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君子孝悌之道
原文: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周易·遯卦》象)
译文:君子应远离小人,虽不表现厌恶,但是应以威严自律来远离小人。
解读:小人伤害君子,是由于小人心胸狭窄、不能宽容待人的结果。因此远离小人,就是严于律己。
原文: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周易·渐卦》象)
译文:君子要积蓄贤德,逐渐改变落后的风俗。
解读:君子在安闲平凡的日子里,要善言善行,日积月累,以备将来成就大业。
原文: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否卦》象)
译文:君子应该收敛和自我约束,以避免灾难,不可被荣华富贵所迷惑。
解读:君子收敛德行,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要与人同流合污。
原文: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周易·同人卦》彖)
译文: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使之都成为志同道合之人。
解读:通天下之志就是天下人同心同德,只有君子能领导大家同心同德。
原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译文: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解读: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应该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连自己父母的年龄都不知道,就不可谓孝。更不要说在父母生日时为老人家祝寿了。一方面要祝福父母健康长寿,另一方面要时刻为父母年纪大健康容易出问题而担忧,这是做子女应该考虑的。
原文: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
解读:侍奉父母尽心竭力,这是子女的义务。这应该包括对父母在精神上及物质上都应该尽心竭力两个方面。
原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
译文:父亲在,看儿子是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是观察他的行为。
解读:父亲在的时候,由于儿子不能独立处事,所以关心的应是儿子的理想、志向,而不是儿子的行动;父亲去世后,儿子独立处事,所以观察的重点是儿子的行动。
原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译文:孝顺父母,就是要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对待父母的礼节礼数来侍奉他们;父母死了以后,要按照礼节礼数来埋葬和祭祀他们。
解读:孝悌是仁之本,而孝的要求就是事之以礼,葬祭之以礼。由此也可见仁和礼是不可分的:礼的规定体现了仁的要求,依礼而行就是仁。
原文: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译文:孝就是做子女的要使自己的父母只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不必为子女的其他事情担忧)。
解读:子女要免除父母为自己除了身体疾病之外的事担忧,子女应自己处理好事业、社交等所有事务,免得父母操心。父母对子女其他方面能少操心,这就是子女的孝顺表现。
原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译文: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但是,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解读:君子强调对父母的孝不能仅仅限于能养老,而重要的是强调一个敬字。孝字应首先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方面,而不应该只是经济上的赡养。
原文: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译文:难的是对父母要经常和颜悦色。只是父兄有事儿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以成为孝道了吗?
解读:这里同样是在强调对父母重在感情。人的脸色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所以说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和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光有替父母做事和供父母吃饭是不完全的孝。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译文:弟子们在家要尽孝心,出门在外对待一般友人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尊重和友爱。
解读:悌,就是爱护兄弟。弟子在家尽孝,出门以后对待和自己同辈的人就像亲兄弟一样友爱。这是孔子对“悌”的概念的扩展,体现了儒家的博大胸怀。
原文:(孝)无违。(《论语·为政》)
译文:孝就是不违背礼节。
解读:尽孝一方面要在心里边和行动上尽孝,使父母快乐愉快为标准;另一方面,尽孝也要按照礼仪礼节方面的规定去做。这一方面是为了督促不孝之子为父母尽孝,另一方面是告诫人们,不要做一些无实际意义的事情。
原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译文: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要很委婉地劝止。自己的意见表达了,父母不听从,还是恭恭敬敬不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解读:这里表达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孝敬父母的问题,二是劝谏父母的问题。孝敬父母时,不论父母是否有不对的地方,不论父母是否接受劝谏,都应该有孝敬的态度,不应该有怨恨。劝谏,不仅对父母,即使对其他人也都存在是否听从的问题。父母做得不对,也应该批评、劝谏。父母不听从,子女从心里应该担忧,而不是怨恨。
原文: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译文:丧事做到尽哀就可以了。
解读:君子办丧事,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哀痛之情。孔子主张尽哀了,其他可从简。
原文: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在给父母治丧期间,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
解读:治丧是对父母尽孝的延续,应以尽哀为是。
原文: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
译文:人没有能自己竭尽其感情的,如果有,则必定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解读:只有在父母治丧期间,人才能倾尽自己的全部情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也是孝的本质表现。
原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君子能使老者安心,使朋友信任我,使青年人怀念我。
解读:这是孔子的志向,也是社会和谐的标志。老年人安于奉养,朋友之间相互信任,青年人怀之以恩,社会整体和谐。君子社会交往和处理政事中,对老人、朋友、青少年,都要关注到,他们对君子或执政者也会有一个良性的回报。
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能取长补短,协调各种不同意见,以达到和谐,但绝不是苟且求同,也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是苟且求同,不讲不同意见的协调。
解读: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如烹饪是五味相和,音乐是五音相谐。同样的东西凑在一起叫做同,如一碗水加在一桶水里。同则没有五味的差别,也没有五音的差别。和与同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和就是使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意见达到和谐、协调。力求和谐与和谐的破坏,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对事物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我们要力求和谐、团结、稳定,达到“和而不同”,而不是盲从附和。
