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思想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应坚持这样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对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对其基本观点要深入研究阐释,根据国情、形势变化的需要,界定、借鉴和扬弃。如“孝”的观念,孝是应该的,现在如何孝,如何体现?在现在社会“忠孝节义”、“仁义礼智”怎么体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坚持古为今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传统文化最精华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从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第一章 君子进取之道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象)
译文:天道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因此要努[力不停地奋发图强。
解读:这句话既是中华民族远古祖先对客体世界的认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正是因为有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得以几千年绵延不绝。

原文: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象)
译文: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像大地那样增厚美德,以自己的最大努力,容载万物。
解读:大地的品格,就是以宽厚的盛德承载万物。君子也应该秉承大地的胸怀,厚德载物。

原文: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卦》象)
译文:君子见善美之德,就应倾心向往,有了过错便马上改正。
解读:君子要着眼于修身之道增进自己的善行,同时及时地改正自己的过错。

原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周易·升卦》象)
译文:君子遵循美德修行之道,积小善而逐渐成就崇高而宏大的事业。
解读:君子要进德修业,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要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可一日懈怠。

原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译文:在忧愁患害中足以使人生存,在安逸快乐中却反会使人灭亡。
解读:忧患中能坚定人的意志,而安乐往往让人失去奋斗的勇气。这是历来仁人志士用来激励自己的经典名言。

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厚禄高官不能动摇我的心,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力相逼不能挫折我的气节。
解读:有了仁,有了礼,有了义,得志时与百姓一起沿着义的大道向前走,不得志时,便独自沿着义的路走下去。富贵、贫贱、威武都不能改变。

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平静、坦然、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悲观。
解读:君子性格应是坦白率真、开朗坦然,行为光明正大、无机诈、不做作、无隐瞒,风度是泰然自得,做事心里坦然而没有顾虑,真诚待人。而小人心态常处于忧愁担心,面孔忧虑,忧郁烦闷,为琐事担心,整天唉声叹气,遇事多伤感。

原文: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在面临做人大节考验的紧急关头时,不可动摇屈服。
解读:大节,属于个人的社会道德品质范畴,一般是指在国家的存亡安危,以及一些大事的紧急关头时,一个人所表现出的节操,特别是指国家临难不苟的节操。

原文: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在现在的位置上,做他所应该做的事,不羡慕自己本位以外的东西。
解读:君子每时每地都要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应心无旁骛。

原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
解读:这里的“怀”作怀念、怀抱、怀藏解。由于君子怀藏的是道德,所以能以道德引导别人。由于小人怀念的是乡土,所以关心的只是单纯的穿衣吃饭,缺乏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

原文: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先要求自己具有高尚品德后再要求他人做到,自己先不做坏事,然后才能要求他人不做坏事。
解读:君子应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

原文: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赌,恐惧乎其所不闻。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君子在独处时要谨慎警惕。
解读:君子无论在何种时候,无论别人看见与否,无论别人听到与否,都要谨慎做人,带着敬畏之心做事。人前人后言行一致。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
译文:所谓意念真诚,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解读:每个人的想法诚与不诚,别人都看得一清二楚,装模作样没什么益处。心里怎么想的,会显露在外表。

原文: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能使房屋华丽,德行能使人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能使体态安适。因此,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解读:君子品行高尚,心中无愧,坦荡处世,身体舒泰,这就是德润身。内心善良的外表,就体现为泰然处之。

原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译文: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解读:羞耻之心,人皆有之。能够为自己的羞耻感到可耻的人,是能够改正过错的人,是改过自新之人。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困顿时搞好自身的品德修养,得志时便使天下百姓普遍地各得其所。
解读:君子在困顿时不丢掉义,自我修养、自得其乐;得志时不偏离道,施恩泽于百姓,使百姓不感到失望。

原文: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有三种神态变化:远远看去他严肃庄重,接近时就觉得他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而又严厉不苟。
解读:君子既有温文尔雅的一面,也有庄重严厉的一面。这种态度的不同表现,是因事、因时、因地不同而表现出来的。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实现抱负的路途遥远。
解读:孔子最早提出“任重道远”这一经典名言。这里士即君子。作为君子,就要有刚健的性格和远大的抱负。这种理想和抱负决定了他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实现这种理想和抱负的道路是很长的,因此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一个人在社会上还未做出成绩之前,还没有成名之时,不为人们了解是很正常的现象。君子不应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是否了解别人,是否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本领、品行和能够引起别人重视的才能。

原文: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文: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
解读:一个人要有坦荡的风度,当别人还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和品行之时,当做出成绩还没被人承认之时,当自己被别人误解之时,自己也不生气,没有怨恨情绪,这才是君子的气度。

原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非这样做不可的,也没有一定不可以这样做的,只要按照道义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啦。
解读:很多事情的处理,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方式方法,怎样解决是属于无可无不可的,衡量的标准就在于是否符合道义的要求。

原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关心法度,小人怀念恩惠。
解读:这里怀为怀藏、怀念之意。君子怀藏的是法律,所以他主张治理国家要用法度。小人怀念的是恩惠,所以斤斤计较于小恩小惠。

原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解读:孔子是第一个破除原有的物化标准下衡量君子和小人的人。他第一个提出以道德标准区分君子和小人。之前衡量君子小人的标准为是否有社会地位,如是否贵族出身,是否做官,是否乘车马等。孔子提出的标准是“怀德和怀土”“怀刑和怀惠”“喻义还是喻利”等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的标准。

原文: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译文:有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解读:坚守道德道义的人,到处都会有,向往道德道义的人也会到处存在,志同道合的人也是到处都存在,坚守道德的人时刻都会有知音,不会孤单寂寞。

原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专心于基础性的工作,根本树立了,仁道也就由此而产生。
解读:君子所从事的一切都应立足于礼义道德这一根本。

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解读:儒家提倡“安贫乐道”,孟子后来发展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重视的是坚守气节,而把富贵看得很轻。当然儒家也不排除从正道而来的富贵。

原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在做事和学习时,发奋用功,连吃饭也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愁都忘了。
解读:这里提倡的是一种精神,做事要专心致志、发奋用功。忧愁的事对每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以乐观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它。

原文: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译文: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奢侈富足,这就很难做到有恒心,也难于保持一定操守。
解读:穷困却要表现豪华,内心困顿而外表却装作坦然等,这些都是虚伪矫饰的做法。这是一种内心缺乏自信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无法保持长久,也永远培养不出善良的本性和坚定的意志。

原文: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子罕》)
译文:不凭空臆测,不把事情看得绝对化,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是。
解读:这里提到的四个“勿”,都属于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是孔子拒绝和否定的东西。四字表达的都是从言到行的理论倡导,没有明确界定的概念。如“勿我”,就是说“不要唯我独是”,即不搞唯我主义。但生活中,该有我的地方和时候依旧要有我的存在。何时有我、何地有我,此处没具体说。我们应从积极方面理解,不要僵化地理解这四个字。

原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译文:有君子住的地方,没什么闭塞偏僻可言的了。
解读:“九夷”即“淮夷”,商周时期散居于淮、泗之间,北与齐、鲁接壤,与中原相比,属偏僻狭小之地,文化相对落后。孔子想搬到东方的九夷部族去住,有的人对他说“那地方偏僻闭塞,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地方,不适宜你去住。”孔子认为,对于有追求、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来说,物质和环境的好坏是次要的,到哪里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译文:孔子在川流不息的河边上感叹地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解读:虽然是感叹岁月的无情流逝,但实质上是孔子勉励人们不要枉费和虚度年华。

原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
译文:对于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能不听吗?可贵的是,听了以后,能够改正自己的不足。
解读:对正言规劝,要照着去改正错误;对恭维赞扬,要探究一下对方的真实意图。孔子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是有所启发的。

原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大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解读:赞美松柏的语句,在孔子以前便有。但是,松柏能和名言连在一起,并赋予丰厚优美的正能量,包含着很深的哲理,是孔子的功劳。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既考验一个人的品格,也能极大的鼓舞人们的坚强信念。

原文: 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
译文: 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解读:人有远虑,就没有近忧。由于君子心胸坦荡、宽阔、远大,因此他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可怕的了。

原文:巽(xùn)与之言,能无说乎?绎(yì)之为贵。(《论语·子罕》)
译文: 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不高兴吗?可贵的是,能够进一步探究这种恭维的真实意思。
解读:恭维赞扬的话,好听顺耳,是人人都喜欢的。但重要的在于说恭维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对恭维话要保持清醒头脑。

原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严肃谨慎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节,那么,天下四海之内就都是兄弟啦。
解读:“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名言,在孔子看来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君子要做到谨慎无过失,恭敬有礼节。

原文: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坚守以忠实诚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乎道义,这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解读:忠实、诚信、讲道义是君子修养的重要内容。

原文: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译文:喜爱他的时候就希望他长寿,厌恶他的时候就巴不得他马上去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这就是迷惑。
解读:君子不主张对人的绝对化态度。对一个人有好印象,就把人看得绝对好,对一个人印象不好,就把人看成绝对的坏,并在感情上有所取舍。这种人的思想方法和认识论都有失偏颇。

原文: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
译文:只是高兴而不去推究其真意,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那我对他就没办法啦。
解读:君子反对满足于表象的了解,主张对问题深入研究。更反对那种表面上听从,而实际上仍然我行我素的阳奉阴违做法。

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解读:“成人之美”是一副好心肠的话语,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很多人。这种好心肠是超经济超地位的,是不计回报不计利益的。但不能无原则地一味隐恶扬善。不成全坏事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不能隐瞒坏事。

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能取长补短,协调各种不同意见,以达到和谐,但绝不是苟且求同,也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是苟且求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解读:不同事物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如烹饪是五味相和,音乐是五音相谐。同样的东西凑在一起叫做同,如一碗水加在一桶水里。同则没有五味的差别,也没有五音的差别。和与同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和就是使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意见达到和谐、协调。力求和谐与和谐的破坏,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对事物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我们要力求和谐、团结、稳定,达到“和而不同”,而不是盲从附和。

原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宽厚安详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凌人而不宽厚安详。
解读:宽厚和骄傲,也是衡量君子小人行为的外在标准。

原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追求的是向上通达,小人追求的是向下通达。
解读:此处“上达”“下达”的具体内容,可解释为上达于仁义、下达于财利;上达于道德、下达于器,即农工商各行各业;上达于长进向上,下达于沉沦向下。无论何种含义,君子与小人是根本不同的。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解读:“以直报怨”与“不念旧恶”有相似之处。不以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也就是坚持了正直,即以直抱怨。在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社会里和人们之间,这是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好办法。但是,在存在激烈利害冲突的社会里,离开现实利益去片面强调不念旧恶、以直报怨,结果适得其反。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解读:这是子贡向孔子提问问题的答复。子贡问孔子“能有一个字竟可以终身实行的吗?”孔子回答说“大概就是恕字了”,并且解释了“恕”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可解释为将心比心。这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而言,你不要的东西,就不要加给别人了。这句话是孔子经典中的经典名言,古今中外影响很大。

原文: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把义当作最为崇尚的。
解读:义在儒家地位崇高,它是德的重要方面,也是实践德的正义行为。

原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有勇而无义就要作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就会盗窃。
解读:君子有勇与小人有勇、君子勇而无义与小人勇而无义,是有区别的。

原文:恶称人之恶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解读:君子不轻易谈论别人的过错,这是由他的修养决定的。

原文:恶居下而讪上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上级的人。
解读:君子反对以下犯上。

原文:恶勇而无礼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勇敢而无礼的人。
解读:勇敢而无礼的人并不是仁人,也不是君子。这种勇是小人之勇。

原文: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果敢而顽固不通、执拗到底的人。
解读:虽然果敢,但不通事理,是君子历来所反对的。君子提倡灵活和有权变的人。

原文:恶缴而以为知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偷袭别人成绩而又自以为聪明的人。
解读:君子反对作弊和耍小聪明的人。

原文:恶不孙以为勇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毫不谦虚却自以为勇敢的人。
解读:不谦虚和勇敢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不谦虚误认为是勇敢。

原文: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厌恶把揭发和攻击别人的短处自以为直率的人。
解读:揭发和攻击别人的短处是修养差的表现。不能把攻击别人误认为是勇敢。

原文: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译文:君子不降低自己的志向和气节,不辱没自己的身份和良心。
解读:这句话是孔子赞扬商代遗民伯夷和叔齐的,称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保持着自己的高风亮节。这反映了君子对个人独立人格的重视。

原文: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论语·微子》)
译文:君子说话合乎伦理,行为经过思虑,那也不过如此罢了。
解读:儒家对君子行为的要求,既要审慎地思考后做出决定,行为又要符合伦理。这样便能做到行为廉洁,便可以达到孔子所讲的“无可无不可”的境界。

原文: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译文:别人的所谓贤德,好比是丘陵,还是可以超越过去的;孔子好比是日月,是不可以超越的。虽然有人想要横绝超越太阳和月亮,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说明他不自量而已。
解读:这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他真实地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伟大和深邃。

原文: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明他是明智的人,一句话也可以表明他是无知的人,说话不可以不慎重。
解读:君子说话应该谨慎,因为他是众人的表率,言行对别人都具有导向作用。

原文: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译文:教百姓立身于礼节,百姓就能立;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你行动;安抚百姓,百姓就来归附;动员百姓,百姓就会同心协力。
解读:君子讲的立,就是知礼而立。安身立命必须立足于礼节礼仪的要求。

原文: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活着,百姓都亲近和尊敬他,死了以后,百姓都为他哀痛。
解读:这也就是所谓君子“生的光荣”,死后仍活在人们心中,流芳百世。

原文: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译文:不懂得礼节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不善于分析别人言论的是非善恶,就无法了解人。
解读:君子把礼的地位和作用看得很高,对一个人的了解是通过言和行知道的。君子反对不知礼和不知言。

原文: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译文:君子可以前去救援别人,却不可陷害他;可以欺负他,但不可以愚弄他。
解读:君子的见义勇为行为,不应该受到诬陷,更不应该受到欺负和欺骗。


第二章 君子育人之道
原文:君子以振民育德。(《周易·蛊卦》象)
译文:君子能以德教振奋百姓,培育美德。
解读:君子要努力培育人们的美德,鼓舞振奋人心,重新焕发活力。

原文: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要在品行上进步、事业上取得成功,应抓住时机,顺势而动。这样就没什么过错了。
解读:修行先要修德,做事不脱离大众,抓紧机遇,就不会有危害。

原文: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周易·坎卦》象)
译文:君子长久保持美德,从事教化育人的事业。
解读:君子应于平常不断修行积德练习本领,以教育人为自己的事业。

原文:君子以朋友讲习。(《周易·兑卦》象)
译文:君子汇集朋友,一起来互相讨论学习。
解读:朋友之间彼此影响,互相切磋就充满了喜悦。

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礼记·中庸》)
译文: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
解读:强调一个人品行的修养至关重要,它是发掘天赋的必要条件。

原文: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
译文:执教的人,一定要用正理正道去教育人。
解读:受教者是一张白纸,执教人手持墨笔,是画下最新最美的图画,还是涂鸦了事。主动权在执教人。执教人是教育人的,应以正能量教育人。

原文: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积累知识,通过质疑问难来辨明问题,以宽厚待人与人相处,以仁爱仁德之心实践行动。
解读:这里强调的是勤学勤问、知识日积月累,宽厚仁义待人。行动胜于言语。

原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化育万物的,有帮助培养成优良品德的,有发展特有才干使之成材的,有解答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的,有以自身品行影响不能登门受业的人自学成才的。
解读:教育的方式有多种,但目标是一致的。耐心、循循善诱,品行培养,个性教育,质疑问难,激励社会学子成才。

原文: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所有的高尚品德,一定要忠诚踏实才可以获得,骄纵放肆便会失去。
解读:只有具备忠诚踏实的态度,才会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盛气凌人、骄纵放肆只能失去高尚品德。

原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译文:做学问的要领没有别的,只不过将已丧失的良心找回来罢了。
解读:人有了良心,就志气清明、义理清晰,便会学得好;人的良心一旦丧失,就会昏昧懒散,虽然在学,最终仍是无所收获。

原文: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礼记·中庸》)
译文:用宽容温柔的态度去教化人,对无理的行为不施报复。君子就属于这一类。
解读:孔子这里解释的是南方人“强大”的含义,认为南方人的“强大”含义就是君子的“强大”的含义 。但君子是不分南北的。这是君子式的“强大”内涵。

原文: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译文: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追究事理。
解读:追究事物的终极所有的道理,自然就获得了知识。

原文: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礼记·中庸》)
译文:有不曾学过的知识,学习了还不能通晓,就不放弃;有不曾问过的疑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放弃;有不曾思考过的问题,思考了还不得其解,就不放弃;有不曾辨别的问题,辨别了还不明晰,就不放弃;有不曾实行过的善道,实行了还不踏实,就不放弃。
解读: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到底,做到成功。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文: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读:此段话中,没有说明知之、好之、乐之所指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指的是儒家经典、仁义道德之类的内容。现代教学论中也有“好学不如乐学”之说,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学习起来有乐趣,才能学得好。

