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三年突破发展 40亿强壮城市“筋骨”
40亿元强壮城市“筋骨”—南海新区三年突破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颜燕军 通讯员 刘昌勇 王文文
编者按
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三年突破南海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南海新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1月8日,南海新区三年突破发展誓师动员大会召开,南海人吹响了前进的号音,南海新区踏上了突破发展的新征程。
为实现三年突破目标,南海新区正进行着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全面提升。本报今日推出南海新区三年突破发展系列报道,多角度展示南海新区突破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南海新港一期工程已完工,一期2个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将于上半年投入试运营;南海新区客运站计划于5月1日试运营,并逐步开通至威海主城区、文登区、飞机场、高铁站点的快线公交;启动南海新港液化天然气码头项目,建设液体化工泊位、液化天然气专用泊位及储备库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为实现“三年突破南海”战略目标,南海新区大手笔投入基础建设,年内预计投入40多亿元,用于公建、市政、管网、景观、绿化、土地整理、城市管理及智能化建设等,强健城市发展筋骨。
建设新港 驱动区域发展蓝色引擎
12日清晨,港航管理局港口科科长王鹏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接收了前一天的工程进度日报表,开启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从2009年7月来到南海新港建设指挥部,5年多来,王鹏见证和推进着南海新港的每一点成长。平地崛起一座大港,其中的不易,王鹏深有体会。在南海新区全力推进港口建设思路的指引下,新港建设者们克服着一个又一个难关。
2011年,新港先后遭受台风“米雷”和“梅花”的袭击。当时,码头的围堰已经基本建成,但台风正面袭来时,尽管工作人员已做了各种防范措施,石头还是被吹散到了海里。台风过后,王鹏站在海边,看着被吹得七零八落的石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不过,那次台风也让他们积累了经验,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台风,新港再也没有遭受损失。
为了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南海新区不遗余力。“说吃完饺子就开工有点夸张,但我们肯定都是大年初二、初三就到了工地上。”王鹏说,如今,项目建设已能够按照计划如期推进,他虽然不在港口住,但仍两三天就往港口跑一趟,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优化配置机械和船舶。
目前,南海新港一期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上半年,一期2个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将投入试运营,明年实现国家对外开放口岸运营。二期防波堤明年6月底完成主体施工;5万吨级泊位将于今年10月启动建设;5万吨级航道也将于12月底前启动建设,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新港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提升南海新区发展速度,凸显港口带动优势。王鹏表示,南海新港人都盼望着新港早日建成使用,形成布局合理、互为配套、功能齐全的区域性中心枢纽港口,以港航业带动临港产业发展,拉动南海新区成为威海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
完善路网 构建快捷畅通的交运体系
“看样子,南海新区客运站过不了多久就能投入使用了。”10日,在南海新区工作的于丹蹭朋友的车回文登时,特意往客运站方向张望了一眼,期盼着客运站早日投运。
去年上半年,于丹大学毕业后来到南海新区工作。她对南海新区的气候环境、居住条件以及自己所在单位的待遇都非常满意,美中不足的就是南海新区到文登、威海乘车不太方便。于丹听说,南海新区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开通直达文登和威海主城区的班车,到港口、飞机场、城铁站也会非常方便。
据介绍,预计今年5月1日,南海新区客运站便可试运营,在周边功能服务区和商业配套服务设施具备进驻条件后,客运站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客运站将逐步开通至威海主城区、文登区、飞机场、高铁站点的快线公交。
除了完善既有的交通体系,南海新区还将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启动建设连港公路以及南海新区直达威海机场、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此外,南海新区将继续完善核心起步区“五纵四横”骨干路网框架,年末完成环海路拓宽工程。
配合港区物流业的发展,南海新区将开工建设疏港铁路,启动城际交通与直通交通网络建设,打造南海新区铁路物流大通道。
能源保障 打造战略能源储备基地
“如果不是南海新区管委为我们的项目提供这么多完备的配套设施,我们的项目不可能顺利进行。目前,三角集团南海产业园的电力、蒸汽、用水等设施建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提到南海新区的发展保障,三角集团执行总裁孙庆江充满感激。
三角集团致力于将南海产业园打造成转型升级的精品工程和轮胎产业的高端基地,该项目总投资预计65亿元以上,全部建成后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而庞大的项目需要充足的能源作支撑,该项目能否顺利建设投产,能源保障至关重要。
在建设轮胎产业高端基地的过程中,南海新区项目推进小组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提前与电力、供热企业沟通,研究制定能源动力供应方案,保障充足的蒸汽、电力供应,为项目投产保驾护航。
除了为企业发展完善基础配套,南海新区同时加快完善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为全面提升区域水、电、暖、气、通信、污水处理等配套能力,至2016年底,南海新区供水主管道将增设至2条,建设110千伏高岛变电站,新增主变容量100兆伏安,完成污水处理厂升级,并开工建设香水河防潮闸等重点工程。
为保障能源建设,南海新区还启动南海新港液化天然气码头项目,建设液体化工泊位、液化天然气专用泊位及储备库项目,打造全市重要的战略能源储备基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