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再砸40亿夯实城市发展之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5-02-04 07:30:15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虽然年关将至,南海新区重点工程建设仍马不停蹄。今年,南海新区计划再投40多亿元,推进6大方面70多个重点工程,全方位强健突破发展的筋骨,在创建国家级新区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步伐。

北交大威海校区。刘昌勇 摄

南海新港。刘昌勇 摄

施工人员在昌阳河道铺设自来水管道及污水管道。 记者 颜燕军 摄

现代路 刘昌勇 摄

  南海新区向有效投资要动力,瞄准国家级新区全面突破——

  再砸40亿夯实城市发展之基

  威海网讯(记者 颜燕军 通讯员 刘昌勇 王文文)70多个施工现场忙碌不停,280多套工程车辆设备辗转于工地之间,1000多名城市建设者挥洒着汗水埋头苦干……虽然年关将至,南海新区重点工程建设仍马不停蹄。今年,南海新区计划再投40多亿元,推进6大方面70多个重点工程,全方位强健突破发展的筋骨,在创建国家级新区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步伐。

  作为全市六大重点区域之一,南海新区积极抢抓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加快南海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产城一体、港城联动、以港兴业、以业兴城”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到2016年,基础设施累计投入将达200亿元,区内路、水、电、气、暖、排污等“十通一平”基本到位,学校、医院、公交、汽车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实现临港产业区、综合商务区、旅游度假区三大功能区齐头并进。

  南海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突破南海新区发展”战略目标,把功夫下在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上,超前谋划,前瞻布局,敲定“南海新区2015年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全年计划再投40亿元,推动区域发展新突破。

  2月3日清晨,天刚刚亮,滨海路旁一河道内的3台挖掘机便挥舞着长臂开挖供水管道。按照国家级新区的标准,南海新区不断夯实城市发展之基。今年,在市政工程方面,南海新区计划投入4.2亿元用于道路和管网建设。新修金滩东路、海逸路、滨北路等60多公里道路,修建昌阳河大桥、香水河大桥等桥梁,实施综合商务区路网、海逸路、香水河西路等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900多盏。投资1亿元建设香水河防潮闸,铺设供排水管网30多公里,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能力。投资2000万元新增道路红绿灯、监控、道路清扫车、高压洒水车等设备,加强城市道路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今年上半年,总投资1亿元的南海新区汽车站将正式投入使用,南海新区与周边联动区域的交通将被彻底打通。

  产城一体,产城相融。日新月异发展的南海新区,吸引了天润曲轴、三角集团、卓达新材、德瑞博新能源汽车等众多蓝色高端项目前来落户生根。在推进公共配套建设的过程中,南海新区更加注重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配套保障,今年将投入32亿元用于产业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发展综合能力。

  2日,在南海新区商务中心施工现场,一辆辆挖掘机和推土机来回穿梭,工人们正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不久的将来,这片投资1.7亿元的荒地将崛起为经济中枢,成为南海新区的“曼哈顿”。距离蓝色孵化器不远,即将建设总投资3.7亿元、总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的蓝色家园社区,为南海新区临港产业区提供生活配套,让更多在南海新区扎根奋斗的“新南海人”在这里安家落户。环海路以南21个村改造及10个新型社区主体工程建设投资16亿元,计划于年底前全部完成;南海新港防波堤建设投资3亿元,新建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的南海新港港口联检用房,计划6月底完工。此外,南海高中艺术馆、体育馆、乒羽馆、师生礼堂建设,北交大威海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将为南海新区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产业向这里集聚。

  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南海新区将这一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每个细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用于道路两侧绿化工程及公园广场景观打造,提高南海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2日上午,在畅海路北段,工人们正在栽植黑松、白蜡等苗木。在科研路、阳光路、商务区间路网,工人们正在平整土地,为开春后栽植苗木做好准备。预计4月底,南海新区畅海北路等14个路段和区域的绿化工作将全部完成。至9月底,观海公园、昌阳河两岸、香水河西岸也将打造出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使南海新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编辑: 小风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