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译文: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笨也会变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解读:勤能补拙对一个人而言,聪明和愚笨没有鸿沟差别,在于是否努力用功。

原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译文:智力和智商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智商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解读:此处“中人以上”、“中人以下”没提到所指是什么。这段话的核心和重要意义在于,孔子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对人类教育的重大理论贡献。

原文: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译文:遇事要考虑多次,然后才行动。
解读:此处的“三思”,不一定确指三次,应指的是多次,即反复思考。

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
译文:由真诚达到明晓事理,这叫做天性。由明晓事理达到真诚,这叫做教化。真诚就会明晓事理,明晓事理就会真诚。
解读:真诚是品行,明晓事理为知识和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原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译文:学习和讨论问题,就像加工象牙、角、骨、玉石那样切呀、磋呀、琢呀、磨呀。
解读:此话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孔子把它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形象地比喻为互相探讨研究,这是一个创造。切磋、琢磨二词,因此成为后世学者之间探讨学问的代名词。

原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知识,并以礼节礼仪来约束自己,下属也就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解读:这里很清楚地表明,孔子教育思想的目的就是要用礼乐文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原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应该默默地在心里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解读:孔子在此提出了对待教育与学习两个方面的应有态度。为学者应学而不厌;为教者应诲人不倦。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渗透着一个思想,即无论是教者,或者是学者,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都兼有学习和教育别人的责任和义务。

原文: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应不厌烦地去做,不疲倦地去教人。
解读:这里提出的是教与做的关系。无论是做还是教,都应该勤奋勤敏、不厌倦。

原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
译文:对于能够达到自理的儿童,我从没有不给他以教诲的。
解读:这句话传统的解释是,束脩为薄礼,只要自己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我从没有不给他以教诲的。“束脩”又可以理解成束发,年龄大致在十五岁,孔子自己曾说十五立志于学,这个年龄的孩子生活能自理了,就可以进学堂接受教育了。无论何种解释都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孔子的诲人不倦精神,二是孔子超时代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
解读:这里是一个比喻,君子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先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掌握治世的知识和能力。

原文: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论语·述而》)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清楚而又弄不清楚之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特别想说而又表达不出来之时,不要去启发他。
解读: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一个崭新教育思想,即启发式教学,这就是发展到今天仍在运用的启发式教学理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经过思考努力想弄通而又弄不通之时,学生努力想表达而又说不出来之时,在这两种心理接受的关键时刻,教师不失时机给以启发开导。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已成为现今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

原文: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的道义道理,哪些先传授,哪些后教诲,就和草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
解读:这里提出了两个思想,一个是根本的重要知识和一些生活中的常识都是知识,都要学习;二是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是要分类进行教学的。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分类教学理论。

原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译文:学生学到了某一知识,但不能够举一反三之时,就不要再教他新知识了。
解读:“举一反三”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教育教学经典名言。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思想,即教育发散思维理论。其核心是经教师的传授和训练,学生能对老师所讲举一反三,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对工作勤快敏捷,说话却很谨慎,又能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纠正自己的过错,这就可以成为好学的了。
解读:这里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孔子对君子物质生活态度方面的要求,与孔子的安贫乐道,把富贵看作是浮云一样,君子应该致力于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二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又成为后世养生保养的经典方式之一,即吃饭“七分饱”等。孔子在此提出好学的三条标准,即不苛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做事勤快而说话谨慎,求得有道德的人的帮助。

原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并且能够勤奋地去不断追求的人。
解读:孔子在这里明确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由此可以证明,孔子在另外篇章里所说的“生而知之”,不是指的天生就明白事理,而是指的高智商,高智商是先天就存在的。有了高智商的前提条件,再加上后天的爱好和勤学,才可以成才。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就一定会有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善良的品德和优秀的长处而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和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解读:“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说明同行之人,无论他是善人或者是不善之人,都可以为我的老师,这里边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一个人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同时存在着长处和短处,同时存在着善与不善。他的善、优点、长处就是我们应学习的,而他的不善、短处、缺点,也从反面给我们提供借鉴。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知识,品行修养,忠信诚朴,以信任交朋友。
解读:知识学习和品行的修养、道德的培养相结合,德育、智育同时并举。

原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自己有学问和才能,却能够向没有学问和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较少的人学习;有学问,但看起来却好像没学问;知识很充实,但却好像很空虚;受到别人的冒犯也不去计较。
解读:这是曾子对孔子“不耻下问”思想的进一步表述。从中可知,不耻下问的对象,不仅仅是指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而且还包含着向知识少于自己的人请教,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是一个博大的胸怀。它的前提条件是“有若无,实若虚”,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

原文:学犹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学习总是像老赶不上别人一样,还担心学到的东西会丢失。
解读:这句话生动地表现出了孔子学而不厌的精神和求知的迫切心情。

原文: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译文:我小时候也贫贱,因此学会很多卑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样多吗?不会多的。
解读:这里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实践出真知,孔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干各种杂活,学习了很多技能和技艺;二是地位卑贱往往是人生取得大成就的宝贵财富。当樊迟向孔子说想学种菜种庄稼,孔子并未说自己不会,只是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圃。孔子能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学问家,与他少年时的卑贱经历密不可分。孔子认为君子多能就是这样得来的。

原文:语之而不惰。(《论语·子罕》)
译文:听课时认真、聚精会神、毫不懈怠。
解读:孔子认为,上课认真听讲,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知识最为关键的一步。

原文: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季氏》)
译文:时间一天天过去啦,年岁是不等人的。
解读:一寸光阴一寸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虚度年华。

原文:叩其两端而竭。(《论语·子罕》)
译文:应该通过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亲身探索、了解,而求得问题的解决。
解读:“叩其两端而竭”中的叩,是叩问、了解、盘问的意思。两端指事物的前后、始终、本末、上下、内外、粗细等表现,即事物的正反两个极端。通过对事物正反两个极端的了解,来把握事物的本质,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方法。它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原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译文:(对孔子的学问) 我抬头仰望,越看越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似乎在前面,忽而又觉得在它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地有顺序地诱导我们学习,用文献知识来充实我们,用礼仪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言行,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解读:“循循善诱”是孔子最早提出和实践的教育经典名言。这段话赞美了孔子的学问、道德高深不可穷尽,感叹孔子教学方法的完美,也是颜渊对治学和修养的感受。

原文: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译文: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开花的情形是有的,吐穗开花而不凝浆结粒的也是有的。
解读:把学生比喻为幼苗,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教学就好像培育幼苗一样。本句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激励人们要立志成才。

原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论语·泰伯》)
译文:像面临着深渊,像行走在薄冰之上,从此以后,我知道怎样可以免于刑戮了。
解读:这是曾子通过引用《诗经·小雅·小旻》中的诗句,表明君子处世应该抱着认真、谨慎的态度,“君子怀刑”,心中有法律观念,知道怎样做才能顺应社会。

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译文:年轻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未来的人就不如我们现代人呢。
解读:“后生可畏”是孔子的经典名言。孔子相信年轻人能够超过前辈。他曾说过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五十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什么可敬畏的了。说明他对青年和青年时期教育的重视。

原文: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译文:孔子认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是平民百姓;先当了官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原来就有爵位的传统意义上的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就选用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
解读:究竟是先学习礼乐后做官,还是先做官后学习礼乐,哪一种情况更好些,孔子在先做和先学两种态度中,主张先学。学了以后,优秀的就做官,即“学而优则仕”。因为当时的卿大夫子弟都是先世袭了父辈和兄长的爵位、官位后,再学点礼乐,成了“君子”。这就往往出现学得不好的现象。因此,孔子宁可选取平民百姓先来学习礼乐,然后再做官。孔子在此提出了着眼于礼乐文明的培养人和选官的制度。

原文:善人之道,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
译文:善人的行为,是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译文:爱一个人,能不叫他勤劳吗?忠诚于他,能不教诲他吗?但学问修养也不能到家,不能达到精深。
解读:这是孔子回答子张问善人之道的问题提出的。君子应该有独创精神,走自己的路。但是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别人的已有成果,来充实自己,也是一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

原文: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译文:爱一个人,能不叫他勤劳吗?忠诚于他,能不教诲他吗?
解读:这句话,孔子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也应看做是对所有的平民而言。君子爱人,不是溺爱,而是有导向的爱。真正的爱,是有利于学生和子弟身心健康,使之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的爱。

原文: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人都可以享有教育,而不分人是什么类别。
解读:春秋之前,教育只限于贵族阶层,即“学在官府”。春秋时教育文化下移,突破了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受教育的特权。孔子的学生既有出身社会下层贫贱子弟,也有大夫阶层,也有父兄表现不好、犯上作乱的,孔子对他们都给以平等的教育。孔子倡导的私学和有教无类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秩序,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创造,同时对中国士阶层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

原文: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解读: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写作原则,即辞以达意。孔子并不是不要文采,也不是不要语言的艺术性。在文采和达意两个方面中,它们都应该是为了表达主题思想服务的。但文采不能超过或掩盖了达意,更不要巧言装饰。孔子自己就多次主张“不学诗无以言”、“文质彬彬”,他的很多话就带有很高的艺术性。

原文: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论语·季氏》)
译文: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还没问到你的时侯就说,这叫急躁;已经问到你了还不说,这叫隐瞒;不先看君子的脸色便贸然开口,这叫瞎了眼。
解读:这里告诫人们,特别是学生应该避免急躁、隐瞒、盲目。

原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有三件事值得警惕和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除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了,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解读:这是孔子关于人生成长教育的著名三段论。孔子按照人在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不同年龄段上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君子修养的重点,说明了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已有较为具体的研究。同时,这段话也是孔子对人生保养和养生的深刻体会。

原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认为,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学习以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了困难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解读:这是孔子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主动性而进行的划分,并非专就智商而言。在孔子看来,学习的勤奋与悟性同等重要,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

原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习俗相差就远了。
解读:这里孔子对人的本性的说法是比较合理的。后世出现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董仲舒性三品(善恶中)说等,都是对孔子言论的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习俗与实践密不可分。

原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学了道就能爱人,小人学了道就容易听指挥。
解读:这段话说明了教育教化对人的作用,也说明了教育教化在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君子小人都学道,但获得的成果,有层次上的差别。

原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译文: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这真是难办得很呀。
解读:这段话说明孔子极力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饱了饭不干事,也不用头脑想问题,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孔子既提出了勤思考的问题,其实也提出了一个养生学的问题。

原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译文: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解读:“道听途说”一语,是孔子所反对的、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孔子把“道听途说”的坏处提高到背弃道德的层面,可见他对“道听途说”的厌恶。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了以后又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和实践,不是很愉快吗?
解读:这里一方面强调的是“习”,它包含对已学知识的复习、练习、演习和实习。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乐学,好学不如乐学。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持久。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能从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中,又有了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解读:能够举一反三,能在复习中发现新问题,能提出新的见解和体会,这是老师应该具备的条件。

原文: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译文: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某种特定的用途)。
解读:各种器具都有特定和专门的用途,这种特定器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技能技艺。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了什么手艺,当了什么工种,就成为某行业的有用之人。但君子不是。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只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君子应该博学多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专门知识或技能。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只学习而不加以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效;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因疑惑而走入歧途。
解读:孔子在此提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指出光学习不思考的不良后果,也指出了只思考而不学习的弊病。他主张在学习中应该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勤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解读:“不耻下问”,是孔子的经典至理名言。他指出了一个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就是要不耻下问。没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好学,也不可能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
解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流传两千多年脍炙人口的至理经典名言。什么是知,什么是不知,这既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又是一个深刻而发人深思的问题。孔子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解释,反映了孔子对知识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它历来就是所有好学之人的座右铭。

原文: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译文:广泛地多听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观察,全记在心里。
解读:孔子反对在还不懂时就去进行制作,他主张对自己所不知道的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这就是他曾说的“学而知之”。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怪别人,在下位的时候要学而不厌,在上位的时候要求得闻达。
解读:“怨天尤人”是孔子所反对的一句经典名言。一个人的发展,不能单纯强调客观,主观努力是最重要的。

原文: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认为,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索,结果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解读:孔子在思与学二者中,强调了学的重要性,当反复思索无结果之时,说明学得不透彻,就应该马上再学习。这句话是对“思而不学则殆”的发挥。

原文: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谋求道德学问,不谋求个人生计。
解读:社会分工不同,君子是通过学习道德学问,以便将来管理社会。道德学问精通了,不用担心穿衣吃饭问题。由于他谋求学道,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就不能同时又去谋求穿衣吃饭。另一层意思是,君子对吃饭穿衣不太讲究,不用刻意追求。

原文: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担心的是道德学问,不担心贫穷。
解读:这句与上句意思有点相近。一是君子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道德学问,无暇关注生活环境的好与坏。二是君子学好了道德学问,贫穷问题自然可以得到解决,无须过于担心。

原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仁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
解读:好仁是好事,但只是好仁而不爱好学习,这种好仁也可转化为弊病。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好高骛远而没有基础。
解读:爱好智慧是好事,但只是爱好智慧而不爱学习,这种好智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论语·阳货》)
译文:重视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会被受到伤害。
解读:重视诚信是好事,但只是重视诚信而不爱好学习,诚信也会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论语·阳货》)
译文:重视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往往而纠缠不清。
解读:重视直率是好事,但只是重视直率而不爱好学习,直率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可能会犯上作乱。
解读:爱好勇敢是好事,但只是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勇敢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刚强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自大。
解读:爱好刚强是好事,但只是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刚强也可转化为弊病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nì)。(《论语·子张》)
译文:虽然是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解读:百工是指各种手艺工匠;肆是指市场和手工作坊。社会分工不同,手工业者完成在工场他们的手艺工作,而君子的学习是为了掌握道义知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本质体现。

原文: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译文:每天能知道一些原来不知道的,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可以说,这就是好学的了。
解读:一方面强调要不断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学而时习之”,两者结合,就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的了。

原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译文:各种工匠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掌握获得道的理论和成果。
解读:这句话通过百工和君子的比对,说明人在社会上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上高低贵贱之分。百工和君子,一个在作坊里工作完成自己的手工作业,一个在学校里完成学业,各自从事自己的社会分工,都是一样值得尊敬的。这句话可以有力地澄清孔子轻视劳动人民的说法。

原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译文:(对以前的道理) 贤能的人能认识那些重大的道理,不贤能的人也能认识一些小道理。
解读:以前的道,指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实质是指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治国方案,这些是孔子学说直接的和主要的来源。而在一般人们身上也有所表现。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译文:学生在家要尽孝道,出门就像对待亲兄弟那样对待朋友,处事慎重而有信用,要广泛地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有了闲暇时间,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孔子要求弟子们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把求知学艺放在第二位。要求弟子们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在做了这些事之后,有余力闲暇时才学习文献知识。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学生的德行修养,把学习书本知识放在道德修养之后。

原文: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译文:让他处理政务,却办不通;让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谈判。虽然学了很多,有什么用呢?
解读:这是孔子针对熟读《诗经》而不能加以实践的情况的批评。孔子教育思想,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学以致用,学习和实际相结合,学习要能应对客观需要。学的虽然很多,但在实践上不能发挥作用,也是没有用的。

原文: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译文:不学礼的人,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解读:强调一个人学习礼仪、礼节、礼制、礼貌等的重要性,学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

原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是只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
解读:这是孔子对待前人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体现在继承性与审慎性。需继承,故需“信而好古”;需审慎,故“述而不作”。

原文: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
译文:广泛地学习,不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成名。
解读:这句的意思,大致与“君子不器”有某些相似之处。君子学的是道德学问和礼、义、信,以及治世的本领,内容广泛。不能单独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第三章 君子为政之道

原文: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周易·艮卦》象)

译文:君子应思考的是,行动不应超越本位。

解读:君子考虑问题,不超越自己的地位,适可而止。君子应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

原文: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礼记·大学》)

译文:看到贤人不能举荐,举荐了但不能尽快录用,这是怠慢。

解读:任人唯贤的前提是见贤举贤,见贤而用贤。

原文: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居上位,不欺凌下级。在下位,不攀附上级。端正自己,不苛求他人,这样就没有怨恨。对上不怨恨天命,对下不怨恨别人。

解读:君子端正自己,无论对上级或是对下级都有一个正确有道的应对方法。“不怨天尤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努力。

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译文: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感化人们。

解读:感化人需要心诚,则灵。以诚心换得人们的共鸣。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拥有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解读:道,就是道德道义,就是当政者和百姓同心同德。

原文:子庶民则百姓劝。(《礼记·中庸》)

译文:(当政者)爱民如子,百姓就会努力勤奋。

解读:对百姓施以爱心,就会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原文: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

译文: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百姓的拥护,失去百姓拥护的原因是失去民心;得到百姓的拥护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天下的民心,便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解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原文: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礼记·中庸》)

译文:根据时令役使百姓,轻税薄赋这是鼓励百姓努力生产的办法。

解读:使民以时,减轻百姓负担,以仁德之心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原文: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译文:百姓喜欢的他就喜欢,百姓厌恶的他就厌恶,这就是所说的百姓的父母。

解读:这是儒家朴素的民本思想的体现,它重视民风、民俗、民心的作用。

原文: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孟子·尽心上》)

译文:从谋求百姓能过上温饱安逸生活的原则出发而役使百姓,百姓尽管劳累一些,也不会埋怨。

解读:为百姓谋福利而不得已劳累百姓,百姓是通情达理的,不会埋怨的。

原文:君子不亮,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译文:君子不讲诚信,如何能有操守。

解读:不讲诚信的人,他的品德和气节是无从谈起的。

原文: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深得人心。

解读: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受百姓喜爱。

原文:所恶于上,勿以使下;所恶于下,勿以事上;所恶于前,勿以先后。(《礼记·大学》)

译文: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厌恶下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厌恶在我之前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后的人。

解读:这是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在处理政事方面的运用。

原文: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德性为本,财富为末。

解读:具备了德性,就能获得民众,获得民众才会有了土地,有了土地才会有财富。

原文: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得到民众的拥护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国家。

解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原文: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在上位时不骄傲,在下位时不背弃原则。

解读: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原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的品德就好比是风,小人的品德就好比是草,草上吹来了风,草就一定会随着风吹而倒下的。

解读:这里讲的是君子的言行对一般百姓的影响问题。要把政事治理好,要把国家治理好,君子要以身作则,君子的言行要时刻考虑对广大民众的影响。

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颜渊》)

译文:在位的人自身正了,不用发令百姓就会去做;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了,百姓也不会听从。

解读:这句话强调的是以身作则,孔子多次阐述这一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打铁还要本身硬,凡是教育教化百姓的人,凡是地位在上的人,凡是管理老百姓的人,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身教重于言教。??

