老干部曲艺团。他说,传统文化是根脉,需要传承,农村的文化阵地不容小视,需要占领。曲艺团成立后,连续两年坚持送戏下乡,与民同乐;慰问敬老院,同过重阳节;举行大联欢,传承红色基因,传播正能量。从节目编排、串词、联系单位、安排道具,到演出录像、拍照、上传资料,再到撰写美文、发稿,他都亲力亲为,没日没夜地干。现在,曲艺团已经到过42个村,演出节目608个次,观众6000多人次……看着老百姓一张张温暖的笑脸,听着乡亲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李国友忘记了疲劳,心理满是幸福。
听党话、跟党走,是李国友的“执念”。在“中国梦·新时代·祖国颂”百姓宣讲活动中,他冲锋在前,带头宣讲,机关、学校、企业,处处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光彩,我奉献我幸福”,是他最真诚、最真情的表白。
李国友的同事说,他有些“傻气”——办公室的日常用品、慰问老干部的礼品、捐助贫困孩子的资金,他经常花自己的钱,用支部的名义做事。李国友真诚回应说,“‘荣’在党的脸上,甜在我的心里。”
辛勤努力和真情付出吸引了越来越多老干部的加入。今年年初,镇中心学校党支部37名离退休干部党员自愿转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47年党龄的老党员倪子玉说:“守着娘家人就是亲!”李国友则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他坦言,大家越是信任自己,自己越要把这项事业干好。
紧挨着党支部办公场所有一大片菜地,被附近的村民种满了辣椒、茄子、荠菜。李国友经常凌晨三点半就起床浇菜园,只要是水泵途经的菜地,他都一个不落,挨个浇灌,每次都要耗时三四个钟头,天旱时往往四五天就要浇一次,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一辈子服务群众,早已经成为李国友生命中的一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