原文:乐节礼乐。(《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礼乐协调和调节自己为乐。
解读:君子是以礼仪礼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在以礼协调、调节之时,乐在其中。
原文:乐道人之善。(《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
解读:别人有了进步和优点,是遵循礼和仁的要求的结果。礼和仁得到发扬光大,君子当然高兴。他在称道别人的好处时,自己也感到快乐。称道别人的好处,也是君子的修养的必然行为。
原文:乐多贤友。(《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有许多贤人做朋友为乐。
解读:君子也是贤人。贤人之间是志同道合的。贤人多了,朋友就多了,心里当然是快乐的。
原文: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译文:只知道要和,而一意求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解读:提倡和谐、协调,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庸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是以和为贵的,但他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如果单纯为和而和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礼的规定来约束调节。所以孔子提倡的和,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和稀泥。在实际运用礼仪礼节时,不能不按礼仪的规定,但也不能过分,以能达到和谐为标准。只要大家觉得和谐、协调了,这就完美了。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应该以协调、和谐为标准。
原文: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论语·季氏》)
译文:人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
解读:君子根据年轻人生理发育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原文: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
译文:人壮年之时,血气方刚,要戒除的是好斗。
解读:君子根据壮年人生理发育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原文: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文:人老年之时,血气已经衰微了,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解读:君子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以上三段话,是孔子按照人在少年、壮年、老年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君子修养的重点,说明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已有较为具体的研究,值得注意。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饮食吃饭,不要求吃得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逸。
解读:这里谈的是君子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方面的要求。不过分求全于生活条件,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
原文: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译文: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知书识理、立身处世;四十岁时能坚定自己的学说而不迷惑;六十岁时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一切话都能听进去;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规矩。
解读:“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一语,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他把人成年以后,各个年龄段的人文特点言简意赅地给以表述。
原文: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论语·先进》)
译文:不管有没有才能,但总是自己的儿子。
解读:讲孝悌和谐,孔子大多讲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尽管孔子主张父行父道,但父对子的话却讲得不多。此处就是讲的父亲对儿子之情。
原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解读:安贫乐道,以苦为乐,贫贱不能移。
原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发奋读书,快乐的把一切忧虑都忘了。
解读:君子具有的多么淡然的心态。
原文: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闲居的时候,仪态温和舒畅,脸色愉快。
解读:君子闲适散淡,不亦说乎。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译文:君子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解读:这里有养生道理,有科学性。
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
译文:君子和乡里人饮酒的时候,等老人出去以后,自己才出去。
解读:这里体现君子的尊老爱老之情。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译文:凡事有预计就会成功,没有预计就会失败。说话事先想定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定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前事先想定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解读:做任何事情,在未做之前,都要谋划好,考虑周全,心中有数、有底,做事按照预先的计划去落实,那就一定会成功。
原文: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重视道德德性,使道德高尚的贤人在位,才华出众的能人来任职。
解读:选拔用人的标准,首先重在思想道德品质,然后是重视能力。
原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孟子·离娄上》)
译文: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人们心中的丑恶。一个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显得清明;心中不正直,眼睛看上去就不免昏花。
解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反应一个人内心的秘密。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要是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宁愿不要鱼而要熊掌。
解读:鱼和熊掌都是美味,但熊掌味更美,所以我要熊掌。在我都想要的两样东西中只能要一样,只能选取价值最大的。
原文:仁、义、忠、信,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仁义忠信、好善不止,这便是天然的爵位。
解读:孟子认为,爵位有人为的爵位,如公卿大夫等;有天然的爵位,如仁义忠信等。天然的爵位就是道德的培养。在正常的社会里,天然的爵位培养好了,人为的爵位便随之而来。但是,有的人修养天然的爵位,把它当做敲门砖,是为了得到人为的爵位。一旦人为的爵位到手了,便抛弃天然的爵位。这是错误的。
原文: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孟子·告子下》)
译文:拿关系重大的吃的问题,与无足轻重的礼的细微末节相比较,吃的问题岂止是重要吗?