原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颜渊》)

译文:名分不正,则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则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不兴盛,则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手足无措,不知怎样做才好。所以,君子指称一个名,都要能说得出来;说出来一定可以实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

解读:“名正言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即要合乎礼度,讲规矩。正名思想是孔子的基本主张。正名就是要纠正百事百物的名分,凡是不合礼节礼仪、不合职务规定的,都要加以纠正。当时正名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名分正不正的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不能解决。名分问题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在今天名正言顺也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原文: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

译文: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

解读:“无为而治”是孔子评价舜的功绩的一句经典名言。这里的无为而治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所不同。儒家和孔子的“无为而治”,是提倡任用贤能,作为最高统治者不用亲自去作为而天下得到治理。后来历代统治者如汉初、唐初提倡的“无为而治”是采用黄老学说中的无为而治,即在整个天下顺时养民,不过度干涉,专务休养生息,而使天下大治。这种无作为其实是有作为,“无为乃有为也”。

原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译文: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解读:这条原则实质上与“名不正则言不顺”是相联系的。不在其位就无其名,无其名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不在其位,就不应该谋划其政事。越权做事是不对的,其行为是僭越;越级指挥也是错误的,其行为会导致混乱。

原文: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译文:处事要谨慎专一而有信用,要节约费用开支而爱护人民,役使百姓要选在农闲时间。

解读:管理百姓最为重要的事,是要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民,则民不服,而恭敬谨慎处事是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节用爱民是儒家仁德思想的体现,费用是取之于民的,节省费用就是减轻民众负担,这就是仁的作法。“使民以时”这句话以后成为所有的优秀开明的政治家的执政原则,也是孔子的经典名言,是儒家爱民富民思想的表现。

原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焉。(《论语·学而》)

译文: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做到这样,百姓的道德风尚就日趋归于忠厚了。

解读:古代通过严整而审慎的祭祀制度,维护宗法制下的传统伦理社会。

原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安居在自己的位子上,而别的星星都围绕着它。

解读:为政以德是孔子的基本的治国为政思想,这只是带纲领性的一句话。通常情况下,为政以德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主要靠德来治国是有一定困难的。

原文: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译文:自己行为谦逊,侍奉君主恭敬,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有法度。

解读:这里讲的是君子的为政之道。君子对己、对上、对下,都应该按照道德道义的规范行事。

原文: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

译文:做到了不遗弃老朋友,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

解读:故旧指的是长期交往的亲戚朋友。偷是指苟且应付、人情淡薄。执政者带头亲近故旧,百姓自然不会人情淡薄。

原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译文: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统一百姓的行动,百姓只是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羞耻之心。

解读:单纯用刑罚和政令来管理百姓,有他好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缺失。即百姓只是关心是否犯罪受罚,而失去了做人的羞耻之心,这是缺乏道德教育所致。

原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统一百姓的行动,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解读:以上两段讲的是德治与刑治问题。“道之以德”是孔子为政思想的最经典的名言之一。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在这里他把法治和德治做了比较,说明依靠刑政与依靠德政之间的不同,指出道德教化在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为此,他提出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以道德教化为主的政治思想。由此出发,孔子重视教育,并把道德和政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孔子在此还特别说明了道德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即刑政只能使人“免而无耻”,而德政可以使人“有耻且格”。“道之以德”思想给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以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我国古代最完备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教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华民族重道德讲礼仪的优良传统。但是,忽视刑治、法治,过分强调道德治国的人治思想,也带有消极影响。

原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译文: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除。

解读:异端,即不正确的思想学说。《孔子家语·始诛第二》记载孔子杀少正卯的理由,就是因为少正卯“心逆而险”、“言伪而辩”。对不正确的东西进行批判,歪风自然可以消除。

原文: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论语·为政》)

译文:多听听,有疑问的地方先保留,对于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这样能减少过失。

解读:多听,则集思广益。了解的情况多了,就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哪些须保留,哪些需谨慎地说,就能减少失误。

原文: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

译文:多看看,有怀疑的地方先不做,对于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懊悔。

解读:通过广泛了解情况以后,做到了心中有数,但还要经过亲身考察,眼见为实。这样就知道该做什么,先做什么,不做什么,哪些放在未来去做,哪些需要谨慎地做,就心中有数了。就能减少因没做好而后悔。

原文:言寡尤,行(xìng)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译文: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解读:以上三段讲的是君子谋求官职和为政的方法。其实质上反映了他对知和行的一般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处理问题按知行事。多听、多看、慎言,尽量减少失误。

原文: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论语·为政》)

译文:提拔正直的人,使其居于歪邪人之上,则百姓就服从了。

解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邪不压正。用什么人的问题不仅仅是用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关乎民心的稳定、社会的安定。

原文: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译文:提拔歪邪之人,使之居于正直人之上,则百姓就不会服从了。

解读:以上两段孔子提出了荐举贤才的思想,这对于当时宗法制度下不问德行才能、任人唯亲的作法,是一个进步。尽管孔子举贤才的思想,还不是后来的民主选举;尽管孔子的“贤才”标准,今天已不再适用,但是,“任人唯贤”的思想至今仍是选人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

原文: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

译文:严肃庄重地对待百姓,百姓就会尊敬你。

解读:你敬重百姓,百姓就会敬重你,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原文:孝慈,则忠。(《论语·为政》)

译文:孝顺父母,爱护幼小,百姓就会忠于你。

解读: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执政者首先应该在这方面为百姓做出榜样。

原文: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译文: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解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的行为就是对百姓的教育。

原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为政》)

译文:孝顺父母,爱护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行于政事上,也就是参与政事了。

解读:在此,孔子认为把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爱,施行于政事上,也就是从事政治了。这其实是他提出的为政以德思想的发挥。他把为政归结为道德教化 ,把政治道德化了。由此可知,孔子一生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也是他为政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中也可更深刻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质。

原文: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译文:君子反对居于当政的地位上,而不宽厚待人,行礼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而不哀痛悲伤。

解读:这里提倡的是,当政者对百姓应该宽厚,对待礼仪应该严肃认真,对丧礼应该表示哀痛。

原文: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译文:个人行为谦逊恭谨,侍奉君上恭敬,教养民众有恩惠,役使百姓按法度。

解读:这里讲的是春秋时郑国大夫子产所具备的四项君子之道。这些内容,既是君子之道,也是为政之道。

原文: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论语·雍也》)

译文: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这样治理百姓,不是可以吗?

解读:对民恭敬严肃,是对百姓的一种人格上的尊重,行事简要是对百姓经济上负担的一种减轻,有了这两点,对于当政者和百姓当然都是可以的了。

原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

译文:专心致力于治理百姓所应做的事,对鬼神敬而远之,可以说就是聪明了。

解读:这一段是孔子对学生樊迟问智和问仁的答复。他对此类问题的答复都是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的。在对待鬼神的态度上,这里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在另外的章里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并且孔子从来就不谈论怪、力、乱、神。综合起来我们大体可知孔子对神鬼的态度。专心为百姓、对鬼神敬而远之,这就是智慧。

原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译文:要使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政府。
解读:孔子提出的执政三大要务,特别是他提出的足兵思想,这在孔子的言论中是很少见的。

原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译文: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没有了百姓的信任,国家就不能存在。

解读:以上两段是孔子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治理政事,孔子从“足食”的经济思想、“足兵”的军事思想、民众信任政府的政治思想,三个方面给以回答。在足食、足兵、民信三个方面中,在必不得已而去之的时候,孔子主张要先去兵、去食。说明他最为重视的,还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通过教化建立起“民信”,才是立国之本。但从中可看出按顺序,孔子除了重视民生即“足食”之外,把军事问题也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原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译文:百姓富足了,国君怎么会不足呢?百姓贫困、用度不够,国君又怎么会富足呢?

解读:这是孔子学生有若回答鲁哀公财政不足怎么办的话。西周的税收制为十分抽一,鲁哀公实行十分抽二。有若建议仍实行西周的十分抽一税,鲁哀公说十分之二都不足,怎能实行十分抽一呢?于是,有子就说了上面的话。可以看出儒家是把民众的生活看得较重,对百姓富足和国家富足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原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译文: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

解读: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西周时期的君臣父子名分遭到破坏,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孔子提出了要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局面,你是什么身份,就要做符合你身份的事。这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具体体现。

原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

译文:审理诉讼案件,我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没有诉讼案件才好。

解读:刑治孔子也是同意的,但孔子主张用道德道义教化百姓,使百姓没有诉讼案件会更好。这就是孔子与其他人的差别。

原文: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文:身在职位上,不要疲倦懈怠。处理政事时,要忠诚。

解读:当政者要勤政,要忠于职守。

原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译文:政字就是端正的意思,你(当政者)率领着大家,自己带头走正道,那谁还敢不走正道呢?

解读:政者,正也。这是孔子在政治上的基本观点。孔子把政治归结为正人正己,认为只要在上位的人做到了正己,百姓就可做到不令而行,就像风吹到草上,草随风而倒那样。这实质上也是对“为政以德”的发挥。

原文: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译文:假如你(当政者)自己不贪求财货,即使你奖励偷盗,他们也不会去偷盗的。

解读:孔子认为盗贼出现的原因是统治者的贪得无厌造成的,当政者不贪,百姓就不会做盗。这是孔子对盗贼产生原因的一个全新的、深刻的总结。

原文: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

译文:只要你(当政者)想行善,百姓也就会行善。

解读:当政者的表率作用就是无声的命令,当政者无须下令,百姓就会跟着做。这就叫不令而行。

原文:(政就是)先之劳之。无倦。(《论语·子路》)

译文:管理政事就是要做在百姓之先,然后让百姓勤劳地工作。还不知疲倦。

解读:当政者要求百姓做的,官员要先给百姓做出样子,百姓才会跟着你勤劳地去做。官员在百姓面前还必须不能表现出疲倦,才能使百姓也不懈怠。

原文:(管理政事)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译文:管理政事就要先责成有司各负其责,赦免它们的小过错,推举选拔贤才来任职。选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丢弃它们吗?

解读:要充分发挥政务机构的作用,使他们各司其职,对办事机构不要吹毛求疵。但要避免办事机构出过错。根本在于要选拔贤能的人来任职。

原文: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

译文: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礼仪,百姓就不敢不敬。

解读:上位的人尊礼,依礼行事,是取得百姓尊敬的前提。

原文: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论语·子路》)

译文:在上位的人重视义,百姓就不敢不服。

解读:上位的人重视行义,给百姓做出样子,百姓就不会不服。行义是百姓信服的前提。

原文: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译文:在上位的人重视信用,百姓就不敢不用真情实意来对待你。

解读:上位的人讲信用,是使百姓发自内心拥护你的前提。

原文:既庶矣,又何加焉?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教之。(《论语·子路》)

译文:人口已经够多了以后,还要再做些什么事呢?使他们富起来。人们富足了以后,再做些什么事呢?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化。

解读:在对待百姓富之和教之的问题上,孔子主张百姓富足起来为先。他曾说过,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之间,足食为先。他都是把解决百姓吃饭问题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百姓富足了以后,再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化。但是在必不得已的情况下,以信为重。

原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了,治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

解读:因为你自身端正了,为百姓做出了榜样,百姓就会不令而行,当然治理政事就会减少很多困难了。

原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译文:自身做不到端正,怎能让别人端正呢?

解读:这里说的是当政者以身作则的问题。“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应该是一切当政者引以为戒的。当政者应把正身看作是从政的条件。但在今天强调官员正身的同时,更应强调法治和反对人治。应该把正身和法治结合起来,才能整肃吏治,才能更好地治理政事。

原文: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知道了做国君的难处,不就接近于“一言可以兴邦”吗?

解读:这里说的是国君一言可以兴邦,其实各级当权的官员假如都知当官不易,也都可以一言而兴业,都可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原文: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说得不对而没人违抗,不就接近于“一言可以丧邦”吗?

解读:这里讲的是做领导和当政者不要搞一言堂,应允许别人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你说得不对的时候,更需要别人来发表不同意见,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原文: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论语·子路》)
译文: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是很好的事吗?
解读:没人违抗是个好事,它的前提,必须是说得正确。这样才能一呼百应。这就要求当政者在说之前要经过深思熟虑。

原文: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子路》)
译文:(要管好政事)使近处的人高兴,远方的人来归附。
解读:政事治理得好坏的标准,是你统治下的人们心理愉快。距你远的地方的人们慕名而来归附于你。

原文: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译文:不要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解读:贪求速成,贪图小利,是缺乏远见、仁心缺失的表现,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原文: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译文: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解读:“欲速则不达”是孔子的经典名言,也是一句十分含有哲学道理的思想,它包含着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思想因素。这里的快与慢的互相转化关系之语,属于中华民族智慧中的警句,它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具有普遍的意义。

原文: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译文: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解读:君子怀德,小人怀利。君子怀远,不会贪图小利;小人无远虑,只能为身边的穿衣吃饭、求取小利而忙碌担忧,是做不成大事的。

原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不凭一个人的言论来提拔人,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抹煞他的正确的言论。
解读: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是几千年来人们都能熟记的至理名言。听其言观其行,有言者不必有德;不好的人,也并非说话句句都错,所以不能以人废言。人和他的语言之间不能是简单的等号。

原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
译文:一个人的才智已达到从政和治国的要求,但他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虽然他得到了职位,一定还会失去。
解读:这里讲的是才智和仁德对一个从政的人的关系问题。也可按今天的话说就是能力和政治品质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德才兼备。

原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译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担心社会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了,就没有所谓贫穷了;大家和睦了,就不觉得人口少;社会安定了,就没有颠覆的危险。
解读:这里所说的贫和寡都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财富少,即使做到平均了,却依然是贫穷。只能是在一定的财富总量前提下,相对平均了,矛盾会少些。

原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译文: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用修治自己的礼乐道德政教来招致他们。
解读:远方的人来归附,是政事治理好坏的一个标志。而治理好政事的重要途径是用德政和礼仪礼义来实行管理,这样人们心悦诚服,自然会来归附。

原文: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文:人来了,就帮助他们安定下来。
解读:“既来之,则安之”成为人们历来处事的一句经典名言。告诉人们要客观地、冷静地坦然处理现实问题。

原文: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译文:天下如果有道,老百姓就不会议论国家的政治了。
解读:百姓议论国家政治,是由于统治者的无道引起的。《孙子兵法》认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有道就是百姓和领导者同心同德。

原文: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译文:当他没有得到官位时,生怕得不到;已经得到官位之后,又老是担心失掉。过于担心失掉官位,那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了。
解读:“患得患失”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形容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利害得失。孔子当时把一心只想个人官位得失的人斥之为鄙夫,把这种人的心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认为不能和这样的人一起共事。

原文: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取得信任以后,才去调动役使百姓;没有取得信任而役使百姓,百姓还以为是在折磨虐待他们。取得国君信任以后,才会去向国君进谏;没有取得国君信任而向他进谏,他还以为你在诽谤他呢。
解读:这段话充分说明,对百姓,关键在于百姓的信任,能够取得百姓信任的关键是诚心对待百姓。证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为“百姓只能由他们去做,不能叫他们知道为什么去做”是错误的。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不认可,应该叫他们知道为什么去做。

原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译文: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当官。
解读:根据以往传统的解释,“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来封建家庭鼓励子弟努力学习,以争取有个好的出路的一句经典名言。对中国历史上的选人、选官制度,特别是对科举选拔制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原文: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尧曰》)
译文:纵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
解读:在至亲和有仁德之人之间,君子看重的是有仁德之人。不搞任人唯亲。

原文: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尧曰》)
译文:认真整顿衡器量器,周密地制定法度,重新恢复废弃的官职,四方的政令就畅通了。
解读:政令畅通的前提是经济上度量衡要整顿划一,法度周密,管理人员要配备齐全。

原文: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曰》)
译文:恢复已灭亡的国家,承续已断绝的后代,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附了。
解读:以前曾有人认为兴灭国就是恢复奴隶制国家,继绝世就是承续奴隶主后代,举逸民就是启用被推翻的奴隶主。其实,这里只是孔子提出的为政之法和治民之方,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积极性”。这种做法符合当时人的心理状态,是安定社会秩序的一种措施。
原文: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悦。(《论语·尧曰》)
译文: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功,秉公办事就能使人高兴。
解读:宽厚待人、诚信对百姓、勤敏于职守、秉公办事,是政事成功的要素。

原文: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
译文:不经教化就杀戮,叫做虐。
解读:应以教育教化为先导。经教育教化,犯罪的人少了,该杀的人也就少了。而屡经教育仍不思悔改的,这时即使杀掉他,也不会成为虐杀。

原文: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尧曰》)
译文:不先告诫而要求立刻成功,叫做暴。
解读:做事一定提前有安民告示,将要做的事提前告知百姓,使百姓心中有数。

原文:慢令致期谓之贼。(《论语·尧曰》)
译文:开始不加督促,到时候又限期完成,叫做贼。
解读:平时应加强检查督促,使工作走上正轨,就可在预期内完成任务。

原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
译文:就着百姓能得利的地方,引导他们去得利。
解读:儒家在经济上的思想就是富民思想。富民,就应为民着想。


第四章 君子交往之道

原文: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周易·坤卦》文言)

译文:君子以恭敬慎重的态度作为内心的政治准则,以合乎礼仪的行为处理外界事物。

解读:君子在交往态度上恭敬慎重,在交往行动上讲究合乎礼仪。敬为立己之本,义为处事方正。只要做到恭敬的态度、适当处事,就能广布美德,得到众人的信任支持。

原文: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礼记·大学》)

译文:你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语言说别人,别人也会用不合情理的方法语言说你。

解读:提倡用合理的方法,合理的语言来进行社会交往。坏的做法有坏的影响,坏的处世有坏的回应。

原文:(交友)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译文:交朋友不能依仗自己年岁大,不能依仗自己地位高,也不能依仗自己兄弟有钱有势。所谓交友,是以品德相交,决不可以有所依持而交友。

解读:交朋友是品行相交,而不是酒肉朋友,不能以其他杂念交朋友。朋友关系不以年龄、地位、有钱有势为前提,而是以德行为交友的基本原则。

原文: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要随和,但不随波逐流;君子要独立而又不偏不倚。

解读:君子进行社会交往,既要随和,更要有独立的人格,切忌随波逐流。

原文: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自暴的人,不可跟他谈正经话。一个自弃的人,不可跟他有所作为。讲话诋毁礼仪,叫做自暴。自认为不能怀仁德、行正义,叫自弃。

解读:一个正常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不能自暴自弃。要讲礼仪,怀仁德,行正义。

原文: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上》)

译文: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赞誉,也有本求无过而偏遭诋毁的事。

解读:人生在世,诋毁、赞誉经常发生,不可过于在意。心中无愧,做事坦然。

原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依仗实力征服别人,别人并不能从心里服从你,原因是别人力量不足;凭借德行使别人服从自己,别人心悦诚服,完全出于自愿。

解读:以礼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征服人是以征服人心为上的。服人依德不以力。

原文: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礼记·大学》)

译文: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反了人性。

解读:应该是恶众人所恶,好众人所好,顺其自然。好恶应该与众人一致。

原文: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礼记·中庸》)

译文: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和支持,百姓就治理不好。

解读:处理好上下级关系,是搞好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原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译文:诚实是做人的法则。诚实,不需要努力就能达到,不需要思考就能获得,是从容不迫就能实现的法则。要做到诚实,就要择善并坚持做到它。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清晰地辨别,忠实地实践。

解读:诚实,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做人的最高原则,是无须付出成本就可以做到的。诚实是与人的善心密切相关的。有仁心有善心的人就会做到诚实。

原文: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译文:天下四海之内都是兄弟。

解读:这里表现了儒家的博大胸怀、平等思想和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原文: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论语·子罕》)

译文:可以跟他一起共同学习,不一定可以与他一起追求道德、道义。

解读:共同的学习环境,共同的学习内容,共同的老师,共同的学习时间,但追求的却不一样。同学之间,同样在学,追求各异。这是同学之间存在交往不会长久的根本原因。

原文: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论语·子罕》)

译文:可以一起追求道德、道义,但不一定能一起坚持道德、道义而不变。

解读:有同样的追求,但如果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交往也不会长久。

原文: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译文:可以一起坚持道而不变,但未必能一起权衡轻重,灵活处事。

解读:可以一起坚持道德、道义而不改变,但是在实践上,又不会一起采取权变、灵活的方法处理具体事情,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由此知道,孔子是很看重灵活和权变地应对事务。

原文: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译文:个人主张的道不同,就不会在一起互相商讨。

解读:信仰、理念都不同,一是不会在一起商讨事情,二是即使在一起商讨,也说不到一起去。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解读:按照古人的说法,悦是指内心高兴,乐是在外部表现的高兴。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了,应该既是发自内心、又表现在外部的高兴。

原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译文: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解读: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志同道合。不志同道合即使在一起也是貌合神离,是不能称为真正的朋友的。

原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的态度得以闻政。

解读:“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它是指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不是激进和暴风骤雨式的。特别是在向别人了解情况的时候更应该这样。

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译文:君子能团结众人而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而不团结众人。

解读:孔子把结党营私看做是小人的行为,提倡君子团结人,但不结党营私。这是由君子心胸坦荡荡、小人心胸狭窄常戚戚决定的。

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

解读:信,是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他讲了很多关于信的话,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人讲信用,特别是与朋友交往要讲信用。也指诚信和信用。二是指取得别人的信任,特别是要取信于民。有时一句话两种意思都兼有。

原文: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译文:见到合乎道义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懦弱无勇气。

解读:“见义勇为”是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国家或人民生命财产的勇敢行为义的概括,也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也是孔子提出的又一个道德范畴。一般把义解释为,人所应该做的就是义。联系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看,符合仁和礼的要求的行为就是义。孔子把“见义不为”看做是没有勇气,说明他是把勇和义的要求相联系,认为勇应该服从义,见义勇为是最大的勇,也是孔子对人们道德修养提出的要求。

原文: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如果有所称赞的人,那是经过试用考验过的。

解读:君子不随便称赞一个人,称赞一个人是在认准之后的事。这也是社会交往的一种策略。

原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译文:已经做成了的事就不要再去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再追究了。

解读:“既往不咎”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这是君子社交和做人大度宽厚的表现。君子目光远大,有远虑,所以一切立足于向前看。这是社会交往中的一个正常的原则问题。

原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译文:一个士有志于道,而又以自己吃的不好、穿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讨论道方面的事。

解读:这里讲君子对穿衣吃饭的态度。此处是对义利关系的具体发挥。为了追求道,生死都可不顾,何况衣食的好坏。应该是安贫乐道。经济条件好坏是次要的,君子的精力主要在于追求道。这也是社会交往中要有所选择的问题。

原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烂木头是无法雕刻的,腐土筑的墙是无法粉刷的。

解读:“朽木不可雕”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主要是用来比喻有的人是不可教育和不可救药。

原文: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译文: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解读:“听其言观其行”是孔子最早表述的又一句经典名言,至今已成为人们识别他人的一个口头禅。听其言,观其行,是孔子提出的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

原文: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译文: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我也无意强加于别人。

解读:这句话也是对孔子“忠恕”思想的解释,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种说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这也是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原文: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译文: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过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是要临事小心谨慎,经认真谋划而能成功的人。

解读:孔子反对冒险行事,认为不能有勇而无谋。把事情做成,最终取得成功,才是目的,才是孔子所期望要的。他实际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在社会交往中,君子不和有勇无谋的人共事。

原文: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译文: 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要保持长久就困难了。

解读: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自信表现。由于是弄虚作假,所以是不会长久的。

原文: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述而》)

译文:我们赞许一个人的进步,不赞许他的退步。

解读:对一个人,应该鼓励他的成长和进步,但对于他的退步,是不能赞成的。君子在社会交往中,要关心自己同道的进步和退步。

原文: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

译文: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赞许他改正错误,不要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解读:以上两段更为具体体现了成人之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正是有了成人之美的愿望,才有诲人不倦的态度,才能“不保其往”,才能不死抓住别人过去的错误不放。这也是君子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正确的态度。

原文: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论语·颜渊》)

译文:所谓达,是品质正直,爱好礼义,能考察别人的言论,观察别人的脸色,总是存着谦让之心居于人下。因此无论在国、在家,都能事事行得通。

解读:这是君子在社会交往中,与人处事应该有的品质、爱好和心理。做到这些了,个人也就能够通达。

原文: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译文:所谓闻,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违背仁,自己还心安理得不怀疑自己的做法,只图无论在哪里都有名望。

解读:以上两条,孔子分别提出了“达”和“闻”的本质区别,强调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是单纯去追求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所谓好名声。

原文: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译文:与人相交,要忠诚的劝导他,好好的引导他。如果他不听也就算了,不要自取侮辱。

解读:孔子这里告诉人们,对于有缺点的人和做了错事的人,首先应该尽心地给他以劝导,他实在不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也不要自讨没趣。

原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用文章学问来会聚朋友,靠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

解读:“以文会友”是孔子最早表述的一句经典名言,至今仍是文人聚会表达志同道合的一种方式。这样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从而避免了文人相轻的恶行。

原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译文:得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与之交往,那就一定要找志高行狂和拘谨守节的人相交往。志高行狂的人勇于进取,拘谨守节的人有所不为。

解读:中行,即行为合乎中庸之道。孔子要求进能践行道义,退能有所不为,在不同的情况下能采取不同的态度。只有兼备这两个方面,才是合乎中庸,即中行。狂者勇于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虽然各有可取之处,却都偏于一面,另一面则都有不足,因此都不合中庸的要求。

原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译文:对于千里马不是称赞它的力气,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解读:这里是一个比喻,主要强调在德和力的比较中,德为上,力为下。看待一个有能力的人,也应注重品德品行,而能力是第二位的。

原文: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

译文: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庄重厚道。

解读:这里倡导的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

原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可以与他说而没有同他说,就错过了人;不可以与他说而说了,就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错过人,也不错说话。

解读: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经常发生的现象,错失良机和说错话,而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往往对个人事业是一种损失。毕竟机遇对于个人来说不是召之即来的。

原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解读:不党,就是不结党营私,不搞宗派。这与孔子所说的“君子周而不比”一语本质意思有相似之处。

原文: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对君子来说,不能从小事上去理解他,而他是可以承受大的任务的;对小人来说,不可承受大任务,而可以从小事上去理解他。

解读:对修养不相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尺度和角度来考察和理解他们。

原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

译文:有益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

解读:正直、诚信、见闻广博,前两条是交友的道德标准,后一条是学识和见识的标准。这样的朋友圈,对每个人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君子本身就是这样的人,就应该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原文: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译文: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谄媚逢迎的人交友,同善于装出和颜悦色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解读:君子告诉人们,不能和以上三种人交朋友。这三种人都是意识和人格方面有问题的人,交这样的朋友,只能有损于自己。“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正直的人与这三种人都是不同道的人。

原文: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论语·阳货》)

译文:亲身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

解读:亲身做坏事的人与君子是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君子是不能和这样的人接触的。

原文:君子不施其亲。(《论语·微子》)

译文:君子不遗弃他的亲属。

解读:君子要加深亲属之间的亲和力,为百姓做出样子,才能治理好百姓。孔子说这话的时候,正值春秋末期,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家族内部成员之间、家族之间互相为争夺土地财产人口,同室操戈、倾轧杀戮屡见不鲜,故孔子有此提倡。

原文: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论语·微子》)

译文:旧友没有大错误,就不要抛弃他们。

解读:这也是一种为政措施,也是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的一种措施。春秋时大动乱时期,朋友、敌人也是反复不定,故孔子有此倡导。

原文: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论语·季氏》)

译文:对人有益的三乐是,以礼乐调节自己为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以有许多贤人为朋友为乐。

解读:这是人生面临的三种健康而高雅的格调,礼乐是一种文明行为表现,称道别人是一种心胸坦荡表现,多交往贤人是一种互相促进激励。这些对于人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原文:损者三乐。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论语·季氏》)

译文:对人有损的三乐是,喜欢骄纵无节制的作乐,喜欢游荡忘返而乐,喜欢沉湎于饮酒作乐。

解读:孔子提出损者三乐,主要是告诉人们不能沉溺于安乐享受,生活应该艰苦勤奋为好。因为这三种乐对于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害的。

原文: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

译文:不要苛刻地要求一个人十全十美。

解读:这里告诉人们,对人不要求全责备,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原文: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容纳众人;鼓励好人,也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

解读:这里体现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仁,就是爱人,“泛爱众”,即广泛的爱大众之人,当然就包括了贤人和一般的人,好人和能力差的人。

原文: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厌恶处在下流的地方,而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身上。

解读:下流为众恶所归之地方,地形卑下,众流所归,人之为恶,一旦为众人唾弃,即成众恶所归。此为比喻。

原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从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没什么办法。

解读:这里所说的“如之何”,就是“怎么办”的意思。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向人们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开动脑筋思考,要有急于解决问题的主观要求。只有那些懒惰之人和不愿思考问题的人是从来不问为什么,当然也就无计可施。

原文:朋友数,斯辱矣。(《论语·里仁》)

译文:朋友交往次数过多、过于繁琐,就会反被疏远。

解读:朋友之间交往也有辩证法,本来朋友之间是亲密无间的,但交往不能超过一定的度,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有个度的问题。超过这个度,就向相反方向转化。

原文: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译文:互相切磋勉励,又能和顺相处,可以称作士了。

解读:切切偲偲,意思是互相恳切批评勉励的样子;怡怡,意思是和气顺从的样子。君子之间就要像朋友之间和兄弟之间那样,既能在一起对学术问题进行切磋勉励,又能和顺相处。

原文:朋友切切缌缌。(《论语·子路》)

译文:朋友之间就应该切磋勉励。

解读:朋友之间既需要互相鼓舞勉励,也需要对朋友之间互相开展恳切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的朋友交往才会长久。朋友之间也不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原文:兄弟怡怡。(《论语·子路》)

译文:兄弟之间就应和顺相处。

解读:孝悌,讲的就是对父母孝顺,兄弟之间充满仁爱、和睦相处。

原文: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文:事事都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人的怨恨。

解读:因为事事都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必然要侵犯到别人的利益,那当然要引起别人的怨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怨恨的人就会多起来。

原文: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译文:不记人家过去的恶行,因此别人对他的怨恨就很少。

解读:对别人要有一颗宽厚的心,特别是对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不能老是记恨别人的恶行,这样,就会减少别人对你的怨恨。

原文: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译文:要事奉那些大夫中的贤者,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解读:因为君子本身就是贤人,是有仁德的人,事奉贤人,与仁人交往,是人以类聚,所以君子在一起不会结党营私,不会相互勾结做不仁德的事。

第五章 君子礼仁之道

    原文: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用自己的实践体现仁德,足以成为众人头领;能使众善者聚集一堂,足以使之合乎礼仪;能够施利于万物,足以使道义达到和谐;能够固守节操,足以主持各种大事。

    解读:君子行为体现仁德,就能成为领导核心。仁人贤者聚集在一起能更合乎礼仪。先利众人,足以使社会达到和谐,合乎道义;忠贞不移干事足以能成就大事。

    原文: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礼。仁爱的人仁慈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慈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慈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解读: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就在于居心,不仁的事不做,无礼的举动不发生。君子以自己的行动,影响众人行仁、行礼。

    原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

    译文: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就是最大的仁。所谓义,就是相宜,尊重贤人就是最大的义。

    解读:这里对仁义的具体解释,就是首先要爱亲人,尊贤人。

    原文: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

    解读:当政者由于对百姓实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拥护,当政者和百姓同心同德了,也就无敌于天下了。

    原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亲爱自己的亲人,推而使仁德于百姓;对百姓施仁德,推而爱惜万物。

    解读:仁,就是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原文: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只有仁爱的人才适宜担任较高的职务。如果让不仁的人处在高职务上,就等于把他的恶迹传播到群众中去,对众人的影响也不好。

    解读:选拔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德行放在第一位。因为德行对百姓影响很大。

    原文: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礼记·大学》)

    译文:有仁德的人会舍财修身,没有仁德的人会舍身发财。

    解读:有仁德的人和没仁德的人,追求和思想境界有根本的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原文: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仁是人们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

    解读:一个正派的人,一生是离不开仁和义的。

    原文: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礼记·大学》)

    译文:没有居上位的人喜爱仁慈而下位的人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完不成自己事业的。

    解读:上行下效,说到底还是领导的表率作用问题。忠义是完成事业的保证,而仁德又是忠义的根基。

    原文: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礼记·中庸》)