解读:在按礼节找食物就得饿死,不按礼节找食物就能得到食物二者之间,孟子认为后者更为重要,二者不能相提并论。礼,固然是重要的,但细节的礼节和能救命的食物相比,小礼节便要服从生命的需要。不要死板地对待礼节。
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上天要把重大的任务加在这个人的肩头上,一定要先使他心志遭到折磨,筋骨劳累,体内饥饿,口袋空空,行为处处被扰乱,就是为了心志得到锻炼,性格坚韧,由此培养他平时所不能具有的能耐。
解读:这是两千多年来,志士仁人应对艰苦环境、培养坚定意志、刻苦锻炼自己的座右铭,是千古经典名言,至今仍是我们激励自己的动力。
原文: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chèn)疾。(《孟子·尽心上》)
译文:那些有德行、聪明、学术和才智的人往往来自艰危的处境。
解读:艰危和苦难对君子来说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对很多人来说,困难处境能不低沉,不灰心,把困难当作动力,自强不息。
原文: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有三桩乐事:父母全都健在,兄弟也没灾没病;上对得住天,下对得起人;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
解读:父母兄弟都健在,是人之所愿,其乐可知。君子怀德,无愧于天地百姓,其乐也可知。得到优秀的学生,使自己的道德道义后继有人,并且多年后很多人将以此会受到好处,其乐也可知。
原文: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
译文:智者本应无所不知,但必须急于处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仁者本应无所不爱,但必须把亲近贤人当作唯一的急务。
解读:解决当务之急,尊重德才皆备的贤人,是最为要紧的事。
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译文: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便是社稷,君主要算是较轻的了。
解读:“民为贵,君为轻”,孟子的民本的思想难能可贵。
原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译文:得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与之交往,那就一定要找志高行狂和拘谨守节的人相交往。志高行狂的人勇于进取,拘谨守节的人有所不为。
解读:中行,即行为合乎中庸之道。孔子要求进能践行道义,退能有所不为,在不同的情况下能采取不同的态度。只有兼备这两个方面,才是合乎中庸,即中行。狂者勇于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虽然各有可取之处,却都偏于一面,另一面则都有不足,因此都不合中庸的要求。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则。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解读:中和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把人的情绪、人与社会法则联系,和天地运行相和谐。
原文: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折中的主张近乎正确,但如果持折中的主张而不知道随时变通,那也还是固执一偏。
解读:君子把权变和灵活处理事情看得特别重要,不懂得权变,就不懂得折中。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好,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好。
解读:人和,是个人、团体、社会、国家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
原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以民众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人,民众也会以他的快乐为民众自己的快乐;以民众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人,民众也会以他的忧愁为民众自己的忧愁。乐与天下人同乐,忧与天下人同忧。
解读:你与天下人同忧乐,天下人也与你同忧乐。这样达到天下之人同心同德。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尊奉孝敬自家的老人,推而广之也应尊奉孝敬人家的老人;爱抚自家的儿童,推而广之也应该爱抚别人家的儿童。
解读:这是孟子最早阐述的儒家千古流传的经典名言,也是孟子对孔子推己及人仁爱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原文: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孟子·离娄下》)
译文:道德修养高的贤者应该熏陶培育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有才智的能人应该熏陶培育才智低下的人。
解读:这个“中”指的是无过不及,即要把握好事情的分寸。即中庸之道所谓的中。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译文:一个人只有经过多次错误和失败的教训,然后才能改过自新,走上正道。
解读:按照中和思想的说法,中人之性,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有过后能改。
原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
译文:只有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和错综复杂的重重思虑,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解读:遇到事情,经历思想斗争和反复思考,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才能有所作为。
原文: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要做那些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贪图那些自己所不该要的东西。
解读:有所不为、有所不欲,是人之常情。私心萌发而不能以礼来约束自己,人往往干些自己不愿干的事,贪图一些不该贪图的东西。这时需要不为和不欲。
原文:道之不行也,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礼记·中庸》)
译文: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是因为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是因为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
解读:由此段话可以窥知,中庸思想就是不要太超过了,也不要达不到它。要求无过无不及才符合,实质就是适度为好。
原文: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译文: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会平安昌明。
解读:每个家庭都和睦了,社会也就能得到平安。
原文: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人不懂得什么是善,本身就不会具备诚心。缺乏诚心的人,是不能感动别人的。
解读:善和诚心密不可分,有着良性的互动关系,心诚则灵。
原文: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掌握好事物的两端,对民众使用折中的办法。
解读:凡事物都有两端,如大小、厚薄、高低、多少等,取中用之。由此知,中庸有折中的意思。无过无不及是中庸的内容。
原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译文:过头了和不够是一样的。
解读:“过犹不及”是从另一面对中庸思想以具体说明。朱熹用“无过无不及”来解释“中”字,就是由此而来,意思就是适度。为了保持适度,就要反对和防止过头和不够。我们常见的片面性,走极端,左右摇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绝对化等等,就是不懂得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的道理。我们应该懂得过头和不够都是不对的,把握适度。
原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译文: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
解读:君子对从事的事情要经过审慎地选择,确定目标后方能有所作为。要是无所不为的话,哪能有所作为呢?