    译文:通过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而获取新的认识,用朴实厚道的态度去尊崇礼仪。

    解读:学而时习之,是增加见识;尊崇礼仪态度要朴素虔诚。

    原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人们都有一颗不忍心看到别人受痛苦的心。用这种怜悯别人的好心,去施行怜悯天下百姓的仁政。

    解读:将仁心行施于政事上,就是仁政。孟子最早提倡施仁政的。

    原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任何一个人要是没有同情人的心,就算不了人;没有羞耻心,算不了人;没有礼让的心,算不了人;没有是非的心,算不了人。

    解读:正常的人应该有同情心、羞耻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按孟子人之初性本善之说,此四心,人皆有之。

    原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同情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礼让的心,是礼的开端;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解读:一个人有了这四个开端,就会有所作为,发扬和扩大这四个开端,就能影响到社会,人民就能安居乐业。

    原文: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的大道。

    解读:仁和义,是人不可须臾离开的本质和品德,要每时每刻保持。这与孟子所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原文:欲仁而得仁。(《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自己需要仁,就能得到仁。

    解读:这里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主动性。首先是要具有仁爱之心,其次要时刻在言行上施行仁爱之心,这样才能要仁得仁。能否得仁,关键在于个人主观努力。

    原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要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道也就由此而产生了。孝悌,这就是仁的根本。

    解读: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畴;仁道,就是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和体现。为仁之本,就是孝悌,就是对父母孝顺,对兄弟仁爱、和睦。

    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来讨人喜欢,这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解读:孔子反对花言巧语,更反对说的多做的少。他主张说话谨慎,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对人他说要听其言观其行,注重实际行动,强调言行一致,不尚空谈。这已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优良传统。

    原文: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论语·公治长》)

    译文: 靠伶牙俐齿和人辩驳,常常招人讨厌,这样的人不知道他能有什么仁德。

    解读:这样的人是没有仁德的。仁德之人是不随便和人争辩,而是靠仁德来取得人们的喜欢和想念。

    原文: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译文:要广泛地爱众人,对其中有仁德的人更要亲近他。

    解读:仁者爱人,泛爱众,是孔子“仁”的思想的核心,尤其重视有仁心、仁德、仁行的人。

    原文: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译文:态度恭敬而合乎礼仪礼节,就可以远离耻辱。

    解读:人们尊敬的是那些态度恭敬谦让、行为有礼仪礼节之人。没有人对他施以侮辱之举,他自然就远离耻辱。另一方面,修养使自己态度行为达到高度文明,内心的自我感觉也会远离耻辱。

    原文:恭而无礼则劳。(《论语·泰伯》)

    译文:恭敬而不以礼作指导,就会很劳苦。

    解读:恭敬的行为和作法,必须按礼仪、礼节、礼制的要求去做,有章可循、有矩可依,这样就不会过于劳累了。

    原文:慎而无礼则葸(xǐ)。(《论语·泰伯》)

    译文:谨慎而不以礼作指导,就会流于懦弱。

    解读:葸,胆怯、畏惧的意思。谨慎本是优点,但如果没有礼来引导,谨慎就变成了胆怯、畏惧。

    原文: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

    译文:勇敢而不以礼作指导,就会盲动闯祸。

    解读:勇,对人一般来说是好事,勇也是士人和君子所应具备的品质。但勇的行为也应该遵照礼仪、礼节、礼制的要求去做。离开了礼节礼仪的勇,就不是义了。见义勇为就是依礼的表现。

    原文: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译文:正直而不以礼作指导,就会尖刻刺人。

    解读:绞,是尖刻刺人的意思。正直本来是一个人性格上的优点,但如果不用礼节来引导,正直就会变为尖刻、刺激人的行为。

    原文:贫而乐,富而好礼。(《论语·学而》)

    译文:人贫穷之时,也要过得很开心;人富足了以后,要仍然爱好礼仪礼节。

    解读:人在每时每刻,在各种境遇中,都要保持乐观、好礼的态度。

    原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

    译文:说话有信用而合乎道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兑现。

    解读:这里讲的是信与义之间的关系,言必信,本身就合乎道义;行必果,就是言的践诺。做事有信誉,就合乎道义。

    原文:孝慈则忠。(《论语·为政》)

    译文:对父母孝敬,对兄弟慈爱,百姓就会忠于你。

    解读:以身作则地孝敬父母,慈爱兄弟,百姓是看在眼里的。他们就会赞成你,拥护你,跟你学,也会忠诚于你。

    原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对于仁人来说,自己要立身,就使别人也能立身;自己通达了,也帮助别人通达。

    解读:这是儒家的推己及人的思想,他在本质出发点上,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说明的角度不一样。

    原文: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译文:见到合乎道义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解读:“见义勇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这种勇外在表现就是合乎义的要求。而义是按照礼仪礼节的要求去做的。如果你见到合乎礼与义的事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有勇而无礼,是乱的表现。

    原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译文:一个人没有仁心,怎样对待礼仪礼节?一个人没有仁心,怎样对待音乐呢?

    解读:礼是关于人与人关系在制度上和礼节上的规定,乐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形式,也是礼的组成部分。礼乐都是外在的,仁则是内心情感,孔子强调礼乐这种外在的东西要建立在内在的仁的基础上,没有仁,礼乐就失去了意义。这就是礼和乐与仁的关系,仁是核心。

    原文: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译文:对于礼,与其奢侈铺张,宁可比较节俭些好;对于丧事,与其置办周备,宁可哀痛悲伤的气氛重些。

    解读:孔子非常重视礼,但对于礼仪的形式他却提倡宁俭无奢。对于丧礼他更为强调地是对亲人的哀痛,而主要的不是对丧事要求周备齐全。

    原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译文:君主要按照礼仪礼节来使用臣下,臣下要以忠诚来事奉君主。

    解读:这一句话的反话就是,君使臣不以礼,臣事君不一定以忠。当时鲁定公为观看齐国送来的女乐表演,停废朝礼三天,孔子十分生气,直接走人不伺候了。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今天的上下级关系。领导对所部下级,应该按照党和国家的规定行事,下级才会严肃认真按领导的部署执行。倘若领导不按规定办事,搞不正之风,下级就不会认真负责。

    原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译文:要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很好的,选择住处而不和有仁德的人相处,哪能算是明智呢?

    解读:居住地点的选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重要,要住在社会风气有仁德的氛围之中,要和有仁德的人相处,这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对后代的影响,都是有益的。

    原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译文: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有约束的环境,也不可长久处于安乐的环境中。

    解读:孔子认为,不仁者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和安乐之中。理由是,当他们长久处于贫困之中就容易为非作乱;当他们长久处于安乐之中就容易骄奢淫逸。

    原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译文:仁者是安于仁道的,智者是当仁对自己有利时,才去行仁的。

    解读:孔子认为,只有仁者安于仁道,才能经受长期的贫困和长期的安乐的考验,是不会走上邪道的。孟子后来发挥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以致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矢志不渝、保持气节的优良传统。

    原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译文:只有仁德之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解读:这里讲了两个问题,一是有仁德的人能爱人,也能恨人,不是只讲爱人,也有恶恨人的一面;二是仁者的恨人和爱人的标准都是以仁为准绳的。只有一切从仁出发,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才能真正做到爱人和恨人。

    原文:苟至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译文:如果能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解读:仁是做人的根本 ,一个人的志向就是立仁、行仁,只能是做善事。反言之,那些做了坏事的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立志于仁。

    原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如果丢弃了仁德,怎么成就他的名声呢?

    解读:君子首先应该有仁的志向、仁的行为,才称为君子的。去掉了仁德,就去掉了仁人的根本,人就不成其为君子了。

    原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哪怕是在仓促匆忙之时,也一定和仁同在;哪怕是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一定按仁道去做。

    解读:君子本身已达到仁的境界,他时时刻刻都会按照仁德的要求去做的,这是由他的仁德本质所决定的。

    原文: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

    译文:爱好仁德的人,是至高无上的人。

    解读:因为仁德本身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所以具有仁德的人当然就是至高无上的。

    原文: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论语·里仁》)

    译文:厌恶不仁的人,他之所以行仁德,是为了不让不仁的东西沾染到自己身上。

    解读:恶与仁是对立的德性。君子本身具有仁德,但在社会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也可能要沾染上不仁的东西。如果他处处行仁德的话,那不仁的东西就不会沾染于他了。

    原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译文:人们的过错,总是和他所处的同类人相同的。所以考察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这人仁与不仁了。

    解读:生活在相同的环境,和相同志向的人相处,容易犯同类的错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和仁人相处所犯的错误是仁人犯错,和不仁的人相处属于恶人犯错。两种不同的人犯的错误性质肯定是不一样,因此考察过错本身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否是仁人了。

    原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译文:所谓孔子之道,就是“忠恕”而已。

    解读:孔子的学生曾参解释孔子之道,就是忠恕。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个字都体现了推己及人的精神,如急人之难的互助精神,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互谅精神,都是推己及人精神的表现。这是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

    原文: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译文:养护百姓要有恩惠,役使百姓要合于已有法度。

    解读:养护百姓施以恩惠,役使百姓合于义和法度,本身就是仁德。

    原文: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译文:有仁德的人,有难事做在别人之前,有收获而得在别人之后,这可以说就是仁啦。

    解读:这就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这种思想、行为本身就属仁德行为。对有仁德的人来说,这样做是一种内在高尚品质决定的必然行为。

    原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仁者喜爱山。

    解读:总体上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绝对的。

    原文: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

    译文:聪明人好动,仁人安静。

    解读:这种情况总体上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决不是绝对的。

    原文: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译文:聪明人快乐,仁义人长寿。

    解读:以上三段话,尽管不能绝对化,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聪明人施展自己的才能来治理天下,像流水一样不停,流水、好动、愉快,三者相通,反应敏捷、灵敏,比较活泼快乐。对仁者来说,高山、安静、长寿三者也可一致,寿比南山,安如磐石。

    原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译文:对百姓能广施恩惠,周济大众。

    解读:这是以仁德管理政事的典型表现,仁德施行的对象是广大民众。尽管仁政的概念是后来孟子提出来的,但无疑,这里孔子说的其实就是仁政的表现。

    原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译文:能就近以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可以说就是为仁的方法了。

    解读:以上两段,是对“仁”的一个原则的说明,也是对“忠恕”二字的解释,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体现。这些都贯穿了推己及人的精神。

    原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行仁,仁就来到了。

    解读:这里说明一个道理,仁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周围。关键是人的思想有没有行仁之心,有没有行仁的主观愿望。只要是你想行仁了,仁就应声而至,应想而至,因行而至。

    原文: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用深厚诚恳的态度对待亲属,民众就会兴起仁的风气。

    解读:诚恳对待亲属,本身就是仁的表现,也是一种表率。他对百姓必定有影响。君子之德风,君子做到了,百姓必定随风而做。

    原文: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译文:以实行仁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的事吗?为此而要奋斗终生,路途不是很遥远吗?

    解读:“死而后已”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他把实现仁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直要做到死而后已。孔子讲的当仁不让、见义勇为行为是由这一思想出发而提出的具体要求。

    原文:好勇疾贫,乱也。(《论语·泰伯》)

    译文:喜好勇力而又恨自己贫穷,就会作乱。

    解读:这种情况下,勇已经不成其为优良品质了。应该是通过正道摆脱贫困才对。

    原文: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仁,嫉恨太深,也会出乱子。

    解读:不仁的人本身就容易出乱子,如果再加上很深的嫉恨心,那肯定就会出乱或出大乱。这是由一个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原文: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译文:约束自己,按照礼仪礼节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解读:克己复礼包括两个方面:克己,是个人修养的功夫;复礼,是修养要达到的标准和目标。孔子希望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们自觉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的基本思想。这里克己复礼对全社会而言,主体应该是众人。只有大家都能克己复礼,天下才能归于仁。

    原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译文:一旦达到了人人都能约束自己,都能按照礼节礼仪要求自己,天下就归于仁了。

    解读:天下归仁的前提是一旦达到克己复礼。一个人达到克己复礼是不够的,一部分人也不行,而是大部分人或所有的人都能克己复礼才行。

    原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译文:不合于礼的要求的不看,不合于礼的要求的不听,不合于礼的要求的不说,不合于礼的要求的不做。

    解读:礼是具体的,一切依礼而行,视、听、言、动一切行动依礼。礼的这些具体要求,早已过时,但“克己复礼”中包含的带有普遍性的一般原则,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解读:这是孔子的一句非常有影响的经典名言。它体现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是孔子“忠恕”思想的具体表述,也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思想表现。

    原文: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译文:仁人说话迟钝。因为做起来很难,说话能不迟钝吗?

    解读:这句话与孔子的一贯主张是相一致的。孔子认为,仁者应该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说要慎重,说得到做得到。孔子主张说话迟钝些比较好,原因是怕说出来而做不到,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慎重地说出来。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译文: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爱人。

    解读:仁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孔子的回答直截了当。这也是一个抽象的解释,因为孔子并没有说爱人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但它反映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孔子把人作为自己全部学说的对象和核心。

    原文:(仁就是)爱人。(知就是)知人。(《论语·颜渊》)

    译文:仁,就是爱人;知,就是知人。

    解读:仁者,爱人;知者,知人。爱人为仁,知人为知。这是孔子对“仁”和“知”最为通俗的解释。

    原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译文:平常在家要恭敬有礼貌;办事要严肃谨慎;待人要忠心诚意。

    解读:君子对家庭,对政事,对人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表现在对待家庭恭敬有礼,处理政事一丝不苟,日常待人要忠诚守信。

    原文: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译文:刚强、果敢、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解读:刚强,果敢有决断,质朴耿直不轻佻,话不轻易说出口,这四种品格接近于仁,显然说明它还不是仁。这是因为以上这四点只是说明人的性格特点及其外在的特点表现。而一个人是不是有仁德,决定于他有无仁德之心和仁德之行。

    原文: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译文: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仁。

    解读:仁人勇敢,是因为他有为仁而付出自己的一切的精神,即仁人能见义勇为。勇者不必有仁,这是因为社会上很多人都具备勇的因素,但他们却缺乏仁德精神。当然也不排除不是仁人,但有时也做出仁事。

    原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而有时不仁,这种情况是有的吧,但小人中是不会有仁的。

    解读:“君子而不仁者”也可以理解成“君子中不仁的人”,这种理解只是字面上讲得通,而从君子的本质上看是不可能的,因为君子本身就是有仁德的人。君子有时可能会做不仁的事,这种理解是完全人性化的理解,是十分准确的。君子有时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必不得已的情况下,可能做出不仁的事,这也属正常。

    原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志之士和有仁德之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仁德的。

    解读:孔子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生死观:对生死问题的处理要服从仁的要求。对一个人来说,有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仁和义。孔子提出“杀身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这成为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的人生格言,并激励他们在生死关头高扬了崇高的民族气节、革命气节,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事迹。

    原文: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译文:事奉那些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那些有贤德的人交朋友。

    解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本身就是贤人,侍奉贤人,和有贤德的人做朋友,对君子来说是顺理成章之事,是完全应该而合理的。

    原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

    译文:才智已能达到治理政事和治理国家的水平,但它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那么他虽然得到位子了,一定还会失去。

    解读:才智和仁德二者在一个人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仁德比才智更重要。

    原文: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lì)之,则民不敬。(《论语·卫灵公》)

    译文:才智达到治政、治国水平,仁德也足以保持,但不能以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重你。

    解读:一个人的才智、仁德、庄重态度,三者在治理百姓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很重要,但对待百姓的庄严态度是很关键的。

    原文: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才智达到治政、治国水平,仁德也足以保持了,也能以庄严的态度对待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那也还不是完善的。

    解读:才智、仁德、庄重态度、礼节四者在管理百姓中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想管理得更为完善,就必须用礼节来约束行动。

    原文: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

    译文: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了对水火的需要。

    解读:这句话可以理解成,民众中仁德缺乏,对仁德渴求比对水火都重要。也可理解成,民众对仁德的需要的认识,超过了对水火的需要。都可以讲得通,都表达了共同一点,就是仁德的地位高于水火的地位。

    原文: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译文:面临实行仁德的事,就是对老师也不谦让。

    解读:“当仁不让”是孔子的一句经典性名言,至今仍被人们看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代名词。其实,当仁不让就是见义勇为的意思。他都表现了孔子把实践仁德放在第一位的精神,即把仁作为衡量一切是非的最高准则,又把仁贯彻到行动中去,实践仁德。

    原文: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译文: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这就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解读:这里清楚的告诉我们,君子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品德。只具备一个或几个,还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君子。但每一种品德都是君子品德。仁德包括这五项。

    原文:恭则不侮。(《论语·阳货》)

    译文: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

    解读:恭敬态度不仅是君子的品德,恭敬态度也是君子人格受人尊敬的原因。

    原文: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译文: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

    解读:宽厚不仅是君子的品格,也是一种调动众人同心同德的施政方式。

    原文:信则人任。(《论语·阳货》)

    译文: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用。

    解读:诚信不仅是君子的品德,也是交友和取得别人信任的依据。

    原文:敏则有功。(《论语·阳货》)

    译文:勤敏就能取得成功。

    解读:勤敏不仅是君子的品德,也是事业取得成功之路。

    原文: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译文:慈惠就可以使唤人。

    解读:慈惠不仅是君子的品格,也是能调动众人积极性的人格力量。

    原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

    译文: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

    解读:这里告诉我们,只具备爱好仁德,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会使仁德持久,当然也就不会受别人的愚弄。

    原文: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译文:那种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

    解读:乡愿,是指那些与世俗同流合污,欺世盗名,谁也不得罪的人。孔子反对乡愿,主张待人应以礼仁为原则。仁者对人有好恶。不讲好恶,对一切人都一味地讨好,都不得罪,这不是仁的要求,恰恰是对道德的败坏。乡愿与仁者是不相容的。

    原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强》)

    译文:广泛地学习而又坚守其志,就切身有关的问题发问而又从近处去思考,仁就在这中间了。

    解读:孔子在此提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个概念。这是孔门的修养方法。要透彻理解,就要将之与孔子的有关言论联系起来把握。


第六章 君子为人之道

    原文: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周易·乾卦》文言)

    译文:君子的行为是以完善品徳修养为目的的,日常德行彰显,使人可见其德行之事。

    解读:君子当以成就道德为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松懈,且光明正大地经得起人们的审视。

    原文:君子以虚受人。(《周易·咸卦》象)

    译文:君子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容纳感化众人。

    解读:君子要虚怀无私,容纳他人。

    原文:君子以立不易方。(《周易·恒卦》象)

    译文:君子树立立世为人的原则,永不改变。

    解读:君子应立经久不易之志,择善而守,富贵、贫贱、威武都不能改变。

    原文: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卦》象)

    译文:君子日常言语应有实在的内容,日常行为应遵循恒定的原则。

    解读:君子说话要有内容,言之有物,行动要有结果。

    原文:君子以致命遂志。(《周易·困卦》象)

    译文:君子以不惜牺牲生命来实现理想。

    解读:君子要有以舍弃其生命的精神,来实现其志向。见义勇为,舍生取义。

    原文: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为君子的言行时时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的言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

    解读:关于中庸,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思想。但是孔子却并没有专门定义中庸的文字。从本段话可以窥见的是,中庸思想有不偏不倚,有所顾忌、有所畏惧的内容成分。根据孔子的其他言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自然之理,精微之极致,都属于中庸的内容精神。

    原文: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其实这也是帮助别人行善,所以,君子的所作所为没有比跟别人一起行善更伟大的了。

    解读:一个人行善是不够的,要和大家一起行善,才是更为高尚的事。

    原文: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真正恭敬的人,不会侮慢别人。一个真正俭朴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解读:那些侮慢别人、掠夺别人的人,都是怕别人不顺从他的欲望。

    原文: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处处都要追求达到至善的境界。

    解读:君子自己弘扬美德,追求的是至善至美。

    原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译文:凡是自己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从自身上找原因。自身做对了,天下人自然回归向自己。

    解读:做事都有失败的时候,应该多从自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要先做别人的表率。

    原文: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忠恕与道相去不远,不愿加于自己身上的,也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解读: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说法,是推己及人的思想表现。

    原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译文: 人们的毛病,在于遇事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解读:好为人师,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自知之明。

    原文: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品德完美,达到了最高境界的善,百姓自然不会忘记他。

    解读:君子品德达到至善尽美,会给人们留下永远的怀念。

    原文: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孟子·离娄》)

    译文:人们是由于自己有招致侮辱的言行,然后别人才敢侮辱他。一个家庭一定是自己先出现漏洞,然后别人才会乘虚而入来破坏它。

    解读:要想保持人和家庭的正常,首先保证自己和家庭内部不出问题。

    原文: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译文:喜爱一个人,又能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能认识到它的优点。

    解读:人们往往对喜爱的人有偏见,对不喜欢的人也有偏见,这都是品德修养不高的表现。

    原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译文: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解读:文质彬彬,这是孔子所表述的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言。孔子认为,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没受过教育的乡下人,显得粗鲁。文采多于质朴,就像个管文书的小吏。只有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才是个君子。仁是质,礼是文。同时,质和文的关系就是仁和礼的关系,文质彬彬,也说明仁和礼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原文: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最为重要的孝道。

    原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与朋友相交说话诚实可信。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的交友之道。

    原文: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不庄重自尊,就没有威严。

    解读:庄重本身就是君子应该具有的风度,这种风度不是故意装饰出来的,而是一种内在自信的外在表现。有了庄重,威严自然而然会产生。

    原文:主忠信。(《论语·学而》)

    译文:对朋友要讲忠诚和信任。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的交友之道。朋友之间维持友谊的关键是相互忠诚和信任。

    原文: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大人小孩,都不怠慢。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的待人之道。对任何人都不怠慢,众寡无欺,童叟无欺。

    原文: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端正自己的衣帽,严肃自己的目光,庄严而使人生敬畏之心。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的仪表之道,穿着整齐,表情严肃,庄严。

    原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夺取,匹夫的志向却是不可夺取的。

    解读:这是孔子的又一脍炙人口的著名经典语言。“匹夫不可夺志”,说明君子对人的志向和人格尊严的重视。对一个人来说,坚守自己的志向,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不为威胁恫吓所动摇;对他人来说,要尊重别人的志向,不可强制性地改变别人的志向。这就是君子的为人之道。

    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译文:贫穷而不能谄媚,富有而不能骄奢。

    解读:这就是君子的为人之道 。人处于贫穷的境遇时,要保持自己做人的人格;富贵了也不要盛气凌人。

    原文: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文:事事都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

    解读:这不是君子的为人之道。事事都依据个人的利益而忙活,就必然侵犯他人的利益,这就必然招致别人的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有更多的人怨恨你。

    原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

    译文:不愁没有职位,愁的是用什么来立身处世。

    解读: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君子不是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使自己具备胜任职务的学识、品德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求得别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职位。这对那种得不到名位就怨天尤人,却不去努力学习修养以提高自己的人也是一种批评。

    原文: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

    译文: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具有真才实学而被人们所知道。

    解读:要别人知道自己,或者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最根本的在于个人脚踏实地地学而不厌,充实自己,使自己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渊博的知识,多才多能。具备了这些,不愁无人知道自己。

    原文:巧言、令色、足恭,耻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势来讨好人,是可耻的。

    解读:巧言令色是从言语和脸色上讨好别人,足恭是两脚做出逢迎恭敬的姿势来讨好人。这是君子所讨厌和不为之事。

    原文:匿怨而友其人,耻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把怨恨藏在心里,表面上却表示友好,是可耻的。

    解读:笑里藏刀,阳奉阴违,都不是君子所为,也不是君子的为人之道。

    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译文:富与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不是通过正当的渠道和办法得到的,是不能接受的。

    解读:富贵不能淫。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得富贵,是一种不义的行为,不符合君子的为人之道,对君子来说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原文: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译文: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办法摆脱贫困,就不会摆脱它。

    解读:以上两段,讲的是义利关系。君子的态度是对富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对贫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种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崇高品德,要求人们自觉地用道义来约束自己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原则。任何社会都存在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都要求对个人的利益实行一定的约束和节制,社会每个成员应自觉地把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

    原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如果丢弃了仁德,又怎能叫做君子呢?

    解读:仁德是君子处世的根本,是君子为人之道的核心,是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的最重要特征,失去了仁德,君子将不成其为君子了。

    原文: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译文:君子只救济急需救济的穷苦人,而不接济富人的。

    解读:从仁德的角度说救济穷苦人是仁的表现和实施,所以君子要做。君子不会为富人增加财富的。

    原文: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译文: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解读:君子、小人的称呼起源很早。孔子之前,划分君子、小人主要是物化标准,如乘车者为君子,劳心者为君子,贵族子弟为君子,当政者为君子等等。自孔子以后,将物化标准下的君子、小人划分改变为以道德为划分君子、小人的标准。上面的话典型地说明了孔子的观点:同是劳心的儒者,不都是君子,而是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

    原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译文:人的生存是靠正直有德,不正直的人的生存是侥幸免于死亡。

    解读:正直、有德,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尊敬,自己心态也平和淡定,具有广阔的物质和精神的生存空间。

    原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译文:有能用我之道的,就去推行它;没有用我的道的,就把它隐藏在身。

    解读:这里的“用之”、“藏之”中的“之”字,都是指的君子的道德、道义。道德道义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根本,无论用得上和用不上,都不能丢弃。

    原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译文:致富如果通过正道可以求得的话,即使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致富不合于道而不可求的话,那我就按自己的爱好去做事。

    解读:这是君子为人之道中关于如何看待求富的观点。即使做市场的基层员工,在君子看来,这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而获得财富,就是“以其道而得之”。这里是对“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两句话的具体解释。

    原文: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用鱼竿钓鱼,不要用大绳拉网捕鱼;射鸟不要射归巢歇宿的鸟。

    解读:这里讲的是君子既要有情趣,也要有生态意识。

    原文: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赞许他的进步,不赞许他的退步。

    解读:这段是君子为人之道中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的进步与后退,表明儒家积极向上的人生进取态度。

    原文: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

    译文:人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要赞许他改正错误,不要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解读:以上两段,具体体现了君子成人之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不要抓住别人的过去错误不放。这种态度体现了仁德。

    原文: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译文:奢侈了就不谦逊恭顺了,节俭了就显得简陋。与其不谦逊恭顺,宁可简陋。

    解读:谦逊恭顺,是儒家提倡的道德内容。节俭虽然显得简陋,但是由于保持了谦逊恭顺,君子宁可要节俭,而坚决拒绝奢侈。

    原文: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译文:如果他骄傲而又吝啬,其他方面就不值得一看了。

    解读:这段话说明,君子对骄傲和吝啬的厌恶,反映出重德甚于重才的态度。

    原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地学习,誓死保卫完善的大道。

    解读:君子为了坚持自己的道德道义,要具有坚韧不拔和舍生忘死的精神。

    原文:狂而不直,侗(tóng)而不愿,倥倥(kōng)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反对激进而又不直爽,幼稚而又不谨慎,无知而不守信用的人。

    解读:这三种行为是君子的为人之道中所极力反对的。君子为人之道是直爽、谨慎、守信用。

    原文: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

    译文:不忌恨别人,不乞求别人,做什么会不好呢?

    解读:忌恨别人是君子所反对的,乞求别人是君子人格所不能接受的。排除了这两点,做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原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译文:聪明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解读:智、仁、勇是君子提倡的三项美德,为君子之道。《礼记·中庸》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看成为最高的道德。

    原文: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译文:人不说话则已,一开口一定要中肯。

    解读:孔子阅历广泛,知识渊博,见识深远,他认为说话要经过深思熟虑的。

    原文: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论语·颜渊》)

    译文:像水一样逐渐渗透的谗言,使人有切肤之痛的诬告,在他面前都行不通。这就可以称为明智了。也可以称为志向高远了。

    解读:对于一个明智的人,对于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在他的人生之中,是免不了受到谗言的诋毁,也免不了受到诬告的陷害。但由于他坚定信念,谗言诬告在他面前,都不受影响,继续走自己的路。

    原文: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译文: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解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句经典名言,孔子最早表述。说明君子坚守自己的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行一致。

    原文: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论语·颜渊》)

    译文: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同样重要。

    解读:君子既看重内容,也重视外在的表现形式。形式和内容是一体的,同样重要。本质就是内容,文采就是外在形式,文采光大内容,内容充实文采,二者相依相存,谁也离不开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原文: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

    译文:以做事为先,得利为后,不就是崇高的品德吗?

    解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干事业,后考虑利。这也是君子在利益面前的为人之道。

    原文: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论语·颜渊》)

    译文:检讨自己的过失,不指责别人的过失,不就是改掉自己的邪念吗?

    解读:这就是孔子在对待自己过错时的为人之道。把责己看得重,把责人看得轻。

    原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译文:因为一时的愤恨而去格斗,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亲属,这不就是迷惑了吗?

    解读:做事应该考虑后果,不应感情用事,忘乎所以。

    原文: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译文:自己做人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完成君主使命,可以称为士了。

    解读:一个人有了知耻之心,他处处都会正确对待自己,谨慎做事,尽量避免因犯错误而感到可耻。这样他就会顺利完成自己的使命。

    原文: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说话有信用,说到做到;行动果断、一干到底。

    解读:守信重诺,是君子的应有品质。

    原文:乡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乡里的善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解读:君子是“恶不仁”之人,因此,乡里的坏人厌恶君子也是正常的。

    原文: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论语·子路》)

    译文:在君子手下工作容易,但讨他喜欢却难。不安正道去讨他喜欢,他不会满意;到他用人的时候,他总是量才使用。

    解读:君子正大光明、心胸坦荡,反对谄媚取宠之人,也反对拍马逢迎行为。用人并不因为你讨不讨他喜欢,而是根据你的能力和才华。

    原文: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

    译文: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有时就会遭受耻辱。

    解读:自始至终保持道德道义,一身正气,庄重就会有威严,是不会有耻辱的。

    原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译文: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解读:一个真正的士,是不会把物质生活看得过重的。

    原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译文:贫穷而能没有怨恨,这是难以做到的;富有而能不骄傲,倒是容易做到的。

    解读:只有君子才可以“不患贫”,在贫贱时仍然保持自己的信仰而不怨恨。

    原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译文:说的话超过自己的行动是耻辱的。

    解读:言行一致才是美德,言过其行为可耻。提倡言行一致的风气。

    原文: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之道有三: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解读:君子有远虑而无近忧,有智慧所以不会被迷惑,有勇气而不会畏惧。

    原文:不逆诈,不亿不信,拟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

    译文:不事先猜疑别人的欺诈,不无根据地猜测别人不诚实,但对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却能事先觉察,这就是贤人吧。

    解读:不随意猜疑猜测别人,是因为君子有仁心;能提前觉察别人的不诚实,是因为君子有足够的智慧。

    原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译文: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解读:人应该有长远的人生目标,博大的胸怀。要学君子坦荡荡,不学小人长戚戚。

    原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以义作为行事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逊的态度来表达它,靠诚信来完成它。

    解读:义、礼、信,是君子人生在世遵循的信条和规则。按此信条和规则做事,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原文: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

    译文:花言巧语会败坏一个人的德行。

    解读:有德行的君子是处处慎言的。一般的人花言巧语,当然会自我败坏德行。

    原文: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译文: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的谋划。

    解读: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宏伟目标,对小事不要计较;为了做大事成功,小的挫折、小的委屈、小的纠纷等等,都要忍耐忽略。

    原文: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解读:谅,是不问是非地死守信用,即小信。这里说明了孔子关于“信”的重要思想:不能孤立地讲信,信要服从于道,即服从于仁和礼。离开了仁和礼的大原则,不问是非地讲“言必信”,这是小人对信的理解,为君子所不取。

    原文: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译文:先要认真办事,然后再拿俸禄。

    解读:这里提倡的是,以敬其事为先,以得利禄为后。即今日所说工作第一,享受第二的意思。

    原文:恶夫佞者。(《论语·先进》)

    译文:君子厌恶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解读:花言巧语和狡辩的人,往往不是脚踏实地的人,也是不实事求是的人,也是不稳重的人,君子当然厌恶了。

    原文: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译文: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解读:有了困难和危险,当事人应该同心协力给以克服。在遇到困难危险时,辅助人员更应该奋不顾身帮助解决问题。

    原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心里想做什么,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自己辩解的做法。

    解读:这种行为是不老实的人的一种不老实的行为,君子当然反对了。

    原文: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译文:季氏(执事鲁大夫)在自己家里用只有天子才用的八修舞来举行舞会,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呢?