原文: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也。(《礼记·大学》)
译文: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会敬重老人;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的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不讲信义。所以,君子的言行具有示范作用。
解读:治理社会,关键在于当政者和君子的示范表率作用。从敬重老人,尊敬兄长,爱护孤寡幼小做起。
原文: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对人民施行仁政,废除严刑峻法,减免苛捐杂税,督促人民深耕土地,速除杂草。壮年人在农闲时讲求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对人忠诚信义。
解读:孟子把孔子的仁爱思想,创新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当政者对百姓施仁政。
原文: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为大也。(《礼记·中庸》)
译文:小德如江河流行,大德敦厚化育,这就是天地为大的原因。
解读:大德小德互不相害,互不违背,和谐配合,各有各的作用和表现。
原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讲的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的事不一定件件果断彻底,关键看言行是否合乎道义。
解读:符合于义,则信、果就在其中了。有时只注重信和果,未必能合于义。而不合于义,机械地强调信和果则没有意义。
原文: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礼记·大学》)
译文:能使父亲儿子兄长弟弟各守其位,百姓才能效法。
解读:孝悌与对亲属严格要求都重要。当政者要依法办事,首先要管住自己的亲属,使他们守法,然后要求百姓才有说服力。
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译文:怜悯他人灾难的心,人人都有;做了不光彩的事感到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人有礼貌的心,人人都有;判断事物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解读:孟子认为,人本来的质性,都可以使之趋向善良,这就是人的性本善。至于有的人不干好事不是他的质性不好。后来荀子提出人的质性为恶。性善论和性恶论形成为对立的两大派。性善论后来成为宋明理学的正统人性学说。称为性命学。
原文: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怜悯他人之心便是仁;对不光彩的事感到羞耻的心便是义;对人有礼貌的心便是礼;判断事物是非的心便是智。
解读: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心,它不是一个解读:人的装饰,而是人本身原来就具有的,只不过没有意识到罢了。
原文: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离娄下》)
译文:拿自己的长处去折服别人,没有能够使人折服的。拿自己的长处去教育帮助别人,才能叫别人心服。
解读:用自己的长处教育和帮助别人,使别人也能掌握和获得这些长处,别人就会从心里感激于你。如果以自己之长,想盛气凌人地折服别人,则正好相反。
原文: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礼记·大学》)
译文:身为人之子,当孝顺父母;身为人之父,当慈爱子女为怀。
解读:父慈子孝。
原文: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是要达到最简明扼要的地步。
解读:只有做到博学详说,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使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对知识达到概括和简约的层次。
原文: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阐明孝敬父母、兄弟相爱的道理。
解读:孝悌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原文: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礼记·中庸》)
译文:有崇高德行的人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地位,必然会获得应有的俸禄,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声望,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寿命。因此,上天生育的万物,必定会因为他们的资质而受到厚爱。
解读: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就应该这样。一个正常的社会,每个人经过主观的努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原文: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声誉超过了实际,有道德的君子把它看作是一种耻辱。
解读:名不副实,而处于盛誉之下,君子不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