    解读:“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一句千古名言,至今脍炙人口。它起源于孔子对季孙僭越行为的谴责。孔子的正名学说,把僭越行为看得很严重,故有是说。孔子强调遵守制度和规矩的重要性。

    原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有九个问题要思考:看时,要考虑是不是看明白了;听时要考虑是不是听清楚了;自己的脸色,要考虑是不是温和的;容貌态度,要考虑是不是谦恭了;言语说话,要考虑是不是忠诚;办事要考虑是不是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考虑向人家请教;忿怒时,要考虑是不是会有后患;看到将有所得,要考虑是否合于道义的要求。

    解读:这段话是孔子对《尚书·洪范篇》的学习发挥。《尚书》提出五种考虑,孔子发挥为九种。

    原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看见好的行为总像赶不上似得,努力去追求;看见不好的行为,就像要把手伸进滚烫的锅里一样,赶紧躲开。

    解读:追求真善美,厌恶假恶丑,是由君子的本性决定的。

    原文:隐居以求其志。(《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隐居避世以追求自己的志向。

    解读:隐居只是君子修身和为人之道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君子的人生目标。他和宗教信徒的隐居是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人虽在隐居,但仍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志向。

    原文: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做符合道义的事以实现自己的主张。

    解读:君子胸怀的是道德道义,主张的也是道德道义,做符合道义的事,就是在实践自己的主张。

    原文: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译文:外表严厉而内心软弱,拿小人来比喻,就像钻墙洞的小偷吧。

    解读:小偷就是小人,外表严厉而内心软弱的人就是小人。

    原文: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遇见危险能献出自己的生命,见到有所得时能考虑是否合于道义的要求。

    解读:见义勇为,见得思义,是君子的道德道义决定的,当然也是君子的崇高行为。

    原文: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

    译文:大德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德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解读:这段说明了孔子的权变思想,不死板,灵活处事。“小德出入”是在万不得已和不得不为之时才会有的。这句话的另一表达是“君子贞而不谅”。

    原文:君子惠而不费。(《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又无所耗费。

    解读:君子是通过自己正确的施政方法来使百姓获得恩惠,而不是通过破费自己个人的钱来救济百姓。

    原文:(君子)劳而不怨。(《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使百姓劳作,而又使百姓不怨恨。

    解读:君子是通过正确的施政方法调动百姓的积极性,所以百姓劳作而不怨恨。比如“使民以时”,在农闲时间让百姓出劳务,百姓就不怨恨。

    原文:(君子)欲而不贪。(《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要有欲望,而不贪婪。

    解读:君子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但君子是有欲望而不贪婪,要有节制。

    原文:(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安泰而不骄傲。

    解读:君子心胸坦荡荡,心地坦然,本质决定他是不会盛气凌人的。

    原文:(君子)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译文:君子威严而不凶猛。

    解读:威严是君子的一种风度,是君子庄重神态的外在表现,只会给人以敬重而不给人以凶猛的感觉。

    原文: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译文: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一下。

    解读: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单纯依靠众人的口碑定论,而是靠君子自己亲身考察。君子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思考。

    原文:于乡党,恂恂如也。(《论语·乡党》)

    译文:君子在乡里人面前,要显得恭顺诚信,好像不善于交谈。

    解读:乡党,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近邻或近亲,在他们面前,态度应该谦恭。

    原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译文:还没能侍奉人,怎么能侍奉鬼呢?

    解读:孔子是不谈论鬼神的。他对鬼神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

    原文: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译文:对生的道理还不知道,怎么能知道死呢?

    解读:这两段表现出君子对鬼神生死的现实的、理性的态度。联系孔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有智慧,可以看出孔子重视的是社会问题、人生问题和专心为百姓做事。

    原文: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

    译文:固守道义而不弘大,信仰道义而不忠实于它,这究竟是有道德呢?还是没有道德?

    解读:孔子这里说的,显然是指的那些不是完全有道德的人。既然固守道德,就应该将它发扬光大;既然信仰道义,就应该忠于道义。这才是真正有道德道义的人。


第七章 君子修养之道

原文:君子以果行育德。(《周易·蒙卦》象)

译文:君子要坚持以果断的行动来培育美德。

解读:这话的原来意思是指山泉蒙蒙初开,清澈明快,发展无限,比喻初期教育。君子要果敢决定做好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这里我们只取原文的书面意思。

原文: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周易·大畜卦》象)

译文:君子应该尽量多地记取前贤的名言和善行,来增进自己的道德。

解读:记住以前贤人的教诲和他们的行为,为自己积累道德学问。

原文:君子以自昭明德。(《周易·晋卦》象)

译文:君子应自己照亮自己,使自己的光明德性更加明显光辉。

解读:君子应自己发现自己内在的良知和德行,不要被黑暗蒙蔽。

原文: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乾卦》九三)

译文:君子整天勤勤恳恳,自强不倦,即使在夜晚也很戒惧警醒。即使面临危险,也不会有灾祸。

解读:自强不息的君子白天不断精进自己,晚上也警惕而谨慎,时刻有戒惧心理。这样谨慎做人,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灾祸发生。

原文:君子以同而异。(《周易·睽卦》象)

译文:君子应求大同而存小异。

解读:万事万物因不同才相互吸引,君子与人相处,就应该讲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从而互相切磋,不断进步。

原文:君子以惩忿窒欲。(《周易·损卦》象)

译文:君子应当抑制忿激,堵塞自己的邪欲,防止自损不善。

解读:君子应遏制怒气,杜绝嗜欲。

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生命也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要是两者不能同时都得到,我就宁可牺牲生命而取得义。

解读:“舍生取义”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但是,当大义超过生命的价值时,便不能苟且偷生。

原文: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zào)尔。(《礼记·中庸》)

译文:言语要照顾到行为,行为要照顾到言语,这话做到了,君子怎么能不努力自勉呢?

解读:君子言行要一致,说得到做得到,也要做得到说得到,言语互相照应。

原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礼记·大学》)

译文: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

解读:获取知识才能使人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就会端正好自己的心意,端正好自己的心意,就会修养好自己的品德。

原文: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译文:一切人都要以修养品德作为根本。

解读:品德修养好了,才能家和万事兴,才能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原文: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内心反省自己而不感到内疚,无愧于心。

解读:君子时刻反省自己,因心地坦然而不内疚。

原文: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礼记·中庸》)

译文:别人不及君子的原因,正是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和看不到的地方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解读:君子人前人后,别人看得见或看不见,都表里如一,都严格要求自己。

原文:所谓修身在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礼记·大学》)

译文:如要修养好品德就要端正心意。心中愤愤不平,则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惧不安,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偏好,则到不到端正;心里有忧患,则得不到端正。

解读:个人修养品德,关键是是端正好心意,要有好的心态。凡是心中愤愤不平、惊恐不安、有偏好、有忧患等情绪干扰,都会影响自身的品德修养。

原文: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应首先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了德行才能获得民众。

解读:道德的有巨大的感召力,它可以唤起民众,因此君子能得到民众的信任。

原文: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礼记·中庸》)

译文:君子不能不修养德行。想要修养德行,不能不侍奉亲人。想要侍奉亲人,不能不知贤善用。

解读:这里讲的修养和侍奉亲人、知贤善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原文: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礼记·中庸》)

译文:真诚是自己成全自己。道是自己引导自己,君子把真诚看得非常珍贵。真诚不只是成全自己,还要成全万物。成全自己就是仁义,成全万物就是智慧。

解读:每个人做人都要真诚。真诚是成全自己和万物的一把钥匙。

原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译文:智慧、仁爱、英勇这三者是天下的大德行。喜爱学习就接近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仁爱了,知道羞耻就接近英勇了。

解读:智、勇、仁三种高贵品质,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只要肯实践,智仁勇都是可以实现和得到的。

原文:齐名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礼记·中庸》)

译文:清心寡欲,服饰端正,无礼的事不做,这是修养德性的方法。

解读:修养自己的德性,要严肃,少杂念,尊礼仪。

原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心可信了?老师传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

解读:这是孔子著名的大弟子曾参所说的话。这里的“日三省”,大多数意见是每天多次反省检查自己。但是根据后面提到的问题,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我每天都从三个方面的问题反省我自己:为人办事是不是尽力了、对朋友是不是做到诚信了、学业是不是复习了。这三个方面是我每天都要反思的。

原文:贫而无谄。(《论语·学而》)

译文:贫穷而不能谄媚。

解读:人虽穷,但不能失去做人的人格。

原文: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译文:富有而不能骄横。

解读:骄横是不仁的表现,人不能为富不仁。

原文:贫而乐,富而好礼。(《论语·学而》)

译文:贫穷也要乐于道义,富有也要喜好礼仪礼节。

解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是孔子希望人们达到的理想境界,也是他进行道德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他希望以此来达到社会的安定。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解读:既然是君子,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所以他不会顾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其次自己的道德修养、学识都优秀,人们早晚都会了解的,也是不须忧虑的。值得担忧的倒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因此,当务之急是了解别人。

原文: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译文:古人的话不轻易说出口,是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说的话而感到可耻。

解读:君子提倡三思而后行,先做后说,少说多做,说到做到。君子同时还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承诺的事一定实践诺言。这是君子不轻易说话的根本原因。

原文: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

译文: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是很少的。

解读:约束自己是一种自我严格要求的表现,也是一种处事谨慎的表现,用来约束自己的是礼义,这就会少犯错误。

原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总想要在语言上迟钝,而行动做事敏捷。

解读:这里讲的是言行关系。孔子所以提倡言语迟钝、做事要敏捷,是因为他担心说到而做不到,认为君子对自己的言论不能身体力行感到可耻。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勤敏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解读:好学的人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更要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向学习成绩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是一致的。

原文: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

译文: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解读:君子一贯认为,不怕有错,怕有错不改。一个人可贵之处在于有了错误能马上改正。

原文: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生了气,不发泄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解读:孔子特别提出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作为好学的表现来加以赞扬。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重点在道德的修养。不贰过,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认真领会,也是我们生活中警句。

原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译文:对品德不去修养,对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道义而又不改变自己去按道义做,有了不善的言行又不改正,这些是我所担忧的。

解读:这里把道德修养、学习和改过相提并论,说明孔子在提倡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的同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能改正自己的过失和不善。可见,孔子对改正错误和过失,是非常重视的。

原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译文:立志于道,据守于德,依靠于仁,游习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解读:这里说明孔子的教育内容,德、智、体皆顾:政治思想方面有道、德、仁;知识方面有礼、乐、书、数;体能方面有射、御。当然,所有的科目都有学知识的一面,礼、乐也包含思想教育的内容。

原文: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

译文:君子所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注意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粗野放肆;端正自己的脸色,就接近于诚信;注意自己的言辞语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违背礼了。

解读:这是孔子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容貌、脸色、言辞都是道的外在因素。

原文: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译文:君子内心自省而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可忧愁和畏惧的呢。

解读:君子心底无私天地宽,君子坦荡荡,光明磊落,做事光明正大,所以才问心无愧。所以他没有可忧愁的事,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值得恐惧的。

原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无类似的毛病。

解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孔子非常有名的经典语言,是君子对自省的具体要求,说明内省要和向他人学习相结合。

原文: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见到财利时,就想是否合乎道义。

解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和明白的是义,小人懂得和明白的是利。当君子见到财利的时候,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这财利来源是否合乎义?自己得之,是否以其道得之?不以其道得之,君子是不会要的。

原文: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遇到危险,便肯献出自己的生命。

解读:见义不为非勇也,及见到合乎义的事不去做不能算勇。仁者必有勇,临危不惧,见义勇为是君子应具备的素质和品质。

原文: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长期处于穷困,也不忘记平生的诺言。

解读:以上三条,分别提出了在有利可图、遇见危难和久居贫困三种不同情况下,要思义、授命、不忘诺言。这都是合乎义的行为。

原文: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到该说话的时候才说,所以别人便不讨厌他说话。

解读:到了该说而不说,叫做隐藏、隐瞒;不到说的时候说了,叫急躁;到该自己说的时候说了,别人当然就不会讨厌你说的话。

原文: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到了快乐的时候才笑,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笑。

解读:悦是内心高兴,乐是表现于外在高兴,外在高兴的表现一般是脸部的笑。所以,笑是君子快乐时自然的表情释放。快乐而笑,笑得其时,表情流露自然,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笑。

原文: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合于道义的财利他才取,所以别人不讨厌他取。

解读:富与贵,人人都想得之,但是在君子眼中,不以其道得到的财富,是不取的;贫穷是人人都不愿意的,但不以其道摆脱贫困,君子宁可贫困。当财利符合道义时,君子取之,别人是不会讨厌的。

原文:其言之不怍(zuò),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译文: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实行这些话就很难。

解读:超过自己的能力说大话而又不感到羞耻,言过其实而不负责任,他说的话当然就很难落实,很难有结果。

原文:邦有道,榖;邦无道,榖 ,耻也。(《论语·宪问》)

译文: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时还做官拿俸禄,就是可耻。

解读:天下有道,当官为民谋福利,拿俸禄心安理得;天下无道,还违背良心,还心安理得地拿俸禄,这就只是为个人的利益做官得财,当然是可耻的。

原文: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

解读:君子应发表成熟的看法。只有自己懂得的事才发表看法。

原文: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

解读:君子应对自己所说的所有的话,都要负责,做到一丝不苟。

原文: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难矣。(《论语·宪问》)

译文: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表现,可说是难能可贵了。

解读: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四种缺点与君子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格格不入,君子无此表现是自然的。但对一般人来说,则是少见,所以难能可贵。

原文:正而不谲。(《论语·宪问》)

译文:君子正派而不诡诈。

解读:君子正派是其本性,因为正派,所以不奸滑欺诈。

原文: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译文:对上级,不要欺骗他,要能犯言直谏。

解读:这是对做下级的人员对上级应有的负责任的态度,不能采取阳奉阴违和报喜不报忧,应该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怕冒犯领导,去进行劝导。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译文:任何时候都不怨恨天,不责怪人。

解读:“不怨天尤人”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

原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译文: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

解读:这里说的是君子为了实现理想的执着精神。

原文:修己以敬。(《论语·宪问》)

译文:提升自己,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事务。

解读:修养自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道德道义,做事就能恭敬认真。

原文: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

译文:修养自己,以使别人安乐。

解读:修养自己,既给自己带来愉悦,也能使别人安定快乐。

原文: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译文:修养自己,以使百姓安乐。

解读:以上三段,说明君子把修养看做是君子安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根本。修己是为了立身治国,立身治国的根本是修己。这是一种把政治道德化思想的反映。

原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也有穷的时候,但能固守其道;小人穷困了,就胡作非为了。

解读:君子能正确看待得志和失意、贫穷和富贵,也能拒绝不义之财,所以在贫穷之时,仍然能保持自己的道德道义。小人追求的是利,所以贫穷之时,就容易作乱。

原文: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论语·卫灵公》)

译文:国家有道,要像箭一样正直;国家无道时,也要像箭一样正直。

解读:正直是君子的本性,无论在何种形势下,君子都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原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译文:国家有道时,就出来做官;国家混乱无道时,就把自己的主张和本领藏在怀里。

解读:天下有道之时,君子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做官;天下混乱,不具备实现自己理想的客观条件,所以就要把自己的雄心壮志怀藏起来。

原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督责要求自己严而对别人督责宽,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解读:责己严,责人宽,这是君子为求得人际关系和谐而提出的一项原则。对于今天我们进行个人修养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原文: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之忧虑自己无能,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解读:这与孔子曾说过的“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的话是倒置关系。君子应该以自己的道德道义、学识和才能,叫世人认识自己。

原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担心死后名字不为人们称颂。

解读:君子喻于义,他生前就是为了道义而生,希望自己死后留名,这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为了能死后留名而受到人们称赞,他活着的时候,就一心追求道义,行仁德,做有利于百姓的事。

原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解读:以上三段可以看出,君子认为人的一生不应默默无闻,应该能立德立功立言,传名于后世。要做到这一点,不靠别的,要靠自己的努力。

原文: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如果有受到称赞的人,那是经过考验的了。

解读:百姓所称赞的人,都是经过百姓考验的人。

原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能把道德学问发扬光大,不是道德学问来发扬光大人。

解读:人们通过学习充实了自己的道德学问,道德学问改善了自己的心灵,在言行中又体现了道德学问,使道德学问发扬光大。如果本身无意求得道德学问,只是拿道德学问来装点门面,用道德学问当工具,来扩大自己个人的影响,这就不是人能弘道,而是以道来弘人。

原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加改正,这就真的是叫过错了。

解读:这是孔子的一句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经典名言。人不可能不犯过错,重要的是及时改正过错和不重犯过错。

原文: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感叹,时间是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人的。

解读:这句话与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时光,不要虚度年华。

原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译文:在路上听到了传言,就沿路到处传播,这种人是对道德的背弃。

解读:君子的品行中有一条称为“慎言”,这也是君子道德中所要求的。路上听到的传言,当还不能证实其真伪的情况下,就到处散布,当然是对道德的背弃了。

原文: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可以去追求。

解读: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要向前看,要立足于未来,重新开始新的一页。

原文: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译文:任何时候都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

解读:在顺利的形势下不降低自己的志向易,在艰难的处境下,不降低自己的志向难。君子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降低自己的志向和辱没自己的身份。

原文: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译文:小人犯了过错,必定要进行掩饰。

解读:君子坦荡荡,所以他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能坦然承认,马上改正。小人常戚戚,整天处于忧虑之中,就怕别人说他的不好。所以一旦有了过错,担心别人议论他,就必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掩饰。

原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译文:君子的过错就好比日食月食,有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改正了过错,人们都恭敬他。

解读:君子光明磊落,君子的错误就同君子的优点和成就一样,众人都是看得见的。君子不怕犯错误,是因为君子犯错马上能改。所以人们尊敬君子。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

译文:孔子说,韶乐是美到极点了,善到极点了。

解读:“尽善尽美”是孔子所表达的几千年脍炙人口的,至今流传的经典名言。《韶》,据说是舜时期的乐曲名,是以圣德受禅为思想内容的。孔子对韶乐佩服得五体投地。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与齐太师语乐,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其中的“乐”就是指的韶乐。他听了韶乐以后,曾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可见韶乐的尽善尽美。同时也说明孔子年轻时,音乐欣赏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原文:不直,则道不见。(《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不直率地进行辩论,正确的道理就表现不出来。

解读:真理不辩不明,越辩越明。

原文: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正义确在我)对方纵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解读:君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往无前,强调君子的气魄。

原文:古之君子,过则改之。(《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君子有了过错,就能马上改正。

解读:君子不是从不犯错误,君子可贵之处在于犯了错误就能马上改正。


第八章 君子孝悌之道

原文: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周易·遯卦》象)

译文:君子应远离小人,虽不表现厌恶,但是应以威严自律来远离小人。

解读:小人伤害君子,是由于小人心胸狭窄、不能宽容待人的结果。因此远离小人,就是严于律己。

原文: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周易·渐卦》象)

译文:君子要积蓄贤德,逐渐改变落后的风俗。

解读:君子在安闲平凡的日子里,要善言善行,日积月累,以备将来成就大业。

原文: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否卦》象)

译文:君子应该收敛和自我约束,以避免灾难,不可被荣华富贵所迷惑。

解读:君子收敛德行,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要与人同流合污。

原文: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周易·同人卦》彖)

译文: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使之都成为志同道合之人。

解读:通天下之志就是天下人同心同德,只有君子能领导大家同心同德。

原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译文: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解读: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应该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连自己父母的年龄都不知道,就不可谓孝。更不要说在父母生日时为老人家祝寿了。一方面要祝福父母健康长寿,另一方面要时刻为父母年纪大健康容易出问题而担忧,这是做子女应该考虑的。

原文: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

解读:侍奉父母尽心竭力,这是子女的义务。这应该包括对父母在精神上及物质上都应该尽心竭力两个方面。

原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

译文:父亲在,看儿子是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是观察他的行为。

解读:父亲在的时候,由于儿子不能独立处事,所以关心的应是儿子的理想、志向,而不是儿子的行动;父亲去世后,儿子独立处事,所以观察的重点是儿子的行动。

原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译文:孝顺父母,就是要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对待父母的礼节礼数来侍奉他们;父母死了以后,要按照礼节礼数来埋葬和祭祀他们。

解读:孝悌是仁之本,而孝的要求就是事之以礼,葬祭之以礼。由此也可见仁和礼是不可分的:礼的规定体现了仁的要求,依礼而行就是仁。

原文: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译文:孝就是做子女的要使自己的父母只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不必为子女的其他事情担忧)。

解读:子女要免除父母为自己除了身体疾病之外的事担忧,子女应自己处理好事业、社交等所有事务,免得父母操心。父母对子女其他方面能少操心,这就是子女的孝顺表现。

原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译文: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但是,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解读:君子强调对父母的孝不能仅仅限于能养老,而重要的是强调一个敬字。孝字应首先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方面,而不应该只是经济上的赡养。

原文: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译文:难的是对父母要经常和颜悦色。只是父兄有事儿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以成为孝道了吗?

解读:这里同样是在强调对父母重在感情。人的脸色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所以说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和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光有替父母做事和供父母吃饭是不完全的孝。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译文:弟子们在家要尽孝心,出门在外对待一般友人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尊重和友爱。

解读:悌,就是爱护兄弟。弟子在家尽孝,出门以后对待和自己同辈的人就像亲兄弟一样友爱。这是孔子对“悌”的概念的扩展,体现了儒家的博大胸怀。

原文:(孝)无违。(《论语·为政》)

译文:孝就是不违背礼节。

解读:尽孝一方面要在心里边和行动上尽孝,使父母快乐愉快为标准;另一方面,尽孝也要按照礼仪礼节方面的规定去做。这一方面是为了督促不孝之子为父母尽孝,另一方面是告诫人们,不要做一些无实际意义的事情。

原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译文: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要很委婉地劝止。自己的意见表达了,父母不听从,还是恭恭敬敬不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解读:这里表达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孝敬父母的问题,二是劝谏父母的问题。孝敬父母时,不论父母是否有不对的地方,不论父母是否接受劝谏,都应该有孝敬的态度,不应该有怨恨。劝谏,不仅对父母,即使对其他人也都存在是否听从的问题。父母做得不对,也应该批评、劝谏。父母不听从,子女从心里应该担忧,而不是怨恨。

原文: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译文:丧事做到尽哀就可以了。

解读:君子办丧事,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哀痛之情。孔子主张尽哀了,其他可从简。

原文: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

译文:君子在给父母治丧期间,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

解读:治丧是对父母尽孝的延续,应以尽哀为是。

原文: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

译文:人没有能自己竭尽其感情的,如果有,则必定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解读:只有在父母治丧期间,人才能倾尽自己的全部情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也是孝的本质表现。

原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君子能使老者安心,使朋友信任我,使青年人怀念我。

解读:这是孔子的志向,也是社会和谐的标志。老年人安于奉养,朋友之间相互信任,青年人怀之以恩,社会整体和谐。君子社会交往和处理政事中,对老人、朋友、青少年,都要关注到,他们对君子或执政者也会有一个良性的回报。

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能取长补短,协调各种不同意见,以达到和谐,但绝不是苟且求同,也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是苟且求同,不讲不同意见的协调。

解读: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如烹饪是五味相和,音乐是五音相谐。同样的东西凑在一起叫做同,如一碗水加在一桶水里。同则没有五味的差别,也没有五音的差别。和与同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和就是使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意见达到和谐、协调。力求和谐与和谐的破坏,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对事物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我们要力求和谐、团结、稳定,达到“和而不同”,而不是盲从附和。

原文:乐节礼乐。(《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礼乐协调和调节自己为乐。

解读:君子是以礼仪礼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在以礼协调、调节之时,乐在其中。

原文:乐道人之善。(《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乐。

解读:别人有了进步和优点,是遵循礼和仁的要求的结果。礼和仁得到发扬光大,君子当然高兴。他在称道别人的好处时,自己也感到快乐。称道别人的好处,也是君子的修养的必然行为。

原文:乐多贤友。(《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以有许多贤人做朋友为乐。

解读:君子也是贤人。贤人之间是志同道合的。贤人多了,朋友就多了,心里当然是快乐的。

原文: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译文:只知道要和,而一意求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解读:提倡和谐、协调,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庸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是以和为贵的,但他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如果单纯为和而和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礼的规定来约束调节。所以孔子提倡的和,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和稀泥。在实际运用礼仪礼节时,不能不按礼仪的规定,但也不能过分,以能达到和谐为标准。只要大家觉得和谐、协调了,这就完美了。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应该以协调、和谐为标准。

原文: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论语·季氏》)

译文:人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

解读:君子根据年轻人生理发育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原文: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

译文:人壮年之时,血气方刚,要戒除的是好斗。

解读:君子根据壮年人生理发育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原文: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文:人老年之时,血气已经衰微了,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解读:君子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提出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以上三段话,是孔子按照人在少年、壮年、老年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君子修养的重点,说明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已有较为具体的研究,值得注意。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饮食吃饭,不要求吃得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逸。

解读:这里谈的是君子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方面的要求。不过分求全于生活条件,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

原文: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译文: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知书识理、立身处世;四十岁时能坚定自己的学说而不迷惑;六十岁时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一切话都能听进去;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规矩。

解读:“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一语,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经典名言。他把人成年以后,各个年龄段的人文特点言简意赅地给以表述。

原文: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论语·先进》)

译文:不管有没有才能,但总是自己的儿子。

解读:讲孝悌和谐,孔子大多讲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尽管孔子主张父行父道,但父对子的话却讲得不多。此处就是讲的父亲对儿子之情。

原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解读:安贫乐道,以苦为乐,贫贱不能移。

原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发奋读书,快乐的把一切忧虑都忘了。

解读:君子具有的多么淡然的心态。

原文: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闲居的时候,仪态温和舒畅,脸色愉快。

解读:君子闲适散淡,不亦说乎。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译文:君子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解读:这里有养生道理,有科学性。

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

译文:君子和乡里人饮酒的时候,等老人出去以后,自己才出去。

解读:这里体现君子的尊老爱老之情。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译文:凡事有预计就会成功,没有预计就会失败。说话事先想定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定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前事先想定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解读:做任何事情,在未做之前,都要谋划好,考虑周全,心中有数、有底,做事按照预先的计划去落实,那就一定会成功。

原文: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重视道德德性,使道德高尚的贤人在位,才华出众的能人来任职。

解读:选拔用人的标准,首先重在思想道德品质,然后是重视能力。

原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孟子·离娄上》)

译文: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人们心中的丑恶。一个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显得清明;心中不正直,眼睛看上去就不免昏花。

解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反应一个人内心的秘密。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要是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宁愿不要鱼而要熊掌。

解读:鱼和熊掌都是美味,但熊掌味更美,所以我要熊掌。在我都想要的两样东西中只能要一样,只能选取价值最大的。

原文:仁、义、忠、信,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仁义忠信、好善不止,这便是天然的爵位。

解读:孟子认为,爵位有人为的爵位,如公卿大夫等;有天然的爵位,如仁义忠信等。天然的爵位就是道德的培养。在正常的社会里,天然的爵位培养好了,人为的爵位便随之而来。但是,有的人修养天然的爵位,把它当做敲门砖,是为了得到人为的爵位。一旦人为的爵位到手了,便抛弃天然的爵位。这是错误的。

原文: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孟子·告子下》)

译文:拿关系重大的吃的问题,与无足轻重的礼的细微末节相比较,吃的问题岂止是重要吗?

解读:在按礼节找食物就得饿死,不按礼节找食物就能得到食物二者之间,孟子认为后者更为重要,二者不能相提并论。礼,固然是重要的,但细节的礼节和能救命的食物相比,小礼节便要服从生命的需要。不要死板地对待礼节。

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文:上天要把重大的任务加在这个人的肩头上,一定要先使他心志遭到折磨,筋骨劳累,体内饥饿,口袋空空,行为处处被扰乱,就是为了心志得到锻炼,性格坚韧,由此培养他平时所不能具有的能耐。

解读:这是两千多年来,志士仁人应对艰苦环境、培养坚定意志、刻苦锻炼自己的座右铭,是千古经典名言,至今仍是我们激励自己的动力。

原文: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chèn)疾。(《孟子·尽心上》)

译文:那些有德行、聪明、学术和才智的人往往来自艰危的处境。

解读:艰危和苦难对君子来说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对很多人来说,困难处境能不低沉,不灰心,把困难当作动力,自强不息。

原文: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

译文:君子有三桩乐事:父母全都健在,兄弟也没灾没病;上对得住天,下对得起人;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

解读:父母兄弟都健在,是人之所愿,其乐可知。君子怀德,无愧于天地百姓,其乐也可知。得到优秀的学生,使自己的道德道义后继有人,并且多年后很多人将以此会受到好处,其乐也可知。

原文: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

译文:智者本应无所不知,但必须急于处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仁者本应无所不爱,但必须把亲近贤人当作唯一的急务。

解读:解决当务之急,尊重德才皆备的贤人,是最为要紧的事。

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译文: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便是社稷,君主要算是较轻的了。

解读:“民为贵,君为轻”,孟子的民本的思想难能可贵。

原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译文:得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与之交往,那就一定要找志高行狂和拘谨守节的人相交往。志高行狂的人勇于进取,拘谨守节的人有所不为。

解读:中行,即行为合乎中庸之道。孔子要求进能践行道义,退能有所不为,在不同的情况下能采取不同的态度。只有兼备这两个方面,才是合乎中庸,即中行。狂者勇于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虽然各有可取之处,却都偏于一面,另一面则都有不足,因此都不合中庸的要求。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则。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解读:中和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把人的情绪、人与社会法则联系,和天地运行相和谐。

原文: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折中的主张近乎正确,但如果持折中的主张而不知道随时变通,那也还是固执一偏。

解读:君子把权变和灵活处理事情看得特别重要,不懂得权变,就不懂得折中。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好,得地利不如得人和好。

解读:人和,是个人、团体、社会、国家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

原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以民众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人,民众也会以他的快乐为民众自己的快乐;以民众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人,民众也会以他的忧愁为民众自己的忧愁。乐与天下人同乐,忧与天下人同忧。

解读:你与天下人同忧乐,天下人也与你同忧乐。这样达到天下之人同心同德。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尊奉孝敬自家的老人,推而广之也应尊奉孝敬人家的老人;爱抚自家的儿童,推而广之也应该爱抚别人家的儿童。

解读:这是孟子最早阐述的儒家千古流传的经典名言,也是孟子对孔子推己及人仁爱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原文: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孟子·离娄下》)

译文:道德修养高的贤者应该熏陶培育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有才智的能人应该熏陶培育才智低下的人。

解读:这个“中”指的是无过不及,即要把握好事情的分寸。即中庸之道所谓的中。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译文:一个人只有经过多次错误和失败的教训,然后才能改过自新,走上正道。

解读:按照中和思想的说法,中人之性,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有过后能改。

原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

译文:只有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和错综复杂的重重思虑,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解读:遇到事情,经历思想斗争和反复思考,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才能有所作为。

原文: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要做那些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贪图那些自己所不该要的东西。

解读:有所不为、有所不欲,是人之常情。私心萌发而不能以礼来约束自己,人往往干些自己不愿干的事,贪图一些不该贪图的东西。这时需要不为和不欲。

原文:道之不行也,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礼记·中庸》)

译文: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是因为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是因为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

解读:由此段话可以窥知,中庸思想就是不要太超过了,也不要达不到它。要求无过无不及才符合,实质就是适度为好。

原文: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译文: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会平安昌明。

解读:每个家庭都和睦了,社会也就能得到平安。

原文: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人不懂得什么是善,本身就不会具备诚心。缺乏诚心的人,是不能感动别人的。

解读:善和诚心密不可分,有着良性的互动关系,心诚则灵。

原文: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掌握好事物的两端,对民众使用折中的办法。

解读:凡事物都有两端,如大小、厚薄、高低、多少等,取中用之。由此知,中庸有折中的意思。无过无不及是中庸的内容。

原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译文:过头了和不够是一样的。

解读:“过犹不及”是从另一面对中庸思想以具体说明。朱熹用“无过无不及”来解释“中”字,就是由此而来,意思就是适度。为了保持适度,就要反对和防止过头和不够。我们常见的片面性,走极端,左右摇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绝对化等等,就是不懂得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的道理。我们应该懂得过头和不够都是不对的,把握适度。

原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译文: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

解读:君子对从事的事情要经过审慎地选择,确定目标后方能有所作为。要是无所不为的话,哪能有所作为呢?

原文: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也。(《礼记·大学》)

译文: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会敬重老人;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就会敬重兄长;居上位的人怜爱孤小,百姓就不会不讲信义。所以,君子的言行具有示范作用。

解读:治理社会,关键在于当政者和君子的示范表率作用。从敬重老人,尊敬兄长,爱护孤寡幼小做起。

原文: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对人民施行仁政,废除严刑峻法,减免苛捐杂税,督促人民深耕土地,速除杂草。壮年人在农闲时讲求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对人忠诚信义。

解读:孟子把孔子的仁爱思想,创新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当政者对百姓施仁政。

原文: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为大也。(《礼记·中庸》)

译文:小德如江河流行,大德敦厚化育,这就是天地为大的原因。

解读:大德小德互不相害,互不违背,和谐配合,各有各的作用和表现。

原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讲的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的事不一定件件果断彻底,关键看言行是否合乎道义。

解读:符合于义,则信、果就在其中了。有时只注重信和果,未必能合于义。而不合于义,机械地强调信和果则没有意义。

原文: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礼记·大学》)

译文:能使父亲儿子兄长弟弟各守其位,百姓才能效法。

解读:孝悌与对亲属严格要求都重要。当政者要依法办事,首先要管住自己的亲属,使他们守法,然后要求百姓才有说服力。

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译文:怜悯他人灾难的心,人人都有;做了不光彩的事感到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人有礼貌的心,人人都有;判断事物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解读:孟子认为,人本来的质性,都可以使之趋向善良,这就是人的性本善。至于有的人不干好事不是他的质性不好。后来荀子提出人的质性为恶。性善论和性恶论形成为对立的两大派。性善论后来成为宋明理学的正统人性学说。称为性命学。

原文: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怜悯他人之心便是仁;对不光彩的事感到羞耻的心便是义;对人有礼貌的心便是礼;判断事物是非的心便是智。

解读: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心,它不是一个解读:人的装饰,而是人本身原来就具有的,只不过没有意识到罢了。

原文: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离娄下》)

译文:拿自己的长处去折服别人,没有能够使人折服的。拿自己的长处去教育帮助别人,才能叫别人心服。

解读:用自己的长处教育和帮助别人,使别人也能掌握和获得这些长处,别人就会从心里感激于你。如果以自己之长,想盛气凌人地折服别人,则正好相反。

原文: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礼记·大学》)

译文:身为人之子,当孝顺父母;身为人之父,当慈爱子女为怀。

解读:父慈子孝。

原文: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是要达到最简明扼要的地步。

解读:只有做到博学详说,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使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对知识达到概括和简约的层次。

原文: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阐明孝敬父母、兄弟相爱的道理。

解读:孝悌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原文: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礼记·中庸》)

译文:有崇高德行的人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地位,必然会获得应有的俸禄,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声望,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寿命。因此,上天生育的万物,必定会因为他们的资质而受到厚爱。

解读: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就应该这样。一个正常的社会,每个人经过主观的努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原文: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声誉超过了实际,有道德的君子把它看作是一种耻辱。

解读:名不副实,而处于盛誉之下,君子不为也。

 

威海新闻网 设